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
這是一個聽來的故事。
清末民初,桃源村方圓五十里人家常遭土匪搶掠。官兵奉命圍剿,土匪躲進山里,官兵撤退,土匪又卷土重來。
鄉民暗推桃源村的吳大為領頭保一方平安。吳想到慘死土匪刀下的冤魂,望著鄉民乞求的目光,終于答應。
吳大為略施小計,跟蹤,伏擊……土匪揾食處處碰壁,損兵折將,匪首劉大力揚言要生埋吳大為。
最終,吳大為與官兵里應外合,切斷土匪進山退路。他帶領兄弟在山谷與土匪搏殺……活捉劉大力。
鄉民拍手稱快。
吳大為剿匪有功,官府嘉獎,入城為官,加封牧場。
劉大力的弟弟劉大虎僥幸逃脫。聽說他到五臺山學武去了。
那天,縣城為官的吳大為出巡。
“大膽,竟敢攔截本官去路。”吳大為掀開轎簾,冷喝道。
“大爺報仇來了!”蒙面人揮了揮寒光閃閃的大刀。
“何出此言?”吳大為的心沉了一下,他的記憶在搜索。
蒙面人用手狠狠一揭,把黑色的面紗扔到地上。望著滿臉橫肉,眼露兇光的臉,吳大為終于想起,喝道:“漏網之匪劉大虎!還不束手就擒,隨我回府伏罪!”
“呸!”劉大虎吐口水,右手一揮,路旁樹叢又竄出十幾個蒙面人。
“拿下!”吳大為急忙下令。
雙方刀槍相加,一場殊死之戰。吳大為終寡不敵眾,傷重不治。
吳小為回鄉料理父親后事。突然,門外傳來嘈雜腳步聲,吳感不妙,忙叫兒子從后門逃走:“想活命,就快走!”吳小為撲向大門又猛回頭:“記住,為爹爺報仇!”
門被撞開。吳小為倒在血泊中……
“捉住他!”“別讓那小子跑了!”村里雞飛狗走,追殺聲響成一片。
三婆正在堂前紡麻織布,一個八、九歲的孩子突然驚慌地跑到她面前。見三婆不語,孩子轉身拔腿便跑。這時,追殺聲漸近。“快回!”三婆焦急劃手示意“你不熟路……”
三婆掀起長裙,推小孩趴在兩腿之間。若無其事繼續紡麻織布。
“見到小子嗎?”追來的土匪問。三婆搖頭。“窩藏者斬!”一個領頭的惡狠狠地說,“搜!”……
村中長老得知這孩子是吳家的,就秘密商議如何送其出門。陸路設卡搜查肯定不行,唯有走水路。二爺說了個迫不得已的想法。
打早,一隊滿載上百大籮筐木炭的竹排,沿曹江河順流而下。“前面碼頭檢查,怎辦?”撐渡的問。坐陣的二爺想了一下:“靠岸!”竹排還未停穩,一隊人馬手執長矛大刀跳過來。
一筐筐翻倒的木炭,長矛亂刺……突然,烏云密布,雷聲大作,一場大雨隨即而來。搜查的人只好抱頭上岸。
大雨宣布搜查收場,竹排又徐徐駛向江心。原封不動未遭矛刺的炭筐僅剩一筐……
吳作為回家匆匆拜別親人,馬不停蹄地踏上離家逃命的漫漫路。
山稔花開了八回。 那天,山高皇帝遠的土匪根據地古柳村來了個小青年,他要投靠劉大虎學武。劉不允,又喚狼狗驅趕,只見小青年先躲閃,后撲打,幾回合就把狼狗打翻在地,汪汪狂叫……
“好身手!”劉大虎站起身輕拍兩下手掌,“留下吧。”“阿仇謝師傅!”小青年邊說邊下跪。
阿仇勤快,又有功底,劉大虎挺賞識他,時常教他武藝。
那天,劉大虎酒足飯飽。阿仇說:“師傅,演下絕活,開開眼界吧。”劉大虎拍著腆起的肚子得意地點點頭。他脫下汗衫束好腰帶,隨即一條粗長的麻繩,把其牢牢捆住。只見他深呼吸,猛發力往下蹲,麻繩立刻斷成十幾節。又用鐵線捆綁,他身上僅留下蚯蚓般的條條紅印。
觀者叫喊,鼓掌。
阿仇說:“師傅,堅硬的鐵線和粗韌的麻繩都能斷,竹篾未必!”
劉大虎雖未試過斷篾,他覺得竹篾又薄又脆,易斷。加上阿仇的激將,劉大虎又怎肯示弱。一會,十幾條長長的竹篾把劉大虎綁得嚴嚴實實。奇怪的是,發力后竹篾不但未斷,反而陷入皮肉之中,鮮紅的血立刻滲出,他越用功力,竹篾就陷得越深。
劉大虎臉色鐵青,閉目咬牙:“還不快快松綁!”保鏢正要上前,阿仇拔刀阻擋,“待我替爹爺報仇!”他盯著劉大虎,舞刀的樣子有幾分像他爺。
“何人?”劉大虎自知上當。
“吳大為之孫吳作為。”阿仇挺胸揚臉。
劉大虎瞪眼狂笑,聲嘶力竭:“混蛋,我是你老豆,還不快快松綁!”
“死到臨頭,還侮辱我娘!看劍!”阿仇揮劍正要刺去,幾十個土匪圍了上來。“我要劉匪人頭,誰不想死,閃開!”土匪互相望了望,開始退后。
劉大虎絕望。他仰天長嘆:“報應”。然后,猛發功力,一塊竹篾便斷其喉……
吳作為向母親問身世。母親不答,只是暗暗落淚。后來,他從旁人嘴里得知,母親曾被劉大虎強搶上山……
從此,山里又恢復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