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自遠古而來
野菜是春天里大自然饋贈給人們的最好禮物。
野菜的品種很多,且南北地各有特色,較為普遍的有薺菜、小蒜、馬蘭頭、枸杞頭、野蘆蒿、野芹、香椿頭、苜蓿頭、菊花腦等等。
薺菜,開春三月就在田間地頭冒了出來,所謂“三月三,薺菜賽金丹?!鞭r村的孩子喜歡結伴到田頭地邊去“挑”薺菜。薺菜性涼、味甘,有一股特有的清香味,有人說包餃子最好,我則以為薺菜春卷更是略勝一籌,薺菜焯過加上肉條兒、蛋皮、蝦籽,用春卷皮兒一卷,在油鍋里炸得黃黃的,松松的,脆脆的,那是打嘴巴也舍不得丟的。
薺菜直接炒著吃,味道也是透鮮。
歷代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們喜食薺菜者不乏其人,陸游寫過一首《食薺詩》:“小著鹽醯滋美味,微加姜桂發精神。風爐飲缽窮家話,妙絕何曾肯受人?!?/p>
小蒜,亦稱薤白,別名山蒜、野蒜。小蒜根色白,可入藥用,名苦藠。李時珍說:小蒜“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毙r候,母親每年春天都會到地里挖不少小蒜回來,洗凈,切碎用壇子腌起來,是做小菜吃的。吃稀飯時,從壇子里抓一把,特別吊胃口兒。小時候最愛吃蒸小蒜,淋上幾滴麻油,特別的香。鮮炒小蒜味道也好,爆炒時,如果能在里面打上雞蛋,其味道就更美了。白居易有《春寒》詩:“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蘇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痹娭械弥瓉砉湃艘彩橇晳T了就小蒜喝粥的。
馬蘭頭,菊科植物,莖直立,有時略帶紅色,表面粗糙,兩面有短毛,春天摘其嫩莖葉作蔬菜,稱馬蘭頭。現在不光是郊外田野上,就是街邊綠化帶也時有馬蘭頭冒出。馬蘭頭可以涼拌,也可以炒食,不僅味道鮮美,據說還有降血壓、清熱等功效。陸游《戲詠院中百草》詩中曰:“離離幽草自成叢,過眼兒童采擷空。不知馬蘭入晨俎,何似燕麥搖春風?”
蘆蒿,現在多為人工種植,長得一嶄一齊,青翠干凈,也比較嫩脆,但香味遠不如野生的。野生蘆蒿長短不一,莖稈偏紅。用蘆蒿炒咸肉是為一絕,有人說炒豆干比炒咸肉味道還要好,但我一直堅持蘆蒿炒咸肉更好些。果然是百人百味,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蘇東坡喜好蘆蒿(又名蔞蒿),在往汝州任職途中,他特地取道南京品嘗蘆蒿,他對這種香嫩鮮脆、具有清火化淤功能的野菜極為贊賞,曾賦詩云:“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p>
枸杞頭是枸杞的嫩芽,味微苦,據醫家說,枸杞有平肝明目作用。唐劉禹錫曾留下《枸杞井》詩:“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香泉樹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遠知一勺可延齡?!痹谠娎?,枸杞的葉、果、枝均有描述,且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枸杞頭的加工工藝十分簡單,用油鹽快速一炒就行了,也可以和切得極薄的豆干片同炒。不過,速度要快。涼拌枸杞頭,只需燙一下,拌以麻油醬油也十分可口,若是再加點香干,即可以上席了。
苜蓿頭,又名黃花頭兒。苜蓿頭既可以涼拌,也適合腌食,炒著吃也行。將黃花頭掐回來,直接拌鹽,用手輕揉數分鐘,逼去青汁,然后拌上麻油、醬油,用以佐粥,十分可口。用壇子腌上,封存一個多月,開壇時,黃花兒成黃色。色澤亮,味道鮮,是腌黃花頭兒的特征?!端臅r類要》里說:“凡苜蓿春食作干菜,至益人?!?/p>
野菜,自古以來,是人們的至愛,人們吃野菜,吃到的是那份野外春天的氣息,同時,也吃出了習俗,吃出了故鄉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