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改造我們的世界觀”
中國未來的五十年及兩個一百年之后,將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國家?
按照現代的思維:中國將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勃勃生機、充滿現代文明、現代化富強的國家。這是歷史所賦予的責任,是每個中國人所擔當的歷史責任,肩負歷史的使命!
這也正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很有必要地進行長期地世界觀改造之所在。
一個國家最終會變成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這就需要我們進行長期的革故鼎新的改造和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改造我們的世界觀,世界觀的改造,就是順應時代和國家的經濟建設為統一的步伐,而不斷的改造世界觀,世界觀的改造面臨著許多重大的課題。
我敢預言:人類將會改變人類自己的命運和歷史,那就是全球人類將會有半數人,移民太空城,他們將會使過著沒有戰爭、融洽、融和、互不干涉互不侵犯人權的最優越的和平的高級的共產主義社會。正所謂是:天堂美景,夢想成真。他們將在太空中探秘太空的奧秘和奧妙,解開太空最神秘的面紗,尋找人類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礦藏資源。進行高科技的研究和實驗,探索出人類永恒的太空生存之道。
那么,中國將是一個鼎立世界之林的“東方宇宙巨人”。
現實的人類,再不接受現實的各種各科知識的學習和教育,那么就會被將來的社會科技領域所淘汰。
有人說,我可不會看的那么遠,也沒有那么高的眼光;況且,這都是科學家們的事情,跟我沒有一點關系;其實,這些思想認識,都是一種狹隘的世界觀,狹隘的世界觀里,存在著的都是一種不容忽視的“自私”、“私欲”的概念,也就是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無酒喝開水”等等毫無世界觀的悲觀消極情緒,這是絕不容許的庸俗主義思潮,持這樣生活態度、抱有消極沉淪思想的人,是很危險的,它不僅是危害社會的毒瘤,也是影響著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障礙。
所以,加強世界觀的改造,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它所包含著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
無論我們站在什么樣的角度,來審視世界觀的改造,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這點不容置疑,也是必須達到共同實現目標形成的共識,在日益競爭激烈的信息化時代,在你的世界觀里依然固步自封或是思想保守,脫離了歷史巨輪,那么,你就要被動挨打,甚至是被歷史巨輪碾得粉身碎骨。
這就是人類社會客觀規律的自然科學規律的發展必然要求。縱觀世界風云變幻,任何一種戰爭的動蕩,都不能改變世界正義的潮流,也削弱不了世界科學發展意志。無論是西方發達的國家,還是東方發展中國家,每個國家都以信心百倍的努力,以先進的科技技術,建立自己國家的“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接軌,以此來證明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智慧實力、創造實力,致力于成為世界舞臺上最強大的富有國力的現代化強國。
就我國而言,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不僅僅完成了經濟社會的改造,還將盡快完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改造,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別的不說,就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驗證了我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驚人創舉,從“神五”到“神十”與“天宮一號”的接軌探月的成功,不僅實現了載人航天夢,而且實現了中國夢。
事實證明中國科技能夠創造出人間奇跡,能夠改變中國的窮困落后的面貌;實踐證明,中國“有能力、有辦法,辦好中國的事情。”
不僅如此,中國也能夠推動世界歷史前進,書寫嶄新的世界歷史篇章。
也就是說,我們的世界觀要放開,要搞活,不拘泥于狹隘的、封閉式的世界觀,放眼世界,看世界統一步伐,走向和平穩定的世界。我們不僅要看透這個社會的主流,也要看到世界的主流,從中悟出世界觀改造的現實意義和著眼于長遠的歷史意義。
世界觀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經過長期的艱苦卓著的不斷學習、不斷磨礪、不斷求新求知求變中加以深化、加以探索、加以歷練進行著無數的陣痛而改造成功的。
就拿中國的改革開放來說,是從建國以來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成功的探索出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而且顯現出社會主義在中國的蓬勃生機和強大的活力,令全世界矚目。
實踐證明:是中國人民“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幫助人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仰,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強自立、自強意識”,取得了第二次“中國革命”的新成就。新勝利。
這是改造世界觀的成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世界觀基礎,很難走出狹隘的世界,也很難走出狹隘的困境。當前,我國又迎來一場“數字化”的革命,它又將呈現出數字化大國的風范,這不能不說世界的信息變化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數字革命,那么,我們的世界觀也將迎來一場激烈的改造。
是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正確的和錯誤的對立性、矛盾性;是與非的對立性、矛盾性;黑與白的對立性和矛盾性;兩性的對立的目的,就是以“我”的立場戰勝“你”的立場,也就是說,人類社會中還存在著“光明”的一面與“黑暗”的一面,還存在著“當面一套”與“背后一套”對立立場,這就是存在著兩性不同世界觀的意識,那么也就是說,一些人是“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的“假馬克思主義者”;是“危險因素,是腐敗因素”;是“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組織不純的嚴重表現。”“他們是一般有野心的政治勢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黨中解決,就會留下禍根,成為定時炸彈。”(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可見,這是世界觀改造不容忽視的問題,不能存在絲毫的個人主義和個人主觀主義,也是世界觀所不容許存在的個人散漫主義。必須加以徹底地進行世界觀的改造。
和平時代,不要說就沒有了“敵對勢力”的存在,就沒有“帝國主義搞和平演變”,有啊,西方國家的“敵對勢力”一直想從我國的“臺灣”搞“臺獨”,搞“和平演變”。妄想顛覆中國的“紅色政權”,企圖分裂中國的和平統一,陰謀瓜分中國的領土完整。這是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我們進行世界觀的改造,是一項長期的形勢教育、思想教育、國防國情教育的任務,通過世界觀的改造來矯正、防止“帝國主義”者趁機搞“和平演變”,避免貽害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改造我們的世界觀,是關系著一個政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是關系著民族千秋大業的政治問題。世界觀里能夠保持一種純潔的思想。純潔的態度,不被任何邪惡勢力的滲透,不左右搖擺,那么,這就是真理和光明的勝利。
世界觀的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同,但是,世界觀里堅持的就是“客觀的自然科學和自然法則”。這點事不容置疑的。那么,在你的世界觀里只是存在一種微觀意識,就很難體現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就不必說你能夠意識到你自己會使一個什么樣的人,或者說是能夠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也就是說,在你的微觀意識里根本沒有客觀意識的存在。
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中國歷盡了滄桑、歷盡了無數艱苦卓絕的血與火斗爭,前途與命運的抗爭,使中國一步一步走向了繁榮富強。
從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改造封建社會,建立民主共和國。但資產階級建立的南京臨時政府的短命夭折,改造中國的歷史重任落在了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肩上,1949年,新中國誕生,中人民站起來了!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末,五十年間,中國已初具四個現代化強國基礎,而經歷四個時期漫長而又艱巨的求索和探索:即1949年到1956年為第一個時期,開創新紀元,基本完成了社會主義和社會改造,短短的七年時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57年到1966年“文革”前夕為第二個時期是全面大規模建設社會主義而曲折發展的10年……1966年到1976年為第三個時期,發生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第四個時期……(《共和國往事》顧兆貴主編、張大可策劃、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這就是說,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歷史實踐經驗,昭示我們勿忘歷史,去偽存真,剔除糟粕,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找準正確的路線和方針,指導我們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
因此說,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就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抵御不了、抗拒不了各種“糖衣炮彈”的迷惑和誘惑。
毛澤東說:“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就在于了解和掌握政策兩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謂認識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謂改造世界”(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1914年5月19日)。對于今天的我們改造世界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此,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并自覺地進行自我改造。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的性質也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哲學不再是“科學的科學”,而成為科學哲學,成為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我們說來,就是自覺建立科學的世界觀,用這個世界觀去觀察事物、研究問題、指導行動、它就成為方法論,成為我們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研究方法,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的就是為了掌握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正確立場、觀點方法。
所以,我們只有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能夠幫助我們在科學世界觀的指導下,才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審美觀等。
總之,改造我們的世界觀,自始始終,堅持學習,不斷增強思想認識,在社會大環境下,以客觀的態度,去識別不同的事物的本質,善于運用工作方法、研究方法解決問題,站穩公正公平的立場,抨擊假丑惡現象,使之為國家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和平穩定的氛圍。
2017、12、13完稿上海嘉定
2017、12、13定稿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