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彝山的耀眼光芒 楚雄彝族自治州慶祝成立六十周年

成就展開幕式

千人同唱左腳調(姚翠云攝)

成就展現場

成就展現場

成就展展品

賽裝節(和新聞攝)

大地調色盤(黑興友攝)
作為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中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將于4月15日迎來60歲生日。4月2日至8日,楚雄州州委、州人民政府與北京民族文化宮聯合舉辦“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成就展”系列活動。
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于1958年,全州面積2.84萬平方公里,生活著漢、彝、傈僳、苗、傣、回、白、哈尼等8個世居民族,常住人口274.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95.63萬人,占總人口的36.2%,彝族人口77.01萬人,占總人口的29.1%。楚雄州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是滇中城市經濟圈的重要成員,也是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核心區之一,素有“東方人類故鄉”、“世界恐龍之鄉”、“中國彝族文化大觀園”的美譽。
改革開放40年來,千里彝山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歷史性變革。此次活動以“黨的光輝照彝鄉,彝鄉人民心向黨”為主題,通過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成就展、楚雄彝族文化成果暨彝族服裝服飾精品展、《中華彝學文庫·當代彝學叢書》暨大型紀錄片《中國彝族》首發式及出版發行學術研討會、楚雄彝族特色民族文藝展演等7項精彩紛呈的活動,充分展示楚雄州成立60年來的光輝歷程、璀璨的民族文化、獨有的自然資源,以及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
在浩如煙海的彝族文化寶庫中,彝族刺繡和服裝服飾是一朵耀眼的奇葩,是彝家人引以為傲的“指尖藝術”、“心靈花朵”。“博大精深 美在彝鄉”楚雄彝族文化成果暨彝繡、彝族服裝服飾精品展,精心準備了69套彝族服裝和90余個彝族繡片,為觀眾獻上了一場“探究彝族文化、欣賞彝繡技藝、感受彝風彝韻”的精彩民族文化盛宴。
彝族既有自己的語言,又有自己的文字。楚雄彝族的支系多達13個,涵蓋了全國彝族六大方言區。熱辣的彝族酒歌、感人肺腑的史詩傳唱、神奇古老的老虎笙歌、令人忘情的左腳舞、艷麗的彝繡服飾等,都在不斷展示出彝鄉的無限魅力。
近年來,楚雄州黨委、政府牽頭實施了《中國彝族通史》《中國彝族大百科全書》《彝族譜牒》《彝族畢摩經典譯注》等系列文化工程,得到了其他地區彝族同胞的積極響應,為系統化研究彝族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化展示彝族文化的輝煌燦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就展期間召開的大型彝族文化工程《中華彝族文庫》暨大型紀錄片《中國彝族》首發式及出版發行學術研討會,展示了楚雄為彝族傳統文化保護和研究作出的重要貢獻。
展覽期間,除了靜態展示外,展廳里還舉行“非遺”項目活態展示,來自彝州的民族民間藝人通過彝族民歌和特色樂器,讓觀眾充分領略傳統彝族文化的魅力。
(明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