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啟功先生
啟功
啟功駱芃芃為啟功刻過的一些常用印章
我說我刻得不好,他卻笑呵呵地說:“好啊,好啊,真是好,我喜歡。”不幾天,他讓人送來了一副對聯給我。我打開一看,驚喜萬分,啟先生親筆為我寫了一副對聯,上面蓋的就是我為他刻的那兩方印。后來那兩方印他一直用了將近10年之久。
每年的春節我都要去探望啟功先生,除了平日的造訪外,這幾乎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還記得2005年,啟功先生的情況比往年差了許多,節前就一直用靜點治療著。為了保障啟先生的健康,家屬幾乎不讓客人去探望,基本上都婉言謝絕了。那一天,下著蒙蒙的細雨,我趕到啟先生的家,他的親屬見是我就去通報了一下啟先生,我當時本來也想先回去,等他好些再來,可是家屬告訴我說啟先生要見我,我當時真是興奮不已。但當我見到他老人家時,我卻非常難過。啟先生重病在床,已不能坐起來,我們的整個談話他都是躺著和我說的。啟先生問起我的工作,我的生活。盡管他已氣力很弱,但頭腦仍舊異常清醒。那天我怕啟先生太累,坐了一會兒就起身告別。不知怎么了,我當時沒有馬上就走,我想再多看啟先生兩眼,于是就站在門口一直看著他久久沒有離去,而啟先生還以為我已經走了。萬萬沒想到,從那一天起我就再也沒有見到他。敬愛的啟功先生竟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啟功先生是當今的國學大師、書法巨匠。人品、學品、藝品都是有口皆碑的,正如他給北京師范大學寫的校訓一樣:“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啟先生不僅在他的學業領域里做得非常出色,而且他還十分注重對年輕人的關心和培養,在這一點上我有著深切的體會。
我認識啟功先生是在1980年。那一年,我剛到榮寶齋做一名書法篆刻的練習生。啟功先生當時經常去榮寶齋,出于這樣的原因,我有幸認識了啟功先生。啟先生給我的印象除了大家都熟悉的大家風范以外,更深刻的就是平易近人、詼諧幽默。在和啟功先生的接觸中,他非常關心我的進步和成長。為了激勵我的進步,他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讓我為他刻印,而且刻完了他真的使用,一用就是幾年。其實我深知我那時刻得并不好,只是啟先生為了鼓勵我罷了。記得有一次他讓我刻“啟予手”和“功在禹下”兩方印。我說我刻得不好,他卻笑呵呵地說:“好啊,好啊,真是好,我喜歡。”不幾天,他讓人送來了一副對聯給我。我打開一看,驚喜萬分,啟先生親筆為我寫了一副對聯,上面蓋的就是我為他刻的那兩方印。后來那兩方印他一直用了將近10年之久(見圖)。
啟先生在評價我的印時,從不直接指出好與壞,而總是循循善誘。記得有一次他看完我的印說,刻印的人一定要多寫篆字,他說“漢碑額”是最有效地將書法和篆刻結合在一起的字體,他建議我要多寫。啟先生對我藝術上的指導,令我終身受益。
讓我最最難忘的是,啟功先生是我加入西泠印社的介紹人之一。2000年的一天,我去看望啟先生,談起西泠印社的事,他突然問我,你是不是社員,我說我還不是。啟先生問為什么?我說我沒有寫申請,并且也沒找介紹人。啟先生說,我來做你的介紹人吧,隨即他鄭重地用毛筆為我寫了一封推薦信。見到啟先生如此關愛我們這些晚輩,我當時的眼淚奪眶而出。啟先生呀,您日理萬機,還不忘惦念我們晚輩這些細小的事,讓我如何承受得起!
啟功先生,中國當代最偉大的國學家、藝術家,他不僅是我的恩師,同時也是我藝術成長道路上的恩人。他永遠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效仿的楷模。我要用我最誠摯的心、我的行動,去悼念啟功先生,并祈福他老人家快樂、天安。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