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聯書店把徐訏的兩篇小說張冠李戴了 ——寫在徐訏誕辰110周年之際
一個作家的創作數量非常豐厚,我們當然不能武斷地認為這個作家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但是,如果一個作家的創作數量眾多,對批評者和讀者來說,首先要加以關注應當也是毋庸置疑的。
2018年是徐訏誕辰110周年的日子,由上海三聯書店在徐訏誕辰100周年,即2008年發行的《徐訏文集》也已經有10周年了。該文集共分16冊,包括徐訏的小說8卷、散文4卷、詩歌3卷、戲劇1卷。本套《徐訏文集》應該算是中國大陸地區收錄徐訏作品最齊全,出版質量最高的一套。但是就是在這套質量較高的文集中,還是出現了一處非常明顯的錯誤。錯誤本身說大不大,并沒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此處錯誤竟然十年之內無一人提出。
無一人提出,不是這處錯誤多么高深,多么難尋,怕只怕是沒有引起眾人的注意而已。所以,借徐訏誕辰110周年之際,借該套文集出版10周年的日子,本文想指出這處出版的錯誤,以引起讀者朋友們的關注,也希望徐訏這樣一位著作等身的海派作家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注意,不至于讓讀者們遺珠棄璧。
首先讓我們來先看一下這處錯誤。《徐訏文集》(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版)第7卷中的《殺妻者》(目錄頁第77頁),《傳統》(目錄頁第114頁)兩篇小說的題目應當是被上海三聯書店搞錯、弄顛倒無疑了。也就是題目為《殺妻者》的這篇文章實際上應該是《傳統》這篇小說,而標題為《傳統》的文章實際上標題應當是《殺妻者》。最早出版徐訏全集的應該是中國臺灣地區的正中書局,該出版社在1968年出版了《徐訏全集》,同樣有數十冊之多,該套版本《徐訏全集》中的《傳統》文本內容與上海三聯書店《徐訏文集》第7卷《殺妻者》內容如出一轍,講述了一個維護“江湖傳統”的俠義故事;而上海三聯書店《徐訏文集》第7卷中的《傳統》的文本內容則與正中書局《徐訏全集》中的《殺妻者》一模一樣。正中書局1978年出版的徐訏作品集《傳統》中的《傳統》一文,與1968年出版的《徐訏全集》中的短篇《傳統》內容一樣,沒有做出任何修訂。在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版的《徐訏文集》第7卷中,在目錄上我們可以看到《傳統》與《殺妻者》兩篇小說是一前一后的位置,再根據前面我們與臺灣正中書局的版本作比較,可以確定是上海三聯書店搞錯無疑了。當然,也許會有人疑問,是不是以前臺灣地區的正中書局出版的時候是錯誤的,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重新版的才是正確的。那么,我們可以從文本出發,繼續加以分辨。
但是,即使從小說敘事文本的內容加以分析,結論也是非常明確的。在上海三聯書店版的《徐訏文集》第7卷《殺妻者》文本中,有很多地方都直接提到了“傳統”這一關鍵詞匯:85頁“傳統的威信”、87頁“傳統上原則上所不允許的”、89頁“離他父親的傳統越遠了”、90頁“你知道我們的傳統是自己不開臺子的”、91頁“外面的事情傳統上她不應當過問,尤其不能破我們多年的傳統”“師娘,這對我們傳統規矩是不合的”“但是這是我傳統上所不許的”,92頁“沒有人不在尊敬你,但你更應當尊敬自己,尊敬我們的傳統,就是爸爸也得尊敬傳統,是不是?”,93頁“他們耍各種各樣的的花樣,并騙取賭客的錢注,這已經破壞了金面洪九的整個的傳統”,95頁“他繼承著傳統活下來”……而在《傳統》里卻講述了一個男主人公殺死妻子,抱憾終身的故事。另外,徐訏有不少作品被搬上了熒幕,其中《傳統》就是其中的一部。宣傳海報左上角的文字雖然模糊,但是依稀可以看出“徐訏先生名著改編”的字樣。而電影簡介所涉及到的故事梗概也是與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徐訏文集》第7卷中的《殺妻者》的內容如出一轍。
綜上可知,上海三聯書店在2008年徐訏誕辰100周年的時候所發行的《徐訏文集》第7卷中的《殺妻者》與《傳統》兩篇小說“張冠李戴,李戴張冠”了。這一問題十年之后才由筆者發現,實在是令人感到脊背發涼。可想而知,徐訏先生在文壇上所受到的冷落。然而,學者司馬長風認為徐訏與魯迅、郭沫若可以一較高下:“環顧中國文壇,像徐訏這樣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的全才作家,可以數得來的僅有魯迅、郭沫若兩人。”這樣的評價雖然看起來充滿了個人的感情色彩,也有拔高之嫌,但是也告訴我們了一個基本事實:徐訏先生著作等身,創作體裁涉獵廣泛,在文學史上能數得過來的的確也就魯迅、郭沫若和他自己他們三個人。一個作家的創作數量非常豐厚,我們當然不能武斷地認為這個作家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但是,如果一個作家的創作數量眾多,對批評者和讀者來說,首先要加以關注應當也是毋庸置疑的。只可惜,作為讀者,這最低限度的關注我們都沒有做到。
2018年11月11日是徐訏誕辰110周年的確切日子,但是筆者還是想現在就把這個小錯誤給揪出來。這個小錯誤也必須揪出來,因為讀者們若想閱讀徐訏先生的作品,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版的《徐訏文集》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我們不能排除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會先入為主,把錯的當成正確的。尤其是,如果讀者是第一次讀,并且在讀之前沒有閱讀過其他任何版本相應文章的話,那么對于書里面題目為《傳統》的小說,讀者可能就認為這個小說就是《傳統》,但實際上應該是《殺妻者》。筆者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對小說沒有任何質疑,認為書本就是正確的,就被書本牽著鼻子走了。
這兩篇小說都十分精彩,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閱讀徐訏更多作品時,看到了其他版本的資料,所以在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這個小錯誤。現在寫下來,并不是苛責上海三聯書店,而是希望更多的讀者能夠看到徐訏先生的小說,能夠深入到徐訏先生小說世界的里面去,這才是對徐訏先生最大的緬懷與紀念!
為讀者閱讀考慮,為向徐訏先生英魂以示尊重,這個小錯誤都應當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