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十月文學獎揭曉 作家齊聚四川宜賓
原標題:文學大咖齊聚文化地標李莊 第14屆十月文學獎揭曉
第14屆“十月文學獎”頒獎儀式暨中國李莊第二屆十月文學周活動于4月12日至15日在四川宜賓的古鎮李莊舉行,全國40多名作家參加此次活動。余華、嚴歌岑、遲子建、任曉雯、胡弦、寧肯、劉慶邦、葉舟、馬原、紅柯等作家作品分別獲得中篇、長篇、短篇小說獎、散文獎、詩歌獎等獎項。作為擁有兩千多年歷史和抗戰文化中心之一的小鎮李莊,再一次受到全國文學界的密切關注。
頒獎典禮現場
30多年來,十月文學獎推出無數優秀作家
1981年,當代文壇最重要的綜合性文學雜志《十月》設立“十月文學獎”,從在《十月》、《十月·長篇小說》發表的全部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和報告文學作品中分體裁評出優秀作品。首屆“十月文學獎”于1981年在北京頒獎,2013年起設定為每年一屆,迄今已舉辦13屆。
30多年來,“十月文學獎”推出了一大批優秀作家、作品,王蒙、賈平凹、劉心武、莫言、海子、梁曉聲、馮驥才等眾多讀者耳熟能詳的作家和詩人,都有作品獲得“十月文學獎”。見證了新時期中國文學的成長,是當代文壇最重要的綜合性文學獎項之一。
歷屆獲獎作品中,中篇小說《黑駿馬》《北方的河》(張承志)、《綠化樹》(張賢亮)、《晚霞消失的時候》(禮平)、《高山下的花環》(李存葆)、《來來往往》(池莉)、《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永遠有多遠》(鐵凝)、《空鏡子》(萬方)《琴斷口》《涂自強的個人悲傷》(方方)《白楊木的春天》(呂新)等,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張潔)、《花園街五號》(李國文)、《雪城》(梁曉聲)、《北京人在紐約》(曹桂林)、《生死疲勞》(莫言)等,均成為同一時期的文學精品,至今被廣為傳誦,其中多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2015年12月,《十月》雜志社與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李莊古鎮確定為“十月文學獎”永久頒獎地。2016年11月,“中國李莊杯第13屆十月文學獎頒獎暨中國李莊首屆十月文學周活動”在李莊舉行。
作家齊聚李莊,感受歷史文化氛圍
從12日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占凡、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十月雜志主編陳東捷,四川作協主席阿來,作家寧慶民、馬原、劉慶邦、葉舟、胡性能等40多名作家紛紛來到李莊。在為期4天的活動中,作家們參觀了“大觀樓宜賓歷史文化名城展”、流杯池公園、李莊古鎮;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葉舟,作家馬原,翻譯家、詩人陳樹才,著名配音導演張震,十月雜志事業部主任、詩人谷禾等人分別走進宜賓的企業和校園,為宜賓的文學愛好者帶去詩的情懷。詩人、宜賓作協副主席楊角認為,在生存壓力日漸增大的當下,純文學離人們越來越遠。當代文壇具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文學獎項十月文學獎在這個時候選擇落戶李莊,《十月》很有眼光,李莊也很有眼光。李莊將繼抗戰之后,再一次成為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標。
除舉行中國李莊杯第14屆“十月文學獎”頒獎典禮外,“首屆李莊十月文學周”還分別舉行了三江人文大講壇、十月文學進校園、“把酒話酒都”宜賓建城2200周年座談會、詩歌和小說講座、十月作家居住地論壇等。
本屆文學獎獲獎名單如下:
新人獎:文珍 《暗紅色的云藏在黑暗里》;
特別獎:寧肯《中關村筆記》;
詩歌獎:胡弦《蝴蝶與北風》、樹才《嘆息》;
散文獎:劉慶邦《陪護母親日記》、余華《爸爸出差時》;
短篇小說獎: 遲子建《最短的白日》、葉舟《兄弟我》;
中篇小說獎: 馬原《谷神屋的貝瑪》、嚴歌苓《你觸碰了我》、胡性能《生死課》;
長篇小說獎:任曉雯《好人宋沒用》、紅柯《太陽深處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