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產業鏈的競合與優化
新技術的涌現和新的經濟、市場因素的介入,使我國的網絡文學不斷突破原有的發展模式。在經歷行業洗牌和運作邏輯解構之后,產業增值的各環節開始被重新定義,網絡文學不止于“線上書寫”,而逐漸演化為涉及圖書、影視、游戲、動漫、演藝等文化領域,貫通閱讀平臺、線下出版、衍生品開發等許多環節,成為一個用戶規模超3億的文化產業門類。于是,“產業鏈”這個與“文學”相距甚遠的概念,便成為推動或制衡網絡文學行業的重要論題。
首先,文化資本的商業裂變、政府規制的政策引領、企業的內源性市場調適和技術的創新驅動,引發了網絡文學產業鏈的績效競合。文化資本在極富衍生能力的網絡文學創意和強滲透性的網絡文學傳播影響力的支撐下,不斷進行商業裂變,使網絡文學與大眾娛樂文化業態形成關聯。政府通過制定投融資政策、改善版權環境、設計行業制度,為網絡文學與相關行業產業鏈的融通與競合提供了規制性的驅動與引領。網絡文學及其周邊企業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保持競爭優勢,需要對自身商業模式進行適應性的變革與創新,這為網絡文學產業鏈的競合不斷進行市場化探索提供了機遇,也為引領或倒逼其他企業整合網絡文學產業鏈資源創造了條件。技術創新是網絡文學產業鏈整合的觸發器,在對企業發出創新產品和經營模式的信號、促進企業整合產業資源的同時,打通了不同產業間的壁壘,使相關產業的交叉性擴張成為可能。
其次,網絡文學產業鏈的競合效帶來行業邊界擴大、企業結構關系轉變、內容生產要素提升和新業務增長點的形成。隨著產業鏈各要素在動態市場環境中博弈關系的加劇,網絡文學業態與周邊行業在技術、業務、管理和市場經營領域的聯系日漸增強,網絡文學的產業觸角已滲透至網絡文學內容平臺運營、無線客戶端產品生產、線下出版運營、內容版權經紀、影視投資制作、游戲改編授權、動漫投資制作、戲劇投資制作、小說衍生品開發、廣告代理等多個產業環節。產業鏈競合還讓網絡文學內容與市場資本在更大范圍里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強化了泛娛樂領域產品、業務、渠道、售后等方面的關聯,原先疏遠的企業轉變了相互關聯的合作者或競爭者。與此同時,網絡文學產業鏈的競合帶動了產品附加值水平的提升,強化了產業鏈的“粘性效應”,讓優質內容資源成為支持影視、游戲、動漫等的產業鏈條,撬動更大的產業價值的利器,給網絡文學企業拓展作品生命價值、延伸商業周期、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創造了市場機遇。
再者,產業鏈競合效應規制的產業優化,期待我們重視精品化生產,建立協調性管理體系,發展產業協作配套服務業務,以保持產業鏈的創新活力。一是以內容為源頭,重視精品化作品生產,借助政策、市場、知識精英、寫手和受眾的力量,創作與推介精品力作,把創作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不斷推出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相統一的作品,加大對優秀作品的獎勵扶持力度,讓文學精品成為凝聚網絡文學產業鏈上下游各種業態的價值支撐。二是建立協調性的業態機制,創新跨產業管理,為網絡文學產業鏈競合提供制度保障。在堅持公平、公正、開放的基礎上,遵循市場規律達成資源的高效配置,建立融合型的泛娛樂產業協調機制,加快產業信息披露,簡化跨行業運營的審批機制,及時調整不適應產業鏈競合的泛娛樂產業管理體制,實行網絡文學跨產業、跨媒介甚至跨文化管理,這樣才能確保在協調機制最優化中實現產業鏈績效的最大化。三是發展行業協作配套業務,建立中介服務體系,完善網絡文學產業鏈競合的市場環境,重視版權經紀、IP孵化、IP創業輔助、IP價值評估、品牌形象授權、衍生品運營、改編作品的完工擔保等網絡文學產業鏈上的“輔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