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歸原主
寒冬過后,又一個溫暖明媚的春天到來了。
春季里,一只只輕盈的小燕子嘰嘰喳喳地鳴叫著,在索倫山腳下的農戶家里飛進飛出。奔涌不息的牤牛河滾滾流淌,河兩岸柳絲搖曳,綠草茵茵,野花綻放,到處彌散著沁人心脾的清新芳香。
大山里,黃燦燦的蒲公英花,白盈盈的櫻桃花,藍幽幽的馬蘭花,紅艷艷的桃花,紫歐歐的丁香花,滿坡滿嶺競相盛開。
大山外,河岸邊,壕溝旁,荒草甸,阡陌間,遍地是俏麗的黃,優雅的白,新穎的藍,耀眼的紅,幽深的紫……還有綠葉滿枝的楊柳,溫暖和煦的陽光,濕潤松軟的泥土,青翠碧綠的小草……,此時的鄉村大地,滿眼萬物復蘇,春意濃濃。
2001年春季的一天早晨,像往常一樣,我吃罷早飯,照例提前十多分鐘上班了。來到鄉政府二樓我辦公的204房間,我拿起塑料暖壺往不銹鋼杯里倒上一杯開水,晾了一會兒剛要喝,農業股股長尹長河就拿著《牤牛河鄉擴大棚菜面積實施方案》來請示匯報工作:“王鄉長,方案寫好了,你看行不?”我接過方案仔細地看了起來,邊看邊用碳素筆在方案上進行修改。修改完畢,語重心長地對尹長河說:“今年要是再擴大一千畝棚菜面積,這五個村的老百姓又能成倍地增加收入了。”“可不是嘛,我都算完賬了,棚菜畝效益是旱田的五倍還多。”尹長河剛說到這兒,信訪辦主任姜黎明突然推門闖了進來。看他緊鎖眉頭,滿臉不悅的樣子,我奇怪地問:“咋地啦?”“咳!又是群體上訪。”姜黎明情緒有些激動,看了我和尹長河一眼,接著說,“這不,一大清早我剛到辦公室,李學山就領著一伙兒村民找上門來了。他們這哪是上訪啊,明明是逼我。”“別著急,坐下慢慢說。”又有村民集體上訪,而且還是村支書領頭。我知道這事兒非同小可,立刻對農業股長尹長河說,“這個方案基本上可以了,你拿回去謄清后再給我,等我有空兒讓關鄉長看一眼再定稿。”“好!我知道了。”尹長河答應一聲,拿起方案轉身離開辦公室。
尹長河走后,我問姜黎明:“到底咋回事兒,看把你急成那樣。”“王鄉長,李學山也太不講理了,非得讓我領他們上訪。我要是不答應,他就領村民到市里去告狀。你說,他這不是要挾我嗎,哪有鄉干部領村民上訪的。”“李學山?要地?逼你領村民上訪?”姜黎明東一句,西一句,把我說糊涂了。見我一時沒明白,姜黎明只好無奈地說:“我把李學山和那伙兒村民都請到了二樓會議室,你去看看就明白了。”“好吧,那我就去看看。”
我跟著姜黎明來到二樓會議室,荒地村黨支部書記李學山和一伙兒村民正圍坐在圓桌前等我呢。
“王鄉長來了,這事兒就好辦了。”李學山見姜黎明把我找來了,高興得忽地站起身向我打招呼。會議室中央橢圓形會議桌一圈坐得滿滿的,足有十五六個村民,會議桌后面一圈椅子上還圍坐著二三十個村民。我一看,這陣勢可了不得。頓覺事態嚴重,驚訝地問李學山:“什么事兒呀,咋來這么多人?”李學山生怕我誤會,趕忙解釋:“王鄉長,你可別怪我。這回大伙兒都要來,我攔也攔不住。不過,請你放心,今兒個我領村民來上訪可不是無理取鬧,也不是針對你們鄉政府,主要是請你們幫個忙。”“請我們幫忙,幫什么忙?”我瞅著李學山問。“這些村民家里的小孩一直沒有口糧地,他們要把市政府占用的那塊地要回來,給小孩做口糧地。”
李學山解釋完,我頓時明白了,原來是這么回事,怪不得來這么多人上訪。姜黎明聽完也明白了,接著問李學山:“你說的那塊地是不是市政府農場。”姜黎明問完,一個叫何潤宏的老漢情緒特別激動,趕緊回答:“沒錯,就是市政府農場。市政府都占用40多年了,白用那片地,一分錢不給。這些年我們村新生的六十多個孩子一直沒有口糧地,不要回來他們吃什么。”
哦!是這么回事兒。我更加明白了,李學山領著這伙兒村民是想把市政府農場要回來。想到這,我又問:“市政府農場都建這么多年了,你們咋才想往回要呢?”何潤宏老漢回答:“王鄉長,你是不知道。十多年前,我當村支書時就張羅往回要過,可每次都被縣信訪局的人給搪了回來。”我不解地問:“他們為啥搪你?”“咳!這你還不明白,他們怕得罪市里唄。”“哦,怕得罪市里就不要了。”何潤宏老漢解釋完,我也有些激動,氣憤地說,“這事兒我知道了。不過,要想把那塊地要回來,還真得好好想想辦法。”“王鄉長!這么說你答應幫我們要地了。”我話音剛落,李學山特別興奮,忽地站了起來,對上訪的村民說,“鄉親們,這回可有希望了,咱們可得謝謝王鄉長。”李學山言畢,五六十個上訪村民也都呼啦一下站了起來,異口同聲地說:“謝謝王鄉長!”“謝謝王鄉長!”“這回我們可有希望了!”“這回我們可有希望了!”見他們高興得這樣,我顯得有些受寵若驚,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連連擺手讓上訪村民坐下,然后不緊不慢地說:“你們先別高興得太早,我覺得跟市里要地可沒那么簡單。剛才你們老書記不說了嗎,十多年前他就張羅要過。可縣信訪局為啥把他搪了回來?不就是怕得罪市里嗎。”
聽我這么一說,跟著上訪的村會計劉寶瑞連忙問:“王鄉長,你怕得罪市里不?”我滿不在乎地回答:“不怕。要怕,我就不管這事兒了。”劉寶瑞用驚訝的目光看著我,感激地說:“那可太謝謝你啦。”“你們先不用謝,我覺得這地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要回來。”劉寶瑞問:“那這么說,這地就要不回來了?”我說:“那倒不是。不過,這回要地可得事先合計好。怎么要?一定得有理有據,不能去這么多人都去要,七言八語跟著瞎吵吵。”“對!王鄉長說得有道理。”我剛說完,何潤宏老書記接過話茬,“咱們要地不是打群架,不能跟人家瞎吵吵,一定得做到有理有據。”“王鄉長,那你說應該咋要。”李學山著急地問。“我看應該這么辦。先讓姜黎明把你們反映的問題寫成一個書面報告,正式報送縣政府。然后由我牽頭,以鄉政府的名義去跟縣里和市里心平氣和地交涉。但千萬注意,既然我們這次是有組織有領導的要地,那咱們一定要做到文明上訪,不能跟縣里和市里胡鬧。”“王鄉長,你放心。這次上訪我們聽你的,你說咋辦就咋辦。”“對!王鄉長,我們決不能胡鬧。”沒等我說完,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等人就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帶頭表態。一看他們都做了保證,我接著說:“咱們要地不是打群架,以后上縣里或市里上訪不用去這么多人。你們選出三個村民代表,加上我,去四個人就行。”何潤宏聽完十分贊成:“王鄉長說得對,我們是應該選出幾個代表心平氣和地上訪。再不能像以前那樣了,去一幫人跟著瞎吵吵。”姜黎明是個急性子,何潤宏話音剛落,趕忙催促李學山:“李書記,趁著今兒個人齊,我看現在就應該把這三個代表選出來,以后不論上縣里還是上市里,就一直讓這三個代表跟著。”李學山立馬同意:“好啊!姜主任說得對,我們現在就把這三個代表選出來。”劉寶瑞聞言,十分信任地瞅著李學山,大聲說:“這還用選嗎。你是書記,你必須得參加。”說罷,又瞅了何潤宏一眼,誠懇地說,“潤宏大哥,你在村里當過多年書記,對這事兒最了解,你也得參加。”
我一聽,劉寶瑞說得很有道理,立刻贊成:“老會計說得對,新書記和老書記都得參加。”我剛說完,何潤宏瞅著劉寶瑞笑著說:“我和學山是應該參加,那你更得參加。”姜黎明心領神會,接著說:“我看行。一個現任書記,一個老書記,一個老會計,對村里的情況都了如指掌,由你們三個當代表最合適了。”說到這兒,姜黎明掃視一眼其他上訪村民,高聲問:“大伙兒說是不是?”“是。”“是。”“嘩——”會議室內立刻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我領著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乘坐一輛微型面包車去了縣信訪局。
縣信訪局局長曹慶斌見我這個分管信訪工作的副鄉長親自領村民來上訪,絲毫不敢怠慢,十分客氣地給我們一人倒了一杯白開水,讓我們坐下慢慢說。我從公文包里掏出姜黎明起草的《關于荒地村索要市政府農場的情況報告》遞給了曹慶斌,然后開門見山地說:“曹局長,你可別誤會。今兒個我領他們來,一不是縱容老百姓上訪,二不是給縣里出難題。我認為這事兒不解決,他們是不會拉倒的,肯定得上市里、省里、甚至去北京上訪。要是整到那個地步,恐怕就不好收拾了。具體情況我不多說了,你先看看這份報告就知道咋回事兒了。”
曹慶斌表情嚴肅地看了看我和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幾個人,拿起那份報告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看完,連忙答復:“王鄉長,這事兒我知道了。別著急,你們回去等著聽信兒吧,我會向縣領導和市政府反映的。”我感激地說:“那好吧,這事兒麻煩你費心了。如果有信兒了,需要介紹情況,我們隨叫隨到。”
半個多月過去了,一直沒有動靜。
荒地村書記李學山有些沉不住氣了,開始打電話問我:“王鄉長,有信兒沒?”我說:“沒信兒。這事兒不那么簡單,再等等。”撂下電話,我讓姜黎明問縣里有信兒沒。姜黎明隨即打電話追問,曹慶斌回答:“我已經把這件事兒向黃文洲副縣長匯報了,你們寫的那份報告也給市信訪局送去了,我也在等待答復。”姜黎明撂下電話向我作了匯報,我無奈地說:“那行,你告訴李學山一聲吧。”
又等了半個多月,還是沒信兒。
李學山又打電話追問姜黎明,姜黎明又追問縣信訪局。曹慶斌支支吾吾地說,縣信訪局正在跟市信訪局協調這件事兒,到底什么時候有結果他也不知道。
兩天以后,分管信訪工作的副縣長黃文洲給我打電話,要親自聽我們匯報。我趕緊領著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去了縣里。
我知道,黃文洲的辦公室就在縣政府三樓東側305房間。我們三人進樓后沒用打聽信兒,直奔305房間走去。一進辦公室,黃文洲穿著一身筆挺的藏藍色西裝,光著溜明錚亮的小腦袋,端著咖啡色的云釉茶盞,正坐在寬大的老板桌前品茶呢。“哦!來了。”見我身后跟著三個陌生人,黃文洲用戒備的眼神兒朝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三人瞅了一眼。我趕忙給李學山、何潤宏和劉寶瑞介紹:“這位就是分管信訪工作的黃縣長。”接著又指著李學山對黃文洲說,“這位就是荒地村書記。”介紹完李學山又指著何潤宏和劉寶瑞說,“他是村里的老書記,他是村會計。”“大伙兒都坐下吧。”黃文洲瞇縫著小眼睛,隨意地指了指辦公桌對面的一排沙發。我們幾個剛坐下,黃文洲的秘書小王和信訪局長曹慶斌推門走了進來。
小王從辦公室門后角柜上拿起暖瓶和白色釉面瓷杯,給我們四人和曹慶斌倒完茶水就出去了。這個時候,黃文洲才把手里的茶杯輕輕地放在桌子上,沖著我說:“清華,介紹一下情況吧。”我推辭道:“還是讓村干部說吧,他們比我說得更明白。”“好吧,那就讓村干部說。”黃文洲言畢,李學山趕緊把茶杯撂在茶幾上,簡單地介紹老百姓強烈要地的原因。李學山說完,何潤宏把市政府在四十多年前為啥建農場的前后經過說了一遍。緊接著,劉寶瑞把市政府農場占地畝數和改變農場用地用途簡要地作了說明。三人匯報完,黃文洲瞅了我一眼問:“你還有補充的沒?”我回答:“沒有了。基本情況就是這樣,更加詳細的情況都寫在上訪材料里了。”
黃文洲聽完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的匯報,眉頭頓時緊緊地擰在了一起,嘆了口氣說:“唉!照理說這地是應該往回要,可是你們不知道,由縣里出面還真不太好辦。”沒等黃文洲說完,我頓時明白了,趕忙說:“黃縣長,這事兒不用縣里出面,我們出面。”黃文洲聽罷,臉上立刻露出一絲奸笑,眨著一雙老鼠似的小眼睛,撓了撓完全謝頂的光禿禿腦袋,樂呵呵地說:“我也是這個意思。不過,我會讓縣信訪局配合你們。”曹慶斌立刻表態,沖著我和李學山說:“那好!就這么辦,需要我時你們盡管吱聲。”
在返回鄉里的路上,我和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在微型面包車里合計,明天就去市信訪局。一聽我要親自領他們到市里上訪,何潤宏擔心地問:“王鄉長,你不怕得罪市里呀?”我毫不在乎地說:“不怕。我一不貪污,二不占款,啥怕?再者說,我幫你們要地是理直氣壯的事兒,他們能把我咋地。”“好啊!你小子有種,不愧是俺們老百姓信得過的好官。”何潤宏老漢欽佩地夸了我一句。我又說:“不過,我是看透了,你們這地還真不好往回要。”何潤宏問:“為啥?”我帶著一股怨氣回答:“你想啊,咱們中國人封建家長制觀念多強啊。按照舊社會的規矩,官大一級壓死人。論上下級關系,這要是排輩兒的話,村委會是鄉政府的兒子,鄉政府是縣政府的兒子,縣政府是市政府的兒子。所以你想啊,兒子跟爹要地好使嗎?何況你們村里跟市里排輩,就是重孫子了。重孫子跟太爺要地那不更難。“王鄉長,你說得太對了,咱重孫子跟太爺要地是不容易。十多年前,我都領教過了,現在是官官相護,沒地方說理。他們表面上答應不說不辦,就是這么來回推葫蘆車(互相推諉),最后硬是把這事兒推黃。”看著何潤宏灰心喪氣的樣子,我也心灰意冷地,嘆了一口氣,說:“唉!推黃也沒辦法,終歸是小胳膊擰不過大腿。不過,我還是抱著一線希望,萬一你們要是遇到一個開明的好官呢,興許這地真就能要回來。”聽我這么一說,老會計劉寶瑞完全贊同:“王鄉長說得沒錯,我看這地能要回來。你看,咱們現在不就遇到了一個敢替老百姓說話的好官嗎。”李學山也信心十足,笑著說:“老會計,你說得對。我有預感,有王鄉長這個好官出面,這地肯定能要回來。”
第二天上午,我和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早早就來到了市信訪局。沒想到,得到的又是同樣的答復:“回去聽信兒,正在研究。”我一聽就明白了,市信訪局也在搪塞敷衍我們。只好氣憤地對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說:“走!我領你們上省信訪局。”李學山有些泄氣了,用懷疑的眼神兒瞅著我問:“省信訪局能管嗎?”我滿懷信心地回答:“我尋思要是讓省里知道這事兒,興許能好辦點兒。”
當天上午十點多鐘,我們把《關于荒地村索要市政府農場的情況報告》送到了省信訪局。省信訪局一位姓劉的女干部聽完我們的匯報,客氣地說:“我知道了,你們回去吧,等我們調查清楚之后再給你們答復。”
又過了一個多月,省里也沒有答復。
在這種情況下,荒地村老百姓不依不饒,連縣政府和市政府一起告,告到了省政府。我和姜黎明再三給縣政府打電話,懇請縣里幫助荒地村老百姓說句公道話,可黃文洲和曹慶斌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搪塞推諉,不給明確答復。沒有辦法,我一氣之下只好撒手不管了。雖然不管了,但還是怕憤怒的老百姓惹事兒,暗中叮囑李學山:“你們可以到省政府去上訪,但千萬不能胡來。一不能罵人,二不能打人,要據理力爭,把情況向省里說清楚。”李學山向我保證:“你放心,王鄉長,我不會讓鄉親們干傻事兒。”
幾天后,李學山帶領七八十個村民跑到省政府大門前,舉著寫有“還我土地”四個大字的紅色橫幅標語上訪,強烈要求阜陽市政府退還土地。這回省信訪局坐不住了,立即給市信訪局局長郎慧芬打電話,責成阜陽市盡快平息這起群體上訪案件。郎慧芬急忙帶人趕到現場,好說歹說把荒地村上訪群眾勸走,隨后立刻向市政府分管信訪工作的梁玉昆副市長匯報。梁玉昆一直被蒙在鼓里,這時才知道此事,趕緊向阜陽市委副書記陸興東匯報,研究如何處理。陸興東副書記壓根兒不知道還有這檔子事兒,立刻責成市委辦公廳主任許良輝配合市信訪局調查處理。許良輝不敢怠慢,親自詢問郎慧芬是怎么回事兒,為啥遲遲不給解決?郎慧芬一看市委陸興東副書記親自過問此事,知道再也瞞不住了,只好如實對許良輝說:“許主任,那我只好跟你說實話了。市政府辦公廳不想退還農場,我們在中間實在是為難。”哦!原來如此。跟郎慧芬通完電話,許良輝隨即將情況如實向陸興東副書記做了匯報。陸興東副書記只好親自協調,找副市長梁玉昆解決此事。
接到陸興東的電話,梁玉昆立即帶著郎慧芬開車來到了市委三樓陸興東的辦公室。幾個人一見面,郎慧芬匯報說,市政府農場這事兒她也說不清楚。究竟是哪一年占用的土地?為啥占用?有沒有批件?這些歷史檔案能不能查到?索倫山縣信訪局一直沒有明確答復。陸興東聽完一臉不悅,皺著眉頭氣憤地說:“真沒想到,你們信訪局和縣里竟然會這么敷衍了事。郎局長,這次荒地村老百姓上訪那可是民告官,這事兒要是鬧大了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更主要是,我們不解決好,省里也不會答應。所以你一定要認真對待,調查清楚,處理好這起群體訪。”
市委副書記陸興東親自過問荒地村要地這件事兒后,市、縣信訪局很快轉變了態度。兩天以后,曹慶斌突然打電話讓我去縣里共同研究此事。我領著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隨后去了縣里。見面后,曹慶斌立刻領著我們去縣土地局查檔案。我和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在縣土地局檔案室很快查到了批件。批件詳細地記錄了荒地村這片土地為何批給市政府做農場用地。
1957年,阜陽市政府組織人員在荒地村村西柳河溝岸邊開墾了六百五十畝荒地,建起一個農場。農場下屬一個生產隊,一個養雞場,一個養豬場。建農場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市委、市政府機關干部及家屬吃細糧問題。農場在柳河溝南岸開墾四百多畝水田種植水稻,在水田西側靠近公路旁的一百多畝地上蓋了兩趟房子,又建了養豬場和養雞場。每年到了春節前,市委和市政府的干部及家屬都分到大米、豬肉和雞蛋。
縣土地局的檔案資料和李濟民老人的回憶完全吻合。
原來,這六百五十畝地是李學山的父親李濟民親手辦的。47年前年,李濟民正好擔任荒地村黨支部書記。
1957年秋天,牤牛河公社黨委書記溫靜倫帶著秘書,騎自行車突然來到村里找他,一見面就說:“李書記,我上午接到縣委徐書記打來的電話,說市政府今年要建一個農場,打算跟我們公社要一塊地。我一合計,全公社數你們村荒地最多,離市政府又近,所以就來找你了。”李濟民聽溫靜倫這么一說,奔兒都沒打,爽快地答應:“這事兒好辦,俺們村西有一大片荒地,足有一千多畝,別說建一個農場,建兩個農場都夠用,你就讓市政府來建吧。”
市政府農場建成后,一直紅火興旺了好多年。每年,農場生產的大米、豬肉、雞蛋和白條雞源源不斷地用汽車運往市委、市政府機關大院,有效地解決了市直機關食堂及干部家屬細糧和副食品供應不足的難題。可是,誰都沒有想到,1966年冬,“文革”突然興起,各級領導干部和機關受沖擊,一部分干部被發配到農場勞動改造。從此,農場經濟效益大不如前,開始走下坡路。
改革開放后,大米、白面和豬肉、雞蛋等副食品極大豐富,什么都不缺了,農場頓時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市政府辦公廳立即將農場用地改變了用途。把六百多畝水田承包給個人,每年凈得一筆土地承包費。養豬場和養雞場也廢棄了,把養豬場扒掉,建起一座二層小樓改成了大酒店,承包給了個人。把養雞場改成了木器廠,承包給了個人。每年,市政府辦公廳把土地承包費、大酒店承包費和木器廠承包費統統變相作為福利待遇,給機關干部及家屬購買年貨。
為啥荒地村往回要地這么難呢?原來,市政府辦公廳主任胡邦仁百般阻攔,推三阻四,就是不退還。索倫山縣分管信訪工作的黃文洲副縣長怕得罪市里,不敢出面,只好和稀泥進行調解,想平息此事。
阜陽市委副書記陸興東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立即在索倫山縣政府三樓小會議室主持召開聯席會議,村、鄉、縣、市都派人參加。荒地村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三名代表,牤牛河鄉政府分管信訪工作的副鄉長王清華、信訪辦主任姜黎明,索倫山縣分管信訪工作的副縣長黃文洲,縣信訪局局長曹慶斌,縣土地局局長李俊達,市政府分管信訪工作的副市長梁玉昆,市政府辦公廳主任胡邦仁,市信訪局局長郎慧芬,市土地局局長魏建國。會上,市委副書記陸興東一臉嚴肅地說:“先研究土地確權問題。”市土地局局長魏建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如實作了書面答復——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四條規定: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定前,已建的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的建筑物、構筑物,不得重建、擴建。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批準,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法律責任如下:
一、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
二、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
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了市土地局的這個答復,市政府農場土地確權問題迎刃而解。參加聯席會議在場的所有人員,一個個都心知肚明。市政府農場占用的六百五十畝土地沒有任何爭議,毫無疑問地應該退還荒地村。不但應該退還土地,要是按照國家《土地管理法》追究法律責任,搞不好市政府辦公廳的有關領導還會受到行政處分。可是,會議開到這個緊要關頭,胡邦仁借故說有事兒,夾起公文包,悻悻地離開了會場。胡邦仁走后,大伙兒誰都明白,他是再也沒有理由推三阻四了,只好做無聲的默許,狼狽地退場。最后,由陸興東副書記主持召開的村、鄉、縣、市聯席會議作出如下決定:
一、市政府辦公廳無條件地將六百五十畝土地退還給荒地村。
二、農場地面上的建筑物由市政府辦公廳自行拆除,恢復土地原狀。
盡管是這樣,索倫山縣分管信訪工作的黃文洲副縣長還是不愿意出面。兩天后,縣政府將聯席會議作出的決定形成正式文件后,黃文洲給我打電話,讓我把縣政府收回市政府農場的文件送到市政府辦公廳。
第二天上午,我領著李學山、何潤宏、劉寶瑞,拿著縣政府收回市政府農場的紅頭文件,送到了市政府辦公廳,交給了胡邦仁。
一個禮拜后,胡邦仁領著兩個年輕干部開著小轎車,來到了牤牛河鄉政府,讓我陪著他去荒地村辦理退還農場土地的交接手續。在荒地村部會議室,胡邦仁和李學山雙方在退還市政府農場協議上正式簽字。我代表牤牛河鄉政府,作為見證人,也在退還市政府農場協議上簽了字。至此,市政府占用了47年的六百五十畝土地如數退還給荒地村。
胡邦仁走后,荒地村馬上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研究如何給全村六十一個沒有口糧地的小孩分地問題。會上,經過討論,最終決定:從市政府農場六百五十畝土地中,拿出六十一畝,分給六十一個小孩每人一畝口糧地。剩下的五百八十九畝,暫時作為村集體土地,由村里雇人耕種,收入歸集體所有。等以后村里再有新生孩子時,從這五百八十九畝耕地中再分給新生孩子口糧地。
作者本名:王興華(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
手機號碼:13889136083
通訊地址:沈陽市渾南區白塔河路57-58號2-3-2王興華收
郵政編碼:1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