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文交會:五年奏響轉型升級強音
4月27日至30日,第13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義烏文交會”)如約而至。對于這個一年一度的文化盛會而言,今年有些特別,因為自2014年文化部以其為試點主導實施文化產業展會轉型升級以來,義烏文交會已經在這條道路上探索了整整5年。令人欣喜的是,曾經,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勇氣和“雞毛換糖”的苦干精神,使“小城”義烏在改革開放40年的風云大潮中演繹出了時代最強音;今天,也正是同樣不懼困難前行的勇氣和精神不斷助推著義烏文交會的轉型升級。
5年間,義烏文交會完成了從博覽型向交易型、從“小商品”向“大文化”的轉型,實現了從單一展會向綜合平臺的提升,同時也以更清晰的定位、思路和更突出的實效,成為我國文化產業展會格局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更進一步來看,義烏文交會用這5年時間在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探索出的轉型升級路徑,不僅有助于義烏文交會自身今后的行穩致遠,且對新時代下文化產業展會的轉型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轉型升級之橫向展開:
開拓展會的產業影響力
2006年創辦、2010年升格為由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國家級展會、2014年正式更名為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并開啟轉型升級之路……多年來,義烏文交會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不斷迎接挑戰、不斷創新,正是這個在縣級市舉辦的國家級文化展會保持了高水平的根本原因。在各種挑戰中,轉型升級的難度并不亞于創辦一個展會。
2014年,時值中國文化產業展會發展十年,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在沈陽市召開了文化產業展會轉型升級交流研討活動,針對當時某些文化產業展會存在的同質化、專業性不足、缺乏創新和服務意識等問題,提出要從辦展的粗放式、攤位式、大集式轉向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使文化產業展會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以此為契機,義烏文交會以轉型升級為進一步創新發展的牽引和動力,開啟了探索之路:圍繞著文化產業“新概念、新工藝、新技術、新設計、新產品、新業態”的“六新”概念,在辦展的方方面面都推出了新理念和新做法,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展會本身在產業廣度上的鋪展。
2014年,“文化+科技”“博物館+文創”催生的新業態成為展館一大亮點,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恭王府、臺北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群等均亮相展會,以“博物館+文創之博物館衍生品”的名義集中展出;而同期亮相的網魚網咖、杰拉網咖,則成為全國上網服務轉型升級新業態的典型案例。2015年,文化消費成為當年展會的一個關鍵詞,C&J集團、雷石、溫莎、世宇科技、百視通、保利等涉及文化消費鏈條的多家公司集中參展,同時引進“全國八大美院研究生優秀作品展”,極大提升了觀眾的鑒賞和消費品位。2016年,工匠精神掀起了人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生活相結合的創意熱潮,參展的南京云錦、蘇州蘇繡,以及浙江非遺“傳承與創新”生活主題館的越窯青瓷、東陽木雕、溫州彩石鑲嵌、桐鄉豐同裕藍印花布等國家級非遺項目,充分彰顯了這股熱潮。2017年,“文化+”的融合作用更加顯現,中華文博禮、客廳娛樂設備、浙江省非遺衍生品“再現·再造·再生”生活主題館等跨界展商的參展,不僅拓展了觀眾的眼界,也拓展了展會在跨界融合領域的影響力。
轉型升級之縱向深化:
鍛造展會的核心價值
如果說展會轉型升級的橫向展開是側重產業影響力的廣度,那么縱向深化就是展會鍛造核心價值的過程,是展會服務于企業、行業以及當地經濟發展能力的體現。從這個角度來說,轉型升級的縱向深化就是要培養展會品牌,提升展會核心價值,從而形成展會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號召力,吸引高水平參展商和專業觀眾,增強展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并推動舉辦地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義烏文交會轉型升級這5年,充分體現了上述特點。5年來,隨著轉型升級在產業廣度上的拓展,義烏文交會作為國內唯一一個以文化產品、服務為交易重點的國家級展會,也在不斷強化其獨特的價值和定位。2014年,博物館衍生品的參展吸引了大量生產制造企業和設計單位拋出合作邀約,參展的博物館成為箱包、首飾、文具等企業追逐的大客戶,收效顯著。同期參展的網魚網咖等在展后也快速落地義烏及周邊地區,加速了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的轉型。2015年,義臺設計中心、義韓設計中心相繼落地義烏,義烏制造向義烏創造轉化的態勢更趨明顯。2016年,中國美院“最設計”“IDE創新設計”“文化產業創業創意扶持計劃”等集中亮相,收獲了大量外貿訂單。2017年,大量跨界展商特別是當下最活躍的文化創客們參展,直接彰顯了義烏文交會的品牌號召力。
經過5年來在產業影響力廣度和核心價值深度上的轉型升級,當前的義烏文交會已經形成了以文創、文藝、文娛、工藝美術、非遺、動漫和電子競技、文體為核心行業,集聚IP授權方、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紐帶鏈接方、文化用品生產加工制造方且三方互通形成產業鏈閉環的展會格局,從而達到“滿足市場需求、共享市場渠道、合力提升產品競爭力”的辦展目標。而7個行業的參展商在互聯互通形成產業鏈條的同時,也能結合義烏當地及周邊地區優質的生產制造加工能力、商貿流通能力以及龐大的境內外買家群體,推動二次開發設計的文化商品走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
如今,在5年轉型升級成果的基礎上,“一帶一路”文化貿易、文化特色小鎮建設、傳統工藝振興、時尚產業發展、數字文化產業等文化產業的“新”爆發點正在不斷加入義烏文交會的“大家庭”中,新的產業鏈融合點和新的產業價值正在隨之出現,轉型升級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