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路易·艾黎:架設杜詩西傳的橋梁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嚴曉江  2018年05月15日16:25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Rewi Alley)來自新西蘭,在中國生活長達60年,不僅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致力于傳播中華文化。艾黎對唐詩情有獨鐘,尤其推崇杜甫的詩歌,并且充分認識到杜詩的經典價值。1962年,艾黎專門為介紹杜甫及其詩歌而譯的《杜甫詩選》(Du Fu Selected Poems)英譯本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這一譯本在杜詩英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背景下,促進中國文學經典作品的對外傳播具有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系統譯介 選材豐富

    杜甫被譽為“詩圣”,杜詩代表了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高峰。英國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等均曾翻譯過杜詩。但這些零散收錄在漢詩英譯選譯本中的譯文,尚不足以反映杜詩的藝術風貌和文化意義。艾黎選擇翻譯杜詩,是因為他深刻認同其中所體現出的中華民族仁愛、寬容、堅毅、剛強的文化性格。艾黎的系統翻譯使杜詩在英語世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杜甫詩選》英譯本多次再版,至今仍是我們學習和研究杜詩英譯的寶貴資料。

    杜詩題材廣泛,體裁多樣,風格沉郁頓挫,被稱為“詩史”。艾黎選譯了100余首較能反映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圖景和杜甫思想內涵的詩作,按照時間順序編排,涉及社會矛盾、民生疾苦、戰亂災難、親情友情、生活旨趣等內容。在選詩體裁上,主要包括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古詩、七言古詩。艾黎將杜詩作為一個整體向西方讀者譯介,引導他們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感受杜甫的精神世界。

    散體譯詩 以神統形

    中國古典詩歌言簡意豐,漢字之間的平仄搭配、節奏起伏、音韻抑揚相得益彰。英語單詞的音節構成不規范,詩行長短不均,譯詩很難保持與原詩的形似。古詩英譯大體上有韻體和散體兩種形式,韻體譯詩更能體現詩歌的音美和形美,散體譯詩更能自由表達原詩的基本內容。艾黎打破了杜詩的形式束縛,采用散體翻譯,不追求押韻,不限制詩行長短和每行單詞數,希望能夠讓目標語讀者領會原詩的主要信息,從而能在更大范圍內傳播杜詩。作為一名現代詩人,艾黎兼顧了西方讀者的閱讀習慣以及當時的主流詩學觀念。產生于19世紀下半葉的自由詩在英語世界逐漸盛行,并且成為20世紀西方詩歌創作的主要表現形式。這種詩學傾向顯然給艾黎的翻譯帶來了一定影響。

    艾黎深刻理解杜詩的精神要義,不惜棄形存意,將原詩神韻熔鑄于譯詩形式中。《登高》一詩描寫了杜甫登高仰望江天秋色之際,慨嘆唐朝的開元盛世一去不復返的悲哀之情。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千古佳句。該句對仗工整,朗朗上口,疊詞“蕭蕭”和“滾滾”增添了一種滄桑感。艾黎將它譯成了“falling //Leaves rustle as they come through// The air; the Yangzi seems endless// With its waters rolling on incessantly;” 譯詩擴充成四行,詩行內部的語法關系清晰可辨,“as”和“with”體現了英語造句的邏輯嚴謹,“falling”和“rolling”形象地勾勒出樹葉紛紛凋零的樣貌以及長江滾滾東流的氣勢。雖然譯詩不像原詩的行文那樣錯落有致、節奏鏗鏘,但是蒼涼悲愴的氣息并未減弱,譯詩形不在而神尤存。譯詩能否成功,形式固然重要,但傳情達意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苛求韻律和對仗,就會導致因韻害義、因形害義。

    顯化翻譯 譯中有作

    為了更加清楚地表達杜詩的內容和情感,艾黎通常會將原詩隱含的信息進行顯化。中國古典詩歌講究借景抒情,應物斯感。五言律詩《春望》就是通過描寫詩人所見春天的長安在戰火中的破敗之景,抒發出強烈的黍離之悲。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寫了山河依舊,可是國破家亡、國都淪陷的情境,營造了荒涼凄慘的氣氛。艾黎將該句譯成“Even though a state is crushed // Its hills and streams remain;// Now inside the walls of Chang’an// Grasses rise high among unpruned trees;”艾黎不僅添加了“even though”和“now”等形式銜接所需詞語,使詩句的邏輯更加明晰,而且用“Chang’an”一詞直接點明“城”的所指,使目標語讀者了解“城”就是指唐朝的都城長安。只是當時的長安已成為一片荒蕪衰敗之地,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華盛景。

    除了顯化原詩的信息之外,艾黎還添加了一些闡釋性表達,其翻譯是在尊重原詩基礎上的文學再創造活動。杜甫一生倡導并恪守儒家思想,“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詩人的仁愛之心和悲憫情懷在詠物詩《病馬》里體現得淋漓盡致。詩句“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被譯成“Only an ordinary horse, they would say, //Yet only I know how fine and loyal// You have been; // just an animal, surely!”病馬年老體衰,卻依舊為主人盡忠賣力,其忠貞精神令人感懷。“Ordinary”和“just an animal”等詞飽含譯者對病馬的感情,同時也流露一種無奈和傷感之意,因為這似乎是詩人自身境況的寫照,當時杜甫遭受統治者排斥,又缺少志同道合之士,他將馬看成知己,并由此吟頌病馬給予他的溫暖。

    杜詩譯介是中學西傳的重要組成部分,艾黎架構了杜詩西傳的橋梁。當今時代,我們學習和研究艾黎及其《杜甫詩選》英譯本,不僅是對文學經典作品的價值重估,也將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99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地址|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网站|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99视频精品在线|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