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5月好書推薦
一、
遲子建中篇小說——《候鳥的勇敢》
過了凜冽的寒冬,南下的候鳥就要北歸了。也不知什么時候起,瓦城里的人像候鳥一樣愛上了遷徙。冬天到南方避寒,夏天回到瓦城消暑。對于候鳥人來說,他們的世界總是春天的。能走的和不能走的,已然在瓦城人心中扯開了一道口子。
每到這時,金甕河候鳥自然保護區管護站的張黑臉便會回想起自己曾在一次撲打山火時路遇猛虎,幸得白鸛相護,躲過一劫。而管護站站頭周鐵牙則會伺機逮上幾只野鴨,帶回城里,打點通路。
一場疑似禽流感的風波爆發令候鳥成了正義的化身。在瓦城人看來候鳥怕冷又怕熱,是個十足的孬種。可如今,人們卻開始稱贊候鳥的勇敢。金錢與權力交織下的北方小城,世外桃源般的自然保護區,與管護站遙遙相對的娘娘廟,流言叢生,人心浮動……
二、
葉兆言長篇小說——《刻骨銘心》
《刻骨銘心》其創作初衷是寫一部以男人們為主的小說。這是一部群像小說,書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數十個之多,男性主角就有好幾個,紹彭、希儼、外國人阿瑟丹尼爾、王可大等等,這些男性人物確實描寫得異常精彩,令人過目不忘。每個人幾乎都有一個對應的女主角,都演繹了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他們在裂變時代的愛情、婚姻,信仰,道路,彼此糾纏交錯。
《刻骨銘心》初稿于2017年首發于《鐘山》雜志,后葉兆言又對書稿做了潛心潤飾修改,并增加了《在南京的阿瑟丹尼爾》等章節段落約1萬字,濃墨重寫了日軍侵華時南京城的慘烈氛圍,具有濃重的家國情懷。
三、
石一楓長篇小說——《借命而生》
樁1988年的盜竊案,兩個越獄的嫌犯,讓看守所管教杜湘東從此走上了追捕之路。隨著時間拉長,這場追逐滲透進當事人的生活,甚至改變了他們命運的底色。平淡歲月,泛起波瀾,他們強硬地面對生活,演繹出別樣一番驚心動魄……
世道在變,平淡的歲月不時泛起波瀾,在急劇變化的社會洪流之中,警察杜湘東、嫌犯姚斌彬、許文革,三個主人公都是隨風而逝的小人物,他們處境不同、職業不同,卻同樣忍痛強硬地面對生活,堅守自己的善良和價值,笑與淚中,演繹出別樣一番驚心動魄……
四、
七堇年長篇小說——《無夢之境》
這是七堇年的第四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全新的突破力作。
全書圍繞蘇鐵和他的朋友李吉、胡驕、寧蒙等少年的故事展開,講述蘇鐵努力擺脫愛的負重,不斷逐夢的心路歷程。在友情、愛情的歷練中,在與性格迥異的摯友的交往中,他逐漸化解人生的種種迷思,最終與自我、母親以及這個世界達成和解。
本書將人物設置在未來時空,借以反思現代科技帶給人類的光明與陰影、冷漠與溫情。在炫酷的時代表象下,呈現對原生家庭與再生家庭、愛情與婚姻、人性善與惡等充滿悖論的命題的哲性思索。
書中充滿令人啼笑皆非的機鋒,筆下處處寫未來,實則映照現實,更折射當下人的窘境,發人深省。
五、
路內短篇小說集——《十七歲的輕騎兵》
這是路內“追隨三部曲”的前傳作品,路小路,大飛,花褲子他們,騎著飛速的單車逆光而來,在他們身后是悶悶,丹丹這些讓他們夢繞的女孩。在十七歲的曠野,他們熱鬧擁擠又孤單落寞,我們閱讀他們這一刻青春的故事,也閱讀他們青春所駐的那一段90年代的過往。
六、
路內長篇小說——《云中人》
這是路內一部帶有推理色彩的校園懸疑小說,一個工學院學計算機的專科生夏小凡,在九十年代末的時代節點上,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迷惘。
小說從他的同鄉好友小白失蹤開始,夏小凡在追查小白的下落中,同時也經歷著整個社會轉型期的混亂無序和不可抑制的激進和繁榮,一如他們那沒有前途的未來和始終荷爾蒙爆棚的頹廢青春。
小說寫出了宿舍室友在畢業中的掙扎突圍,也寫出了學校周邊咖啡店,網吧的更迭,以及舊居民樓的拆遷。在這些延宕的情節和人物中,貫穿始終的是一起又一起忽然而至的敲頭案,學校里死了兩個女生,而夏小凡自己也在暗夜里遭到跟蹤,并遽然遭遇被害的女尸……,所有這些亂入麻的頭緒,始終和小說中的社會和人物糾纏著,有條不紊地在小說中次第展開。
小說越到后面越恐怖和荒誕,但也越到后面,我們也驚心地覺察到這其間的真實。這是這部小說另一個層面上的懸疑和驚悚。
七、
祝勇——《故宮的古物之美》
《故宮的古物之美》是祝勇既《故宮的風花雪月》《故宮的隱秘角落》《在故宮尋找蘇東坡》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宮美文”。在這本書中,祝勇選取了18件故宮藏品,以18篇散文講述一件件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連綴起一部故宮里的藝術史,再現中華文明的營造之美。祝勇筆下的“古物”通過一個時代的物質載體,折射同時代的文化精神。這是對我們古老文明的驚訝與慨嘆,是一種由文化血統帶來的由衷自豪。
全書收錄故宮及海內外博物館近百幅高清詳圖,內文采用超感紙四色印刷,精裝殼封采用麻布紋紙輔之以燙金工藝,精裝外封采用雅絲紋紙輔之以高精度印刷工藝,做工精良。
八、
余世存——《微觀國學》
這部筆記集中反映了作者十年先秦經典閱讀的感悟與思考,他以傳統正、解之方式閱讀經典,為先秦諸子的著作與思想正其本義,用當代人的語言和視角去解剖文本,尋求古人智慧與當代中國的連接,引導讀者正視我們的經典,并提出要實現民族文明的偉大復興,首先應當培養國人以中國原典為生存背景的思維習慣。
《微觀國學》這本書,是一位中國古代經典的忠實讀者,帶著對當代中國現實困境的憂慮與思考,伏案十年,以扎實的閱讀、全面的思索、深摯的情感寫就的讀經筆記。這本讀經筆記以傳統的正、解方式來研讀先秦經典,將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墨子、韓非子等我國古代偉大學者、思想家的學說和經典做當代解讀。
九、
黃喬生編——《魯迅影集》
魯迅先生留存至今的個人照片一百余張。而由于種種原因,它們從未真正完整地以大尺幅高清的形式系統地展現給世人。
這部《魯迅影集》收錄魯迅一生全部影像,均系所能找到的最好版本;經過仔細修片,力圖達到最為清晰的效果;單幅單面,輔以最為準確精當之圖注;全書特精裝帶函,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