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糕
一
在我們江南這塊小地方,有一種不成文的習俗,清明前后要吃櫻花糕。
當朦朧的小雨漸漸止住,白墻黛瓦之間便會氤氳起一層白氣,每到此時,阿婆就會恢復起往常的笑容,用手輕輕揪住我的兩個俏皮的朝天辮:“蘭芷,咱們帶妹妹去做櫻花糕。”
天氣乍暖還寒,鎮子上的人們仿佛還沒有從清明思念親人的傷情中走出來,在經過一夜綿雨浸潤之后,人們愈發憔悴了,但枝頭的花兒已開得真真切切。雨一停,阿婆就帶著我和妹妹走出屋,踏著濕滑的青磚來到了櫻園。櫻花花期很短,盛開不過四五天,阿婆為了保留櫻花的香氣,只選用開到五到七分的花朵,連花梗一并摘下。當阿婆采摘蘸著雨水的櫻花時,我和妹妹便會使勁搖晃著櫻花樹的樹枝,看著漫天飛舞的粉色櫻花瓣,開心地大喊:“哦,天女散花嘍。”
“這倆傻孩子,”阿婆轉過臉來,用手背抹了抹我和妹妹被雨水打濕的額頭,拈起粘在頭發上的花瓣,嘴角掩不住的笑意:“你都快把草兒帶瘋了。”
妹妹蘭草不以為然,小心翼翼地用稚嫩的雙手捧著掉落的櫻花瓣,將鼻尖湊近,深深地一聞,閉上了眼睛:“好香啊。”她睜開眼睛,水靈靈的大眼睛中帶著天上閃爍的星子:“姐姐,草兒好想馬上就能吃到阿婆做的櫻花糕。”
我刮了下草兒的鼻子:“你這個小饞貓,阿婆還沒有做呢,你就流口水了。”
“兩個小崽,別鬧了”,阿婆提著一籃子新鮮的櫻花瓣,款款向我們走來,“咱們現在就回去做櫻花糕。”
阿婆對處理櫻花的要求很高,她說,剛采摘的櫻花必須要經過七個工序:水洗、晾干、腌漬、脫水、醋漬再陰干,最后撒上鹽并裝瓶保存。
當阿婆有條不紊地忙活起來時,我和妹妹便趴在桌上,用手托著腮幫子,直直地盯著阿婆手中的櫻花瓣。
“阿婆,我們為什么要吃櫻花糕呢?”不知怎的,一個問題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我不假思索地說了出來。
阿婆突然停止了手上的活,短暫的停頓之后,她悠悠然嘆了一口氣。
“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
這一句古詩阿婆并沒有教我和妹妹念過,我不禁詫異。
“蘭芷還小,不懂”,阿婆轉過身來,無奈地笑了。見我滿臉疑惑,她欲言又止。終于,像放下了許久的心事般,阿婆的眼角微潤: “櫻花糕甜,吃完了心里就不苦了。”
二
掰著手指頭過完幾天后,阿婆終于把盛有櫻花瓣的瓶子取出。我迫不及待地從瓶中取出一個花苞,沖掉表面的鹽粒,泡在瓷杯中。不過幾秒鐘,一朵粉嫩的櫻花瓣便綻放開來,深處嫣紅,淺處素淡,在水面翩然起舞,似乎還能聽見她輕盈的呼吸聲。
屬于櫻花的香氣在屋里漫開,我拿起阿婆泡的櫻花茶,抿了一口:不釅不淡,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陣陣花雨中,又仿佛晚風吻進了江南夜。
阿婆將洗凈的櫻花放在旁邊瀝水。接著,她將糯米粉、香米粉和木薯粉倒入白瓷碗中,再加入滾燙的開水和溫熱的椰漿,并用木筷將面粉攪成棉絮狀后揉成筋道的面團,阿婆將面團再分成一個個圓滾滾的小面團,將其攤開,挖一勺櫻花蜜填在面皮中間。阿婆靈活的雙手把面團包緊并捏成橢圓形,櫻花糕便初具模型了。最后,阿婆拈起一片櫻葉,將櫻花糕包起。待鍋中的水燒開,阿婆將一籠屜的櫻花糕都放入鍋中。蓋上鍋蓋,阿婆舒心地笑了。
“好了,芷兒、草兒快來吃了!”過了一刻鐘頭,阿婆掀開了鍋蓋,白霧彌漫。
“哇噻!”我和妹妹驚喜地叫道。
“像蠶繭”,妹妹奶聲奶氣地說道,“姐姐你看這外面的櫻葉不就像桑葉,里面的櫻花糕不就像吐絲的蠶寶寶嗎?”
“咦,還真是!”我定睛一看,果然,那白白嫩嫩的櫻花糕就像是在襁褓中熟睡的嬰兒,溫潤美好。糕體晶瑩剔透、圓滑飽滿,隱隱約約還能瞧見里頭粉紅色的櫻花蜜。
我夾起一塊櫻花糕,剝去外表的櫻葉,放入口中,淺淺地咬下一小口:蜜的甜和面的糯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舌頭仿佛融化在了櫻花林中。香氣撲鼻的櫻花糕咬下去是嫩嫩的、軟軟的,滑滑的櫻花蜜順著面團一下子就被吞了進去,甜而不膩。誰嘗了都忍不住再吃上第二個。
當我沉迷在櫻花糕香甜的滋味里,妹妹卻已經將小手伸向第二塊了,我忍俊不禁:
“嘿,你這個小蘭草,吃這么快,當心噎著。”
妹妹早已將第二塊櫻花糕塞入口中,對著我不好意思地咧開了嘴。
“小崽們可別多吃啊,吃多了不消化。”阿婆打落了我伸向櫻花糕的手,將剩下的櫻花糕拿到廚房。我和妹妹喝著溫熱的櫻花茶,心滿意足地會心一笑。
“好想每年都吃到阿婆做的櫻花糕。”妹妹舔著手指頭上的櫻花蜜,支支吾吾地說道。
阿婆的背影抽動了一下。
阿婆沒有說話。
“纖枝瑤月弄圓霜,半入鄰家半入墻。
劉阮不知人獨立,滿衣清露到明香。”
三
媽媽來接我了。
清晨起來,我從櫻花林外邊走過,透過樹與樹的縫隙,瞥見櫻花林那邊的陽光,矮矮地,冷靜、深遠、悠長。走近櫻林,屬于江南湛藍的天空被粉白的櫻花點綴得如夢似幻。“我待花開,又送花落。花落顏色改,花開復誰在”。站立在一片櫻花海洋的深處,良久,我感到心中涌起一陣溫熱。
美,總不免叫人傷感。我回頭看一眼盛開的櫻花,心里卻難過得想哭。
“媽,您要不也跟我們走吧,別呆在這個小地方了。”媽媽看著佝僂的阿婆,心疼地說道。
阿婆搖了搖頭,沒有回答。她抬起頭,笑意盈盈地望著我,波瀾不驚:
“芷兒,阿婆等你學成歸來,可別忘了阿婆教你的古詩。”
想到馬上就要離開這個江南小鎮,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念書,我抱著阿婆害怕地哭了。
坐在車上,風景在倒退,人影逐漸變得模糊。
父母工作的這個大城市,讓我仿佛置身于另外一個世界。這里車馬喧囂,水泥地取代了青磚地,高樓大廈取代了小橋流水。雖然物質極度發達,但我的心里始終有一塊屬于那個江南小鎮的柔軟之地。
我想阿婆了。
“媽媽,阿婆為什么不愿意跟我們一起住在這個大城市里呢?”
媽媽摸了摸我的頭:“還記得阿婆教你的古詩嗎?”
我不解,媽媽輕輕吐露道: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媽媽將我拉到她的身邊,整理好我的衣領,攏起我的長發用梳子慢慢地理順:
“阿婆從前跟我們蘭芷一樣是一個小美人呢,在鎮子上許多男孩都偷偷喜歡著蘭芷的阿婆。”
“然后呢,然后呢?”我的臉紅了,但還想繼續聽下去。
“然后”,媽媽停了一下,“然后阿婆喜歡上了一個優秀的小伙子,他家有著鎮子上最好看的櫻花。”
我一聽到“櫻花”二字,立馬轉過了頭:
“后來呢?”
“后來啊,這個年輕人考上了軍校,成了咱鎮子上第一個大學生。”
“阿婆替他高興,他們約好了等他畢業回來立刻成親。”
“那現在那個男孩呢?”
“現在”,媽媽的笑意不再,“蘭芷啊,你知道抗美援朝嗎?”
“抗美援朝?是什么?”
“是戰爭”,媽媽嚴肅地說道,“那個男孩畢業之后就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后來,就全無消息了。”
可怕的沉默蔓延開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不知怎的,阿婆教我的古詩脫口而出。
“還有,那個年輕人最愛吃的就是阿婆做的櫻花糕了。”
四
阿婆來信了。
一看到阿婆的字跡,我忙放下手中的作業,迫不及待地拆開來:
“鎮上的花,在你走后,依舊一場一場的開著。海棠謝了,櫻花落了,馬蓮、梧桐和紫薇次第開了。鄉親們都出來看花。隔壁的姑娘,在下午的陽光中,也牽著孩子,去看花了……”
“草兒長發及腰了,會背的詩句快趕上你了,阿婆現在已開始教她李清照的詞了……”
“芷兒,你喜愛的櫻花糕,只要你想吃,阿婆會等著你回來親手為你做……”
我突然有些淚目。命運真不公平,讓一個女子在最溫柔最美麗的年華中遭受最殘酷的折磨,被愛判處,花開荼蘼。那個早早離開的人,干干凈凈地走了。人們將香火收了,冷茶倒了,落花掃了,鎮子依舊清靜。似乎那個人沒有離開,又似乎那個人從來就沒有來過。阿婆并不孤獨,因為她已經成為了孤獨本身。
壓抑的空氣讓我透不過氣來。泡一杯茶吧,是阿婆寄給我的櫻花茶。放幾顆棗和冰糖,味濃,香甜,仿佛迎面吹來江南綠色的楊柳風。看著杯底淺淺沉落的櫻花瓣,嗅著清淡的甜味,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幽夢影》中曾說:“花之嬌媚者,多不甚香。”我覺得,花之素潔者,多香氣襲人,一如這淡雅的櫻花。她仿佛是江南采蓮的女子,眉眼盈盈,穿著一件藍碎花的布裙,裊裊婷婷地從小橋那邊走過來,撐著一把油紙傘,說不出的清麗與雋永。
櫻花有一種潔凈的質地,好像江南盈盈的月光。
我翻出家里的相冊集,里面是媽媽留著的老照片。
一樹樹的櫻花盛開,媽媽梳著烏黑的馬尾辮,與阿婆站在櫻花樹下。滿樹花枝搖曳,潔凈美好,溫情脈脈。這就是從《詩經》中走出來的女子吧,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夜深人靜,秋聲在窗外盤旋,我還醒著。屋內燈下,我就想這樣一直醒著,醒到自然睡去,就像花開花落,淡然、順遂、寧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我想,阿婆的櫻花糕,里面包含了多少的心酸與思念,年幼的我竟然未曾發覺。“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楊岸。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 勸君莫問芳菲節,故園風雨正凄其。”李商隱的這首詩,阿婆常教我們念道。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真是不思量,自難忘。一滴櫻花蜜,便是一滴離人淚;一片櫻花瓣,便是阿婆的一片苦心;遠方江南小鎮上的櫻花樹林,便是未曾謀面的年輕人對阿婆的虔誠愛意。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五
這是一個暮春的江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今天是阿公的忌日,我們回到江南水鄉。小鎮靜悄悄的,寂靜的可以聽到日光照在事物上的細微聲。鎮上的人兒都在一個一個離開,他們合上翅膀,閉上眼睛,把一生都交給了天道輪回,讓活著的人,獨自活著。
這個季節,落花似人有情。櫻花落了,海棠謝了,丁香,薔薇,月季、玫瑰,也慢慢地走向花期的終點。就像阿婆,把她珍愛的瓷器,擦干凈,擺了擺,又一件件收回去。
我走出巷子,一個佝僂著腰的婦人,晃動著出了門。她滿頭白霜,還沾著昨夜的月色。那是阿婆,她已經很老了,老得像一紙灰燼,風一吹,就化了。
不知道這座小鎮是否知道,在多年以前,有一個少年,靠著櫻花樹看著一位少女;后來,他們在櫻花樹下許愿;再后來,少女用眼淚來滋潤著櫻花樹;而最后,少女的心掉落在了櫻花瓣下,越埋越深。
少年終是遠去了,他成了少女心中永遠亮不起來的清晨。那漫天飛舞的櫻花瓣,如天女散花般,跟人們打著最后的招呼,告訴那些人,他走了,不要惦記了。
阿婆不行了。
我站在阿婆面前的時候,她已經不能言語了。她的臉色依舊紅潤、安詳,沒有任何一點將死之人的怪像。
我撫摸著阿婆的額頭,就像小時候她經常撫摸著我一樣。凝視著她的面容,沒有絲毫恐懼,有著是對死亡的從容不迫和對另一個天堂的向往。仿佛知道我來到了她的身邊,阿婆硬撐著睜開了眼。她的瞳仁明顯沒有了往日的溫婉、親切的光澤。相反,有一滴淚從她的眼角處滾了下來。人的一生要流淌多少淚水,這淚水又包含著多少人間恩怨……我輕輕擦去了外婆的眼淚,沒有滾燙的溫度,我感受到了櫻花糕的涼意。
妹妹草兒泣不成聲,她的臉像失血的櫻花,蒼白、疲憊。似乎風一吹,就掉下來。她不知道,掃墓之后阿婆做的櫻花糕竟是她最后一次吃到的。
“別哭了,讓阿婆安靜地走吧。”我攬妹妹入懷中,小聲地安慰道。妹妹的淚水和我的淚水交織在一起,心痛不已。
阿婆留下了她在人世的最后一個笑容。
阿婆走了,她是那么神秘,沒有人知道她的前世今生。
茶涼了,太陽合攏了翅膀,夜色籠罩著這座小鎮。江南的月光灑滿了一地,那是阿婆的眼淚。
“櫻之綻兮,沒此世。櫻之散兮,俱無矣。”
那小小的櫻花糕,濃縮了阿婆的一生。待櫻花爛漫之時,便是阿婆重新綻放之日。
我咬了口阿婆親手做的櫻花糕,很香,很甜,還有著阿婆的溫度。一
在我們江南這塊小地方,有一種不成文的習俗,清明前后要吃櫻花糕。
當朦朧的小雨漸漸止住,白墻黛瓦之間便會氤氳起一層白氣,每到此時,阿婆就會恢復起往常的笑容,用手輕輕揪住我的兩個俏皮的朝天辮:“蘭芷,咱們帶妹妹去做櫻花糕。”
天氣乍暖還寒,鎮子上的人們仿佛還沒有從清明思念親人的傷情中走出來,在經過一夜綿雨浸潤之后,人們愈發憔悴了,但枝頭的花兒已開得真真切切。雨一停,阿婆就帶著我和妹妹走出屋,踏著濕滑的青磚來到了櫻園。櫻花花期很短,盛開不過四五天,阿婆為了保留櫻花的香氣,只選用開到五到七分的花朵,連花梗一并摘下。當阿婆采摘蘸著雨水的櫻花時,我和妹妹便會使勁搖晃著櫻花樹的樹枝,看著漫天飛舞的粉色櫻花瓣,開心地大喊:“哦,天女散花嘍。”
“這倆傻孩子,”阿婆轉過臉來,用手背抹了抹我和妹妹被雨水打濕的額頭,拈起粘在頭發上的花瓣,嘴角掩不住的笑意:“你都快把草兒帶瘋了。”
妹妹蘭草不以為然,小心翼翼地用稚嫩的雙手捧著掉落的櫻花瓣,將鼻尖湊近,深深地一聞,閉上了眼睛:“好香啊。”她睜開眼睛,水靈靈的大眼睛中帶著天上閃爍的星子:“姐姐,草兒好想馬上就能吃到阿婆做的櫻花糕。”
我刮了下草兒的鼻子:“你這個小饞貓,阿婆還沒有做呢,你就流口水了。”
“兩個小崽,別鬧了”,阿婆提著一籃子新鮮的櫻花瓣,款款向我們走來,“咱們現在就回去做櫻花糕。”
阿婆對處理櫻花的要求很高,她說,剛采摘的櫻花必須要經過七個工序:水洗、晾干、腌漬、脫水、醋漬再陰干,最后撒上鹽并裝瓶保存。
當阿婆有條不紊地忙活起來時,我和妹妹便趴在桌上,用手托著腮幫子,直直地盯著阿婆手中的櫻花瓣。
“阿婆,我們為什么要吃櫻花糕呢?”不知怎的,一個問題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我不假思索地說了出來。
阿婆突然停止了手上的活,短暫的停頓之后,她悠悠然嘆了一口氣。
“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
這一句古詩阿婆并沒有教我和妹妹念過,我不禁詫異。
“蘭芷還小,不懂”,阿婆轉過身來,無奈地笑了。見我滿臉疑惑,她欲言又止。終于,像放下了許久的心事般,阿婆的眼角微潤: “櫻花糕甜,吃完了心里就不苦了。”
二
掰著手指頭過完幾天后,阿婆終于把盛有櫻花瓣的瓶子取出。我迫不及待地從瓶中取出一個花苞,沖掉表面的鹽粒,泡在瓷杯中。不過幾秒鐘,一朵粉嫩的櫻花瓣便綻放開來,深處嫣紅,淺處素淡,在水面翩然起舞,似乎還能聽見她輕盈的呼吸聲。
屬于櫻花的香氣在屋里漫開,我拿起阿婆泡的櫻花茶,抿了一口:不釅不淡,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陣陣花雨中,又仿佛晚風吻進了江南夜。
阿婆將洗凈的櫻花放在旁邊瀝水。接著,她將糯米粉、香米粉和木薯粉倒入白瓷碗中,再加入滾燙的開水和溫熱的椰漿,并用木筷將面粉攪成棉絮狀后揉成筋道的面團,阿婆將面團再分成一個個圓滾滾的小面團,將其攤開,挖一勺櫻花蜜填在面皮中間。阿婆靈活的雙手把面團包緊并捏成橢圓形,櫻花糕便初具模型了。最后,阿婆拈起一片櫻葉,將櫻花糕包起。待鍋中的水燒開,阿婆將一籠屜的櫻花糕都放入鍋中。蓋上鍋蓋,阿婆舒心地笑了。
“好了,芷兒、草兒快來吃了!”過了一刻鐘頭,阿婆掀開了鍋蓋,白霧彌漫。
“哇噻!”我和妹妹驚喜地叫道。
“像蠶繭”,妹妹奶聲奶氣地說道,“姐姐你看這外面的櫻葉不就像桑葉,里面的櫻花糕不就像吐絲的蠶寶寶嗎?”
“咦,還真是!”我定睛一看,果然,那白白嫩嫩的櫻花糕就像是在襁褓中熟睡的嬰兒,溫潤美好。糕體晶瑩剔透、圓滑飽滿,隱隱約約還能瞧見里頭粉紅色的櫻花蜜。
我夾起一塊櫻花糕,剝去外表的櫻葉,放入口中,淺淺地咬下一小口:蜜的甜和面的糯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舌頭仿佛融化在了櫻花林中。香氣撲鼻的櫻花糕咬下去是嫩嫩的、軟軟的,滑滑的櫻花蜜順著面團一下子就被吞了進去,甜而不膩。誰嘗了都忍不住再吃上第二個。
當我沉迷在櫻花糕香甜的滋味里,妹妹卻已經將小手伸向第二塊了,我忍俊不禁:
“嘿,你這個小蘭草,吃這么快,當心噎著。”
妹妹早已將第二塊櫻花糕塞入口中,對著我不好意思地咧開了嘴。
“小崽們可別多吃啊,吃多了不消化。”阿婆打落了我伸向櫻花糕的手,將剩下的櫻花糕拿到廚房。我和妹妹喝著溫熱的櫻花茶,心滿意足地會心一笑。
“好想每年都吃到阿婆做的櫻花糕。”妹妹舔著手指頭上的櫻花蜜,支支吾吾地說道。
阿婆的背影抽動了一下。
阿婆沒有說話。
“纖枝瑤月弄圓霜,半入鄰家半入墻。
劉阮不知人獨立,滿衣清露到明香。”
三
媽媽來接我了。
清晨起來,我從櫻花林外邊走過,透過樹與樹的縫隙,瞥見櫻花林那邊的陽光,矮矮地,冷靜、深遠、悠長。走近櫻林,屬于江南湛藍的天空被粉白的櫻花點綴得如夢似幻。“我待花開,又送花落。花落顏色改,花開復誰在”。站立在一片櫻花海洋的深處,良久,我感到心中涌起一陣溫熱。
美,總不免叫人傷感。我回頭看一眼盛開的櫻花,心里卻難過得想哭。
“媽,您要不也跟我們走吧,別呆在這個小地方了。”媽媽看著佝僂的阿婆,心疼地說道。
阿婆搖了搖頭,沒有回答。她抬起頭,笑意盈盈地望著我,波瀾不驚:
“芷兒,阿婆等你學成歸來,可別忘了阿婆教你的古詩。”
想到馬上就要離開這個江南小鎮,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念書,我抱著阿婆害怕地哭了。
坐在車上,風景在倒退,人影逐漸變得模糊。
父母工作的這個大城市,讓我仿佛置身于另外一個世界。這里車馬喧囂,水泥地取代了青磚地,高樓大廈取代了小橋流水。雖然物質極度發達,但我的心里始終有一塊屬于那個江南小鎮的柔軟之地。
我想阿婆了。
“媽媽,阿婆為什么不愿意跟我們一起住在這個大城市里呢?”
媽媽摸了摸我的頭:“還記得阿婆教你的古詩嗎?”
我不解,媽媽輕輕吐露道: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媽媽將我拉到她的身邊,整理好我的衣領,攏起我的長發用梳子慢慢地理順:
“阿婆從前跟我們蘭芷一樣是一個小美人呢,在鎮子上許多男孩都偷偷喜歡著蘭芷的阿婆。”
“然后呢,然后呢?”我的臉紅了,但還想繼續聽下去。
“然后”,媽媽停了一下,“然后阿婆喜歡上了一個優秀的小伙子,他家有著鎮子上最好看的櫻花。”
我一聽到“櫻花”二字,立馬轉過了頭:
“后來呢?”
“后來啊,這個年輕人考上了軍校,成了咱鎮子上第一個大學生。”
“阿婆替他高興,他們約好了等他畢業回來立刻成親。”
“那現在那個男孩呢?”
“現在”,媽媽的笑意不再,“蘭芷啊,你知道抗美援朝嗎?”
“抗美援朝?是什么?”
“是戰爭”,媽媽嚴肅地說道,“那個男孩畢業之后就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后來,就全無消息了。”
可怕的沉默蔓延開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不知怎的,阿婆教我的古詩脫口而出。
“還有,那個年輕人最愛吃的就是阿婆做的櫻花糕了。”
四
阿婆來信了。
一看到阿婆的字跡,我忙放下手中的作業,迫不及待地拆開來:
“鎮上的花,在你走后,依舊一場一場的開著。海棠謝了,櫻花落了,馬蓮、梧桐和紫薇次第開了。鄉親們都出來看花。隔壁的姑娘,在下午的陽光中,也牽著孩子,去看花了……”
“草兒長發及腰了,會背的詩句快趕上你了,阿婆現在已開始教她李清照的詞了……”
“芷兒,你喜愛的櫻花糕,只要你想吃,阿婆會等著你回來親手為你做……”
我突然有些淚目。命運真不公平,讓一個女子在最溫柔最美麗的年華中遭受最殘酷的折磨,被愛判處,花開荼蘼。那個早早離開的人,干干凈凈地走了。人們將香火收了,冷茶倒了,落花掃了,鎮子依舊清靜。似乎那個人沒有離開,又似乎那個人從來就沒有來過。阿婆并不孤獨,因為她已經成為了孤獨本身。
壓抑的空氣讓我透不過氣來。泡一杯茶吧,是阿婆寄給我的櫻花茶。放幾顆棗和冰糖,味濃,香甜,仿佛迎面吹來江南綠色的楊柳風。看著杯底淺淺沉落的櫻花瓣,嗅著清淡的甜味,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幽夢影》中曾說:“花之嬌媚者,多不甚香。”我覺得,花之素潔者,多香氣襲人,一如這淡雅的櫻花。她仿佛是江南采蓮的女子,眉眼盈盈,穿著一件藍碎花的布裙,裊裊婷婷地從小橋那邊走過來,撐著一把油紙傘,說不出的清麗與雋永。
櫻花有一種潔凈的質地,好像江南盈盈的月光。
我翻出家里的相冊集,里面是媽媽留著的老照片。
一樹樹的櫻花盛開,媽媽梳著烏黑的馬尾辮,與阿婆站在櫻花樹下。滿樹花枝搖曳,潔凈美好,溫情脈脈。這就是從《詩經》中走出來的女子吧,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夜深人靜,秋聲在窗外盤旋,我還醒著。屋內燈下,我就想這樣一直醒著,醒到自然睡去,就像花開花落,淡然、順遂、寧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我想,阿婆的櫻花糕,里面包含了多少的心酸與思念,年幼的我竟然未曾發覺。“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楊岸。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 勸君莫問芳菲節,故園風雨正凄其。”李商隱的這首詩,阿婆常教我們念道。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真是不思量,自難忘。一滴櫻花蜜,便是一滴離人淚;一片櫻花瓣,便是阿婆的一片苦心;遠方江南小鎮上的櫻花樹林,便是未曾謀面的年輕人對阿婆的虔誠愛意。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五
這是一個暮春的江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今天是阿公的忌日,我們回到江南水鄉。小鎮靜悄悄的,寂靜的可以聽到日光照在事物上的細微聲。鎮上的人兒都在一個一個離開,他們合上翅膀,閉上眼睛,把一生都交給了天道輪回,讓活著的人,獨自活著。
這個季節,落花似人有情。櫻花落了,海棠謝了,丁香,薔薇,月季、玫瑰,也慢慢地走向花期的終點。就像阿婆,把她珍愛的瓷器,擦干凈,擺了擺,又一件件收回去。
我走出巷子,一個佝僂著腰的婦人,晃動著出了門。她滿頭白霜,還沾著昨夜的月色。那是阿婆,她已經很老了,老得像一紙灰燼,風一吹,就化了。
不知道這座小鎮是否知道,在多年以前,有一個少年,靠著櫻花樹看著一位少女;后來,他們在櫻花樹下許愿;再后來,少女用眼淚來滋潤著櫻花樹;而最后,少女的心掉落在了櫻花瓣下,越埋越深。
少年終是遠去了,他成了少女心中永遠亮不起來的清晨。那漫天飛舞的櫻花瓣,如天女散花般,跟人們打著最后的招呼,告訴那些人,他走了,不要惦記了。
阿婆不行了。
我站在阿婆面前的時候,她已經不能言語了。她的臉色依舊紅潤、安詳,沒有任何一點將死之人的怪像。
我撫摸著阿婆的額頭,就像小時候她經常撫摸著我一樣。凝視著她的面容,沒有絲毫恐懼,有著是對死亡的從容不迫和對另一個天堂的向往。仿佛知道我來到了她的身邊,阿婆硬撐著睜開了眼。她的瞳仁明顯沒有了往日的溫婉、親切的光澤。相反,有一滴淚從她的眼角處滾了下來。人的一生要流淌多少淚水,這淚水又包含著多少人間恩怨……我輕輕擦去了外婆的眼淚,沒有滾燙的溫度,我感受到了櫻花糕的涼意。
妹妹草兒泣不成聲,她的臉像失血的櫻花,蒼白、疲憊。似乎風一吹,就掉下來。她不知道,掃墓之后阿婆做的櫻花糕竟是她最后一次吃到的。
“別哭了,讓阿婆安靜地走吧。”我攬妹妹入懷中,小聲地安慰道。妹妹的淚水和我的淚水交織在一起,心痛不已。
阿婆留下了她在人世的最后一個笑容。
阿婆走了,她是那么神秘,沒有人知道她的前世今生。
茶涼了,太陽合攏了翅膀,夜色籠罩著這座小鎮。江南的月光灑滿了一地,那是阿婆的眼淚。
“櫻之綻兮,沒此世。櫻之散兮,俱無矣。”
那小小的櫻花糕,濃縮了阿婆的一生。待櫻花爛漫之時,便是阿婆重新綻放之日。
我咬了口阿婆親手做的櫻花糕,很香,很甜,還有著阿婆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