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學院為非遺搭建交流展示平臺
非遺傳承人徐建利(右一)向體驗者傳授烙畫技藝。 孫文振攝
剪紙、烙畫、畫臉譜、古琴演奏、太極拳表演……5月5日,北京市朝陽社區學院在雙龍教學區舉行了主題為“體驗非遺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媒體專場活動。據悉,這是朝陽社區學院和北京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共同打造的東方文創學院項目。
體驗活動之前,朝陽社區學院副院長吳薇和剪紙傳人張娟為“張娟剪紙傳習所”揭牌。“今后,我將以傳習所為載體,在傳承非遺技藝和挖掘剪紙歷史、文化上做好文章,讓中華優秀傳統技藝得到進一步傳承,最終形成完整的剪紙文化體系。”張娟說。
吳薇表示,邀請非遺專家到學院展示非遺技藝并成立傳習所,目的就是想利用社區學院良好的硬件環境和人文環境,為非遺專家開辟一塊“靜土”,讓非遺專家可以靜下心來研究歷史文化,更好地傳承非遺文化和技藝;也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學習和宣傳非遺。
始創于2015年的東方文創學院項目,以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建立了體驗、培訓、研究和展示傳播等4個中心,為非遺愛好者、社區文化教育志愿者、文創產業從業人員、大中專學生、外籍人士等人群搭建了學習、交流和展示平臺;同時,結合學院的功能定位和平臺建設,深入開展系列傳承創新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