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創作工程規劃會在京舉行
5月10日,中國當代文學創作工程規劃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出席會議并講話。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河北作協黨組書記王鳳、陜西作協黨組書記錢遠剛、廣東作協創研部主任謝石南、寧夏作協副主席李進祥等在會上先后發言。中國作協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部分省區市作協負責同志4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主持。
根據中宣部印發的《中國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規劃(2017-2021年)》,中國作協制訂了《〈中國當代文學創作工程規劃(2017-2021年)〉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為加強對該工程的統籌指導,中國作協成立了工程領導小組,組長為李敬澤,副組長為閻晶明、吳義勤,小組成員由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工程辦公室設在中國作協創研部。
李敬澤向大家介紹了實施方案的有關情況。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事業的發展,文學創作和文學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對文學創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代新使命,我們要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推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為此,中國作協實施中國當代文學創作工程,旨在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努力鑄就新時代的文學高峰。具體來說,要重點抓好現實題材長篇小說創作,充分發揮文學創作規劃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廣大作家特別是中青年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反映中國革命歷史和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成就、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城鄉建設新變化、致富奔小康新故事、人民群眾新風貌的作品,力爭在現代經濟題材、鄉村振興題材、脫貧攻堅題材、生態文明建設題材、全面建設小康題材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在塑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方面取得新成績。到2021年推出8至10部有分量、有影響,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具有較高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同時,根據報告文學、中短篇小說、詩歌、網絡文學等門類的基本特點,科學謀劃、合理安排重點作品、重點項目,推出一批反映時代風采、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在談到工程的具體實施過程時,李敬澤表示,各地作協要把出作品這一中心任務同《中國當代文學創作工程規劃(2017-2021年)》對表,充分發揮作協各部門和各相關業務單位的作用,充分發揮各省級作協和行業作協的作用,充分調動文學生產和傳播各個環節的積極性,加強統籌協調,層層落實責任。自2018年起,每年4至5月征集報送優秀項目,工程辦公室將對報送項目進行整理形成備選項目名錄,中國作協書記處將聘請專家組成工程咨詢委員會,最終遴選出符合要求的10部長篇小說、5部其他門類選題和作品列為本年度工程重點規劃項目。工程實施動態管理,每年對原有和新增項目進行調整,定期撤銷、新增、更新規劃項目。對于入選項目,中國作協和報送單位將跟蹤項目進度和創作動態,提供深入生活、創作指導、研討宣傳等方面的支持協助,以多種方式幫助作家提高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水準。為確保工程取得實效,在具體實施中要把重大題材和重點作品結合起來,把主動規劃和積極介入結合起來,把創作與文學生產的各個環節結合起來,把充分尊重作家的主體創造性和提高文學創作的組織化水平和服務水平結合起來,堅持把作品質量放在首位,真正遴選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抒寫時代和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
五位與會者在發言中分別介紹了本地區近年來實施文學創作規劃的情況。大家談到,在文學創作的規劃中,重點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進行。與此同時,結合重要文化文學藝術現象推進重大題材創作,革命歷史題材和紅色題材也成為關注和創作的重點領域。作家協會為引導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重大題材和現實題材精品力作做了大量切實有效的工作,比如深入基層廣泛調研梳理本地區的重點選題和項目,對作家創作實力進行科學綜合的考量,組織名家給予專業指導,在深入生活、作品研討和宣傳等方面進行扶持等。實踐證明,這些舉措極大激發了廣大作家特別是青年作家從事相關題材創作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為精品力作的誕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土壤。未來,各地作協將按照新的要求引導廣大作家投入創作,努力推動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