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劉勃舒:觀大展憶師恩
    來源:北京晚報 | 王海珍  2018年03月29日15:50

    劉勃舒(左)與徐慶平 玉素攝

    《奔馬》 劉勃舒

    “你看這馬,這骨骼,筆畫要用力勾,徐悲鴻老師當年手把手教過我。”在近日舉辦的“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chuàng)作大展”上,“徐悲鴻的關門弟子劉勃舒走近徐悲鴻的《奔馬》作品,開心地對夫人何韻蘭說。

    隨后,他又小步快走到《會師東京》作品前,指著獅子的線條、后腿、尾巴,說:“筆鋒剛勁、線條有力!這是最好的獅子!”

    這是2月27日出現在中國美術館內的一幕,彼時,徐悲鴻主題創(chuàng)作大展已經啟幕,北京早春的風,雖然還有一絲剪刀寒,但春意已暖。

    劉勃舒興致昂揚,更令他開心的是和徐悲鴻先生之子、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徐慶平的重逢,那一刻,二人緊緊相擁、十分動情。他們漫步在一幅幅作品前,認真仔細地觀摩著、交談著,還時不時向周圍的人分享他的觀后感。因身體不大好,劉勃舒近來很少參加公眾活動。何韻蘭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想要攙扶他,叮囑他走慢一點。劉勃舒卻仿佛全然忘記了自己已經年逾八旬。

    置身近百幅徐悲鴻的原作的中國美術館內,劉勃舒似乎一下子被時光拉回到了從前。

    江南貧俠與少年

    1947年,劉勃舒還是一個只有十二歲的少年。彼時的徐悲鴻,已經四十九歲了,擔任國立北平藝專學校校長。

    這一天,一封署名為“南昌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劉勃舒”的信,映入了他的眼簾。徐悲鴻給劉勃舒認真地寫了回信,又在少年劉勃舒的兩張作品上題了字,他在其中一張畫上題寫了“有美麗之遠景”,落款“悲鴻”,鈐上了“江南貧俠”印章;又在另一張畫上題寫了“此畫確有意味,悲鴻”,鈐章“江南布衣”。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貧俠”這一稱謂,是在徐悲鴻十二三歲時為自己起的,那時,他在家鄉(xiāng)隨父親學畫,閑暇時去茶館聽說書人說書,對替天行道、行俠仗義的英雄非常推崇。隨即以“江南貧俠”自喻。當他少年時代最喜愛的稱謂鈐在少年劉勃舒的畫作上時,兩個人的少年時期仿佛也有了某種交集。

    悲鴻門下 藝術傳承

    “……你好好讀完初中后即可應考國立北平藝專。假如三年后我仍掌北平藝專,我很希望你來校用功,那時候我必極愿親自指點你……”那封回信里的每一個句子,劉勃舒都倒背如流,這兩句話仿佛是少年前行的路標。他揣懷里焐熱了,每天都會覺得距離徐悲鴻更近了。

    1950年,劉勃舒初中畢業(yè),北上尋師。那天,當十五歲的劉伯舒背著行李卷兒出現在徐悲鴻家門口,敲開門,還沒自報家門,徐悲鴻便立即熱情地招呼道:

    “你是勃舒小弟吧?”

    徐悲鴻大笑著接過劉勃舒的行李卷兒,把他安頓在家中暫住。通信三年,名滿天下的大畫家徐悲鴻與15歲的劉勃舒第一次見面了。

    徐悲鴻的15歲呢?少年江南貧俠家鄉(xiāng)遭遇水災,田園荒蕪,生活無著,不得不跟著父親外出飄零,為人畫像,刻印章,寫春聯,風餐露宿落拓江湖,跑遍了無錫、常州、溧陽等地村鎮(zhèn)。15歲少年淋過雨,挨過餓,風餐露宿過,吃了多苦,也目睹了底層百姓生活的艱辛,心中燃起愛國憂民火焰。

    徐悲鴻流浪至溧陽這一年也是15歲,偶遇落拓不羈的舊知識分子曹鐵生,他見徐悲鴻勤奮好學,將自己收藏的多種歐洲藝術大師們的繪畫復制品贈給了徐悲鴻。少年時曾經幫助過他的那些人或許都已不在或者在生活中已經遠去,無以回報,但那份助人的豪俠心境依然還在,也或許,年逾五旬的徐悲鴻在15歲的劉勃舒身上看到了少年時的自己。

    第二年,年僅16歲的劉勃舒以優(yōu)異的成績如愿考上了中央美院國畫系。

    “每逢周末,徐老師都會讓我去他家里,去吃一頓好吃的,讓我在他家洗澡。廖師母的廚藝很好。”回憶如潮水漫上劉勃舒的心頭。豐盛的午餐之后,必是徐老師認真查看他作業(yè)的時候,徐老師囑咐他帶上一周所有的習作,一張張為其點評。少年劉勃舒在恩師的教誨下,繪技突飛猛進。而更讓他受益終身的是,老師從藝的嚴謹與認真。

    “要畫夠三千張速寫……”

    “要以真馬為師,了解馬的習性,熟悉馬的運動規(guī)律……”

    “要有自己的風格……”

    徐悲鴻諄諄教導,至今仿若還在耳邊。那個渾身閃動著熱情和勇氣寫信的少年經年努力,終有大成,不負恩師期許。

    徐悲鴻影響著劉勃舒的一生。劉勃舒最常用的一枚印章就是“悲鴻門下”。而他傾心致力于藝術人才的發(fā)現,對新人大力獎掖扶植,這也是傳承。

    美術館真跡前憶恩師

    1953年,徐悲鴻病逝,那一年,劉勃舒18歲。六年師生情誼,足夠一生去追憶。那天,83歲的劉勃舒置身恩師徐悲鴻作品的展廳時,半個多世紀前與恩師相處的點滴似乎像夜晚漂浮在湖面上的月光,回憶如漣漪泛起。他的情緒也如蕩秋千一樣,從初看畫作的興奮,再至靜靜地獨自一人坐在展廳內回味,經歷了一次潮汐般的情感激蕩。

    最能觸動劉勃舒的恐怕是與徐慶平教授大力相擁的瞬間吧。劉勃舒和徐慶平第一次見面時,劉勃舒是15歲英姿少年,徐慶平是童稚小孩。如今,兩人都已經是發(fā)如雪、鬢如霜。

    “我記得小時候,一睜眼,就看到父親披著衣服坐在窗下,他總是在那里伏案工作。”徐慶平說。

    “他走得太早了,太累、太操勞了。”劉勃舒說。

    兩個人唏噓著感嘆著,共同拼接著回憶里的徐悲鴻。

    “他喜歡和你們這一幫年輕的學生們在一起。”徐慶平說。

    “當年,我沒少去你家蹭飯、洗澡,師母還給我做衣服……”劉勃舒說。

    “哈哈,爸爸最喜歡你,你們是第一屆藝專轉大學,那些學生里面你最小,畫的也有靈氣。”徐慶平說。

    “想想也是有點遺憾的,劉勃舒和徐悲鴻通信三年,又跟著恩師三年,竟然沒有留下一張合影”。何韻蘭感慨萬千,“不過,也說明,那時候的人都很純粹,很簡單,不會想著與名人合影什么的。當然也是沒有想到徐老走得那么早,總覺得來日方長。”

    或許也是因為遺憾,而懷念更為綿長。

    繼承師德 設基金助學

    改變命運的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火苗,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次伸手,有時是一本書,對于劉勃舒而言,當然是徐悲鴻給他的那封回信。劉勃舒是幸運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劉勃舒這樣的幸運。

    如何能讓更多孩子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由于妻子何韻蘭常年關注兒童美育,他家中,常年成為全國各地一線美育老師的“集散地”,劉勃舒也開始在妻子的影響下去思考這個問題。

    2012年的春節(jié)剛過,劉勃舒偕妻子回了一趟江西永新老家。大年初二,家鄉(xiāng)有名人歸,全縣當貴客迎。劉勃舒深受感動。革命老區(qū)還是比較貧困,看到很多孩子初中畢業(yè)就得出去打工,很多有才情的人才就此埋沒,并沒有劉勃舒當年的幸運。

    劉勃舒決定為家鄉(xiāng)的孩子做點什么,他結合何韻蘭的經驗和想法,再三思量,決定在教育部基金會設“劉勃舒助教基金”,投入100萬人民幣,以永新為試點,獎勵敬業(yè)而貧困的音樂、美術、體育教師及希望小學相關設備的添購。

    “蓋學校容易,如果只在農村建個學校,留不住人還是個空殼。”何韻蘭說,“農村教育中最缺的音美體,原本是鼓勵學生興趣和自信,讓學習快樂起來的最好科目,也是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狀是因為不重視,報酬低留不住好教師。我們設立這一助教基金的目的就是為基層留住好的音樂、美術、體育教師,以后還會總結經驗推廣改進。”

    目前,劉勃舒助教基金已運作近四年,效果很明顯。受助人和單位都受到鼓勵,也有更多孩子受惠。

    徐悲鴻和劉勃舒都以畫馬著稱。徐悲鴻是劉勃舒的伯樂,劉勃舒也是很多年輕學子的伯樂。如今,他將殷殷關切投入到這份基金中去,期待有更多的伯樂去助力孩子們成長。

    這是對恩師徐悲鴻最好的緬懷和致敬。

    劉勃舒(1935-)徐悲鴻先生門下最年輕﹑也是最后一位弟子。1955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畢業(yè)。歷任中央美院國畫系副主任、中央美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國家畫院名譽院長、研究員。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精品99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9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精品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日韩经典|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91|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xxx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