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塬上的拾荒者
崔老漢名叫崔增印,今年五十五歲,是銅川市新區魚池村二組的農民。
和許多失地的農民一樣,他前幾年就已經不靠種地打糧為生了,因為他已經沒有多少土地可供耕種了,他現在的主要營生就是拾荒,拾荒是他主要的生活來源。
說起這拾荒,乃是落星塬上的土語,意即在城市和鄉村的犄角旮旯里撿拾回收廢品,就是俗稱的“撿垃圾”、“拾破爛”。然而崔老漢卻不是像他人一樣肩背蛇皮袋,手拿大鐵鉤,在垃圾堆和垃圾桶里跑來跑去,他的工作要更高一級,他是跑收購的,是做收購然后賣出廢品的營生。他算是城鄉浩浩蕩蕩撿拾破爛大軍中的佼佼者,是上層人物了。
原來,早在十幾年前,在這平坦的落星塬上,銅川市就開始在一大片綠油油的莊稼地里建一座新的城市了,成千上萬的良田被推了個擱,街道和樓房便像雨后春筍般的瘋長起來,城市有了最初的雛形。從那時起,腦子活泛的崔增印就開始干上了這農村人羞于干起的拾荒的營生。起初村上只有兩三個人到工地周圍撿拾破爛,后來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居住人員的增多,從事這項工作的人便多起來,臨近城市的許多村子的人也都瞄上了這個營生。崔增印撿拾破爛賣了錢,他就不再滿足于赤手空拳、肩背手拿、蓬頭垢面的小打小鬧了,他開始做起生意來。從不足一百塊錢起家,他開始從機關、學校、單位、商店、食堂、飯店、超市、鋪面,低價收購廢品和包裝物,如舊書刊、報紙雜志、易拉罐、啤酒瓶、紙盒、紙箱等這些大宗的整索的能夠回收的廢棄物。收到這些廢品之后,他就拿到開在環城路的幾家廢品收購站去賣,一斤可以賺到幾分到一毛錢的利。憑著這種零收和整賣的差價,他也賺得缽滿盆滿。
搞這個營生雖然需要一定的本錢,但因為投資少,周轉快,而且比零拾干凈、體面、賺頭大,所以,他就改“撿”為“收”了。收廢品主要在量上掙輸贏!
他做生意厚道、靈活,又經常光顧一些機關和單位,一來二去,和人家門房及坐辦公室的公家人熟了,也就發展了一些固定的客戶,一年四季生意很有保障。因為人熟,有時候就可以很便宜地收到一些整齊的廢品,有時還能獲得許多贈與,利還是很大的。人家公家人可不在乎多賣幾個錢!人家主要是清掃垃圾,騰地方。當然也有難纏的,有斤斤計較、吝嗇死扣的,但他不在乎。他好說話,哪怕少賺點,也不怠慢賣家。這樣,一筆筆生意就很輕松地做成了。
起初他主要是騎一輛舊自行車進行收購,后來就換成了腳蹬三輪,再后來又鳥槍換炮,換成了電動三輪,他做起生意來就更輕松了。雖然他現在看起來依然是衣帽不正,一襲舊的藍色中山裝已經洗得發白,渾身上下也沾滿了土和灰,頭發蓬亂而發白,但比起那些倒翻垃圾桶的初拾者來說,已經很干凈、很整潔、很體面了,況且他又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人。他不在乎自己的外表。
老崔背有點駝,個子也不高,臉上也有一些褶子,顯出一些滄桑感,看上去比城市的同齡人要年齡大一些,但他身體素質好,體格硬朗,對前途和生活充滿了希望。他是一個很容易調節自我的樂天派。
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老大已經結婚并且分開另過,家里只剩下老伴、二兒子和女兒四口人。他女兒今年二十六歲,職中畢業后就在城市里打工,還沒有嫁人;二兒子正在上大專。老伴也給人家打工,干天天活,一家的收入在村上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他家原有十畝地,塬上水澆地七畝,溝畔山坡地三畝,現在水地已經被征完了,剩下的三畝多坡地營務著些花椒、柿子等經濟樹木,還沒有多大收成,全家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靠打工和拾荒。老崔說,現在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可供撿拾回收的廢品多了,但從事這樣營生的人也多了。他們村中一千多口人,目前和他一樣收廢品的有五、六家,撿拾垃圾的也有七、八家,別的村子撿垃圾的也很多。他覺得有一點壓力,但不大。他抽著煙蹲在地上很有信心地對我說:“干這營生自由,不受人的話,出工靈活,刮風下雨不出門,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日頭曬不著。有時人家打個手機或來個電話,自己才慢悠悠出門,到地方直接把東西一拉就回來了。既方便,又實惠。”他覺得沒有合適的工打,就撿破爛,挺好!他說:“雖然收東西有偶然性,有一天多,有一天少,但一年平均下來還可以,而且天天都是現錢,免得跟人家討工錢,生閑氣。”他說:“給人打工或做活,自己年齡大人家不要,自己也吃不消,所以自己也不想去。”他覺得干這個營生很好。當我問及現在農村的生活時,他很愜意滿足地對我說:“現在好多了!”他說,“總的來說現在生活是好多了,但人的壓力也大了!掙錢多了,花錢的地方也多了。物價上漲得快,掙錢的速度比不上漲價的速度。人情門戶也都行得多,生活還是有壓力!”提起他的大孫子夭折的事,他有點傷感,他說:“大兒子第一個娃歿了之后,老大暫時還沒有要娃。”看來他想當爺爺的愿望很是強烈。但老年人管不住年輕人的事,人家兩口子暫時不要,他也沒有辦法。不過,老崔對自己的生活狀況還是比較滿意的。
當我和他拉了一陣閑話,突然問及他的收入狀況時,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不多,不多!一年也就兩三萬吧!”
我問他:“其他拾荒的呢?”他想了一下,回答說:“大概拾破爛的一年也能弄個一兩萬吧。”顯然他的報價是保守的。
看來我們可不能小看這些城市的拾荒者,他們的收入也是不菲的。
他們的收入要比普通的莊稼人高出很多!
落星塬上的拾荒者,他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光輝一員,他們以坦然的態度面對挫折與生活,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屬于自己的幸福,他們辛勞著,也快樂著。同時,他們也以自己的特殊的方式為我們凈化和美化著生活,為社會創造著財富。他們是一群平凡而偉大的人,他們是一群真真實實靠勞動而生活的人。
當我的拙劣的筆,從刻意描寫自我轉到完全面向他們的時候,我也感受到了普通大眾來自生活和勞動的幸福,我感到我的筆尖充實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