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級非遺項目總數達600個
日前,陜西省政府公布了陜西省第六批非遺名錄,華胥傳說、子洲嗩吶、長安泥塑等九大類80個項目列入省級非遺名錄。至此,陜西省級非遺項目總數達到600個。
在這九大類80個項目中,民間文學類5項、傳統音樂類2項、傳統舞蹈類3項、曲藝類1項、傳統體育游藝雜技類2項、傳統美術類12項、傳統技藝類32項、傳統醫藥類11項、民俗類12項。這些項目來自各地推薦的已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的項目,具備一定的歷史、文學、藝術和科學價值,在一定群體中世代傳承、活態存在,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及較大影響力。
陜西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西安鼓樂、中國剪紙、中國皮影戲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區、市)四級代表作名錄;有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命名設立了兩批51個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單位),形成了以市、縣級項目為基礎,省級項目為骨干,國家級項目為重點的非遺項目梯次結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