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周榜第14期 | 藏在故事里,那些各種各樣的“情書”
《深港書評》10+1好書周榜(2018第14期)
深港書評
好書周榜
你的“情書” 寫給誰
閱讀,其實是閱讀各種“主義”的思想。本期書榜特別推薦的《光與暗的故事》就融合了不同樣式的“主義”。
正如劉晗所寫的那樣,十七位美國小說家以致敬霍普的方式寫下了十七封不同風格和主義的“情書”,因為繪畫大師愛德華·霍普是許多流派的代表。不管是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象征主義或形式主義,霍普都在其中。觀賞霍普的畫作,我們能看到故事;而在故事里,我們想像著人生。
現在的書籍越來越多元化,無論是榜單上的“貨幣史”,還是“唐詩宋詞”的解讀,抑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西游”故事,作者都能向讀者展現出獨特的視角和審美趣味。正如追求在簡單的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一樣,每一位寫作者也在豐富自己對于所研究領域的深度與廣度,結合時下的生活,又探索出種種意義。世界越來越多元,也越來越包容,于是我們讀到了各種各樣的“情書”。
(排名不分先后)
▼
《光與暗的故事》 (美)
勞倫斯·布洛克 編著 (美)
愛德華·霍普 繪
曹雷雨 劉洲 劉玉靜 譯
大方·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月
本書收入了17幅全彩的霍普繪畫+17個小說大師的短篇故事。 本書編著者、偵探小說大師勞倫斯·布洛克是愛德華·霍普的粉絲,他和同樣癡迷霍普畫作的電影導演希區柯克一樣,為霍普畫中深入骨髓的孤獨與寂寥所癡迷。布洛克因此邀請了16位美國當代最著名的暢銷小說家,連同他自己一起,為霍普的17幅最為人所知的畫作各寫了一個短篇小說,集結成了這本包含17個故事的小說集。
1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泥犁獄》
陳漸 著
紫焰傳媒·重慶出版社
2018年2月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實為八十一案,這些案環環相扣,連綿不絕,窮盡了人世間罪案的種類,案案直指人性深處的貪婪,自私與惡。作者以唐僧和孫悟空為原型,以及西游中的陰謀與詭案為核心,講述了大唐國何以延續289年的歷史絕密的故事。
《西游八十一案》系列叢書,今年還會出兩本:《西域列王紀》和《大唐梵天記》。是作者陳漸研究古典名著《西游記》多年,查遍史書典籍,刪改數十次的嘔心瀝血之作。
《歷史學是什么?》
(美)斯圖爾特·休斯 著
劉晗 譯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
2
本書從西方學術界對史學的學科特征的爭論入手,對其相關討論進行深入剖析,結合自身的研究經驗對其進行解讀,為人們深入了解歷史學及其未來提供了極具深度的文本。此外,文筆優美,頗具可讀性。
3
《鉛筆:設計與環境的歷史》
(美)亨利·波卓斯基 著
楊幼蘭 譯
啟真館·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8年3月
鉛筆,是涂鴉者的工具,代表思想以及創造力。鉛筆,又是孩子的玩具,象征自發與幼稚。鉛筆同時也是思想家、企劃者、繪圖員、建筑師、工程師等,傳達概念的短暫媒介。本書看似講述的是鉛筆的發展史,講述了鉛筆是如何從概念變成實物,又是如何不斷完善的。實際上,作者是試圖通過鉛筆這一看似簡單的物件來闡述工程技術的發生與發展的歷史,而且在講述鉛筆的故事的過程中,講述了人的歷史。
《貨幣里的中國史:
歷代錢幣的源流和圖釋》
任雙偉 著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8年1月
4
通過論述貨幣發展的歷史沿革,從側面呈現了歷史的另一種風貌,揭示歷代興衰的奧秘。書中囊括了歷代綱目貨幣的清晰彩圖,并附有詳細的闡釋,其中不乏諸多首次公開的考古發現與學術觀點,并立體地展示了古人的世俗生活,能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感與價值。
5
《艾約堡秘史》
張煒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8年1月
張煒具有突破意義的長篇力作。本書通過一個私營企業巨頭吞并風光旖旎的海濱沙岸的典型現代事件,聚焦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既高度依賴又相互糾結的尖銳現實,直指工業化城市化和資本膨脹過程中的公平與正義問題。著名作家張煒以高超精湛的語言藝術、層層遞進的敘事技巧、深接地氣的當下生活、復雜迥異的人物形象塑造在物質主義時代下的細微人情與生活。
《過剩時代的學習》
方柏林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2月
6
在信息過載、知識過剩的時代,學習已經不是貪多求大的過程,人腦也存認知負荷。學什么、不學什么當有所選擇。常用的知識要學會了放在大腦里面,另外一些知識應該放在世界上。通過設計思維, 將知識合理分布到頭腦中和世界上,減輕認知負荷,遠離“干貨綜合征”。作者方柏林是美國高校課程設計專業,本書從訓練學習思維、管理學習情緒、善用評價性測試、尋求終身學習之道等方面全面拆解,讓學習不再焦慮。
7
《傻瓜之光:
白癡和他的時代》
(德)博托·施特勞斯 著
何婧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2018年1月
生存于消費社會的人們變得越來越遲鈍,思考和感受能力也越來越差,人正在成為對歷史和現狀無知無覺的失憶之人,成為無思想無特性的人,成為不知快樂為何物的人。這本書是對當代社會這種現象的批判與反思。作者在此沒有設定目錄和章節,行文處處閃耀著智慧光芒。有評價說《傻瓜之光》中的觀點都是“言簡意賅的格言”。
《唐詩宋詞解:
詩為心聲,詞乃情物》
李劼 著
上海三聯書店
2018年1月
8
“詩為心聲”“詞乃情物”是著名文藝評論家李劼的審美宗旨,他解讀詩詞時提出的觀點是:個人的親歷、個人的感懷,才是意境的由來,才是審美的底蘊所在。所以本書展現了另一種唐詩宋詞的打開方式,不僅將王國維、陳寅恪、胡適之,還是龍榆生、施蟄存、錢鍾書的評論都拿來嚴苛審視一番,也還原了被歷史掩埋的華夏民族的人文精神。
9
《米開朗琪羅手稿》
(美)卡羅琳·沃恩 編
文心 譯
未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8年2月
米開朗琪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筑師。本書收錄了這位文藝復興巨匠的70幅素描、60余幅建筑草圖、近300封信件及77首詩歌。在橫跨半個多世紀的數百封信件匯聚成的時間之河中,我們可以看到米開朗琪羅跌宕起伏的一生和對藝術創作鍥而不舍的追求,同時也展現出了這位藝術大師不為人知的痛苦與孤獨。
《福柯:其思其人》
(法)保羅·韋納 著
趙文 譯
上河卓遠·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8年2月
10
福柯與韋納,一位哲學家,一位歷史學家,他們都是思想界的翹楚,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創造了“范式性”的范疇,他們兩人也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相伴而行、共同戰斗。在這部篇幅不大的書中,韋納為他的這位友人勾勒出了一幅生動鮮活的肖像,并嘗試著標出他的這位友人的理論戰場里那些重要的“場所”,甚至直言不諱地說出“福柯并不是你們所想的那樣”,以此方式重啟有關福柯思想遺產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