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三少:中國網絡文學的“故”與“新”
原標題:中國網絡文學的“故”與“新”——訪著名網絡作家張威委員
張威(唐家三少)
張威(唐家三少)部分作品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網絡文學是互聯網內容的重要部分,也是當代學者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如何正確指導網絡文學健康發展與創新,網絡作家權益怎樣得到保障,網絡文學如何定位……這些話題每談每新,推動著不同階段網絡文學的發展與進步,也在推動“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更好凝聚社會共識”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張威,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大神”身份,即著名網絡作家唐家三少,創作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網絡文學作品,致力于對網絡文學發展的推動與研究。本期學術家園邀請他來談談對中國網絡文學的創作體會與研究思考。
因熱愛而堅持因堅持而執著
學術家園:您創作多部網絡文學作品,受到不同年齡階段讀者的歡迎,即使實體書也暢銷常銷。怎樣看待自己作品的這種熱銷現象?
張威:這和我多年的創作積累有關。從2004年2月至今,我從事網絡文學創作已有14年時間,每天都在堅持定期更新內容,從未間斷過。我能做的,就是以這樣的形式來保持對讀者的“忠誠”,讓讀者能持續閱讀到我的作品。在這期間,可能會有讀者離開,但也會有更多讀者進來,因此,日積月累下,擁有了一批屬于自己的讀者群。相比實體書作家一兩年出一部作品相比,網絡作家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天都保持與讀者的交流互動,特別是保證新內容供給的源源不斷。通過不斷積累創作,只要充滿熱情,保持高水準高質量的內容創作,傳播正能量,或早或遲,肯定會獲得讀者的喜愛與歡迎。
學術家園:網絡小說多是“大部頭”,且需要定期更新。是什么讓您保持如此充沛的創作精力與持續不衰的靈感?結合您自身創作經驗,保證作品數量同時,如何做到保證作品質量?
張威:我以前一直認為,是因為自己比別人能堅持。但隨著閱歷的不斷增長,我才發現,原來創作對我而言很重要,因為熱愛,才會持久。畢竟創作是一件很孤獨的事,需要熱愛來支撐,熱愛帶給我堅持,堅持帶給我執著。
在保證作品數量與質量兼備方面,我一直在摸索。比較我的早期作品與現在作品,就會發現,其實我的寫作是在不斷進步的,水平也是在不斷提升的。每天連載更新內容,需要擁有規律性的創作,才不會覺得倦怠,才能更好地做到持之以恒。比如經過多年的不斷調整,我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創作習慣,即每天上午9點到12點是我的創作時間,這段時間于我而言是一天的黃金時間,每小時休息20分鐘,總共創作三個40分鐘。長年保持這樣的創作習慣,創作狀態好的時候,就多寫一些,積累一定的存稿量,當創作狀態不好或必須要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就可以拿出提前儲備的存稿來更新,這樣我也會騰出比較充裕的時間進行構思。
學術家園:有觀點認為,網絡文學多是玄幻、言情“一統天下”,而缺乏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您怎樣看待?文學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您一般會采取怎樣的方式來體驗生活,并發掘、表現出來?
張威:網絡文學的素材基本源自我國五千年傳統文化,這也是網絡文學只存在于中國,并且擁有近4億讀者、幾百萬作者的根本原因。我一直認為,網絡文學應該屬于通俗文學的類別,其意義就在于,讓我們在緊張工作學習之余,有一個精神上的愉悅。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弘揚真善美、抨擊假惡丑的前提下,網絡文學是一個性價比最高的精神文明載體。
網絡文學題材多種多樣,不光有玄幻、言情,還有都市、歷史、軍事、競技等,這些都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現實生活。我正在創作一個都市類題材作品,主要在于鼓勵年輕人創業,涉及網絡安全相關內容,這算不算現實主義題材?近年我創作的《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講述的從上世紀90年代末網絡進入中國以來的20年間,網絡帶給時代的變化,帶給人們生活的變化,這應該也是現實題材吧?
我始終認為,用網絡文學把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聯絡起來,是最有可能把中華文化帶到全世界的一種方式,畢竟說教永遠不如故事更容易讓人接受。對西方人來說,他們只停留在中國是文明古國的認知層面,但文明在什么地方,很多人并不清楚。把浸潤著中國歷史文化的文學作品,傳揚到全世界,隨著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只有充滿正能量的內容才能傳揚長久
學術家園: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睆淖骷医嵌葋砜?,網絡文學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網絡作家需具備怎樣的素養?
張威:網絡文學發展20年,從起初的自由發展到國家引導支持發展,逐漸走上了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特別是“劍網行動”打擊盜版侵權,為網絡文學營造了一個風清氣朗的創作環境,這些都是個人力量所做不到的。網絡文學就像一棵正在成長的大樹,國家要做的就是把長歪了的枝丫去掉,保證其更好地茁壯成長??梢哉f,現在中國網絡文學正處于積極向上的高速發展過程中,至少90%以上的作品是合法合規的。只有充滿正能量的內容才能傳揚長久,才能被更多人接受。那么,網絡作家如何規范自己?我認為,最簡單的規范就是,敢把自己的作品給自己的孩子看。這是一個基本素質與道德底線。這證明作品在作者內心起碼是過關的。
隨著網絡文學影響力越來越大,國家相關部門也越來越支持。比如中國作協網絡創作委員會成立后,各省各地紛紛成立各級網絡作家協會,對網絡作家來說是一個國家層面的認可,會不由得產生一種歸屬感。我在今年兩會上有一個提案,建議成立中國網絡作家協會,以中國作協為主體,與省級作協齊平。網絡作家是一個有著幾百萬人的大群體,應該有一個專門的協會,讓他們更有歸屬感與凝聚力。中國網絡作家協會一旦成立,還有利于聯絡各地網絡作家協會,形成更大合力,同時也有利于統一引導、規范與支持,更好地促進網絡文學的發展。
學術家園:您曾說,中國網絡文學與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被并稱為世界四大文化現象。后三者在表現本國文化、價值觀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網絡文學如何更好地表現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張威:將中國網絡文學稱為世界四大文化現象之一,是因為我們有足夠多的人在做這件事,幾百萬作家、近4億的讀者,單從影響力來說,名副其實。和其他三大文化現象不同之處在于,只有網絡文學在直接做內容,其他三者只是內容的表現形式,對于他們來說內容依舊是核心,但我們是直接在做內容這一核心。
文學作品除了故事主線外,還會傳達一定的主流價值觀,比如我所創作的《斗羅大陸》系列,其實就是體現了人與動物要和諧相處的理念。作品主要分為四部,第一部講述了冷兵器時代動物占據主流,動物比人類更強大;第二部講述了人類發明熱兵器,開始占據主流,壓縮動物生存空間;第三部講述了在高科技時代動物瀕臨滅絕,人類世界出現危機;第四部講述了在經濟時代人與動物的和平共處。我希望通過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來表達一種和諧美好的追求———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世界才會更美好。
好作品需要更多人知道才能傳播更廣
學術家園:網絡文學從最初的單純文本創作萌芽,到伴隨一定的商業模式發展興盛,特別是現在的多版權運營,既具有商業性,又具備文學性,如何平衡兩者關系?
張威:作家在創作時,其實更多思考的是如何進行優質內容的呈現。而所謂多版權運營,其實是時代進步帶來的,伴隨著新媒體的出現、科技的發展。當作品內容符合影視、游戲、動漫等其他形式的需求時,才會進行再度開發。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利益,才會有資本力量的支持。我一直認為,文學背后如果沒有或缺乏資本力量的支持,是無法走向世界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是閉門自守,作品再好也沒人看到,而資本的出現,至少給了文學作品一個被人們接觸、知道的機會。以內容為核心的多版權運營,必然會在資本的推動下,通過多種形式把同一內容展現在讀者、觀眾面前,這也意味著被更多人所檢驗。只有通過不同方式的檢驗后,才能成為一個千錘百煉的優秀作品,才具備與世界知名作品競爭的能力。
J.K·羅琳與《哈利·波特》能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與作品,與蘭登書屋的版權運營做得足夠好、有高質量的電影載體進行世界性傳播是密不可分的。為何中國沒有?一是對版權保護得不夠好。比如我的有些作品,光紙質書盜版就有20多種,網頁盜版更是達到幾千萬個,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版權運營?這就需要我們嚴厲打擊盜版行為。還有一個主要因素,好的作品需要好的商業模式進行傳揚,如此中華文化才能通過不同形式更好地為世界讀者所接受。比如通過《哈利·波特》,我們了解了很多英國文化,因為這部奇幻小說是建立在英國歷史文化背景下創作的。中國網絡文學也可以做到,畢竟這些小說是建立在中國歷史文化背景下的,網絡作家的主流價值觀是源自中華傳統文化的,這些東西是刻在骨子里的,進行文學創作時,一定會或多或少地浸潤到作品中。
學術家園:從這一角度而言,中國網絡文學的版權價值主要體現在優質內容上?
張威:肯定是這樣的。影視、游戲、動漫等企業為何會不惜昂貴價格買下一個網絡文學的IP呢?我個人認為,被廣大讀者或人民群眾驗證過、喜歡并熱愛的內容,就可以成為IP。開發者將其研發成各種版權,就是因為內容已經被很多人喜愛。好的IP是強強聯合的,包括好的內容、好的制作、好的平臺,讓它更好地展現。
學術家園:您在今年兩會提交了《建議實施文學作品商標權統一規范》。在現行法律法規中,已有專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對文學作品及其作家進行保護,實施“商標權”,基于怎樣的考慮?
張威:我國的商標法規定,先注冊者先擁有商標權。很多作家創作出優秀作品,產生一定的影響力需要一定時間,但等到成名后再去注冊商標時,往往發現所有相關商標已被搶注。比如前一陣,鄭淵潔老師狀告某商家搶注“皮皮魯”商標就是這樣。包括我自己創作的很多作品,也被搶注了。商標被其他人注冊后,作品就無法進行多版權開發。我國商標權注冊是依托于企業的,自然人無法注冊,這有多少作家知道?對于作家來說是件很麻煩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能更好地做以內容為主的多版權運營,怎樣把內容更好傳播給全世界,做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IP?如果《哈利·波特》在被開發前,就被搶注了各種商標,絕對產生不了現在的影響力。
因此,從文學作品的商標權保護來說,實施文學作品商標權統一規范,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在保護我們的文化。文學作品是具有獨創性的,在國家版權局進行登記后,當作品被人注冊商標時,起碼應該對作者有一個通知權,讓作者有一個知情權。這是對文化載體很重要的保護。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唯一的網絡作家,網絡作家中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在今后的委員履職中,我將繼續關注以網絡維權為主的相關現象與問題,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為網絡文學發聲,為網絡作家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