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
已經好長時間不提筆寫文了。今天寫下這段話的時候卻也不知該命一個什么樣的題目。當您讀到我的文字后,就只當我跟您講述我和他們二十七八年光陰里的故事吧。
他們是老公前妻的父母。我和老公剛結婚的時候,母親告訴我:”在老家的說法里,你如今是人家的續閨女了。咱們家閨女多,媽不差你一個,雖然你嫁給他我不是很滿意,但既然進了人家的門,就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切。”我告訴母親我會的。從那時起,老太太也便成了我的娘,那個不善言辭的老人也便成了我另一個父親。
二老的女兒去世時給老公留下了兩個女孩兒,大的不到四歲,小的還不會走路。老公的前妻是他們唯一的女兒,女兒的去世使二老倍受打擊。而和我在一起工作的老公精神更是頹廢,同事和領導們很是同情他,便把他介紹給我。當時的我和他之間根本談不上愛情,只是覺得自己大了,該找對象結婚了,免得母親三番五次的催促。通過幾個月的接觸,他的為人處事讓我開始由同情變為欣賞,又由欣賞變成了愛情。幾十年來,想想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我甘心情愿的。我愿意嫁給他,幫他一起承擔起養育女兒的責任。老公沒給過我任何承諾,他只是用行動給我和孩子撐起一片藍天,讓我除了工作和生活,還有時間看看書,寫寫文。他沒有給我像別的女孩一樣渴望的婚禮,我們在單位的食堂吃著大餅,喝著紅星二鍋頭結了婚。而我卻承諾給他我一定會對他和他的孩子們好,我要讓孩子們過得幸福!
那年正月,老公帶著我和兩個孩子去了姥姥家,那次二老沒說話,我和老公坐了一下就出來了。我理解二老的心情,我知道二老看見我就會想起自己的女兒。我暗暗下決心,因為我愛老公,我就會疼兩個孩子,因為疼孩子,我會盡自己的一份兒力去孝敬他們。
記不清什么時候,二老開始接受了我,幾十年來,我和二老之間也幻化成一種親情。在老家代課的幾年間,每到端午,中秋,我都會買上幾斤肉給二老送去,夏天買件襯衫或是背心,或是一條純棉花褲,過年買上一件毛衣或是一件棉襖,有時候給父親買上兩雙老北京布鞋……錢沒多少,但對于我來說就是表達一份心意。而二老對我的兒子也是和兩個外孫女一樣寵著慣著。姥姥會把好吃的留給外孫,而長大的外孫參加了工作,開始掙錢的時候便自覺地給姥爺買了酒,給姥姥買了好吃的送去。我們回北京的時候,老人就會把自己種的菜讓我們帶上一些。記得02年我們在定州買了新房,娘親手做了盛餃子的蓋簾讓我帶到城里。這一切一切我都清晰的記著。
女兒上大學時,我給女兒們說,等你們長大掙錢了,你們就自己去看姥姥姥爺吧,那時我就不用操心了。可是時間長了,十幾年的堅持已成了一種習慣,不去轉轉,看看就覺得心里缺了些什么,每當我們回到老家,兒子就會提議去看姥姥姥爺,只要姥爺在家,還會和姥爺下上兩盤象棋。二老也不把我當外人,每次去看他們,我和娘說著話,續著家常。父親不言不語地就會去肉鋪買幾斤肉回來讓娘給我們包餃子吃。
后來娘病了,父親便把他認為好吃的東西拿出來,讓我下手做。不知不覺中,他們二老成了我的親人,他們都已一年過八旬,我怕接到他們的電話。怕他們有什么閃失,他們也成了我心里的一份牽掛。
兒子小時候會自己編故事,因為自己兩個姥姥家,便自認為我的母親把我送給他的這個姥姥了。老公的家和二老住的很近,孩子們小時候兩個姐姐常帶著弟弟去姥姥家玩兒,過年的壓歲錢三個孩子是一樣的,姥姥家離學校近,中午放學后只要到了飯點兒孩子們沒進家,準是去姥姥家蹭飯了,我也便不會惦記。兒子小時候曾對我說:“媽-,你”缽”(媽)是不是嫌你們家女兒多,你們家窮,養不起你把你給我姥姥了?”我笑了,我沒給兒子解釋,因為長大了他自然會明白的。
因為我們每次去這個姥姥家,姥姥和姥爺就會拿出好吃的招待孩子們,小孩子就認吃,俗話說,吃慣了嘴,跑慣腿,此言真得不假。父親是名退休工人,他并不缺錢花,我每次回去看望公婆,我還是會帶些好吃的過去。讓他們嘗嘗在村子買不到的稀罕吃食,也算是盡一份兒孝心!
五一回去,婆婆說,馮夏姥姥糊涂的不認人了,我進門的時候,娘在床上躺著,我的一聲娘,她從床上坐了起來,她瞅瞅我,“閨女,你可來了,想死我了。”我的眼里溢滿了淚花。 父親說,你娘狀態越來越不好,如果你從北京回來,你就過來看看她吧,不用買什么東西。我答應了父親,我告訴老人家我會的,我算給他一個承諾吧!
2018/5/7于北京首都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