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貌呈現女性文學成就
性別平等觀念的覺醒,是世界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伴隨這一觀念的啟蒙乃至深入人心,20世紀末以來,性別研究視角在諸多人文領域催發了深刻的思考。近30年來,一批學者著力于從中國文學創作經驗中發掘性別文化內涵,積累豐厚的研究成果。受訪學者表示,未來還需在中國女性文學史料的打撈以及基于此的基礎理論建設上繼續努力。
尋找被遮蔽的女性文學
中國女性文學創作歷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已經出現女性創作。然而,在傳統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敘事中,女性作家的身影卻很少出現。在受訪學者看來,盡管時代的局限性使得古代女性創作成就確實難以與男性作家相比,然而,女性文學創作在文學史書寫中并不應被忽略。
19世紀末20世紀初,思想文化界的啟蒙思潮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直接影響研究者對中國古代文學的重新認識。據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喬以鋼介紹,清末民初的施淑儀最早以《閨閣詩人征略》著錄了清代順治至光緒年間1262名女詩人的生平和創作。此后,1916年謝無量的《中國婦女文學史》、1930年譚正璧的《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初步理出中國古代女性文學創作活動的歷史線索。
20世紀是中國女性爭取并獲得徹底解放的世紀,女性作家們也得以充分綻放她們的文學風采。20世紀初女性文學的轉型更是中國文學自古典向現代變革大潮中的一朵閃亮的浪花。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郭延禮認為,這一時期女性小說家群、女性翻譯文學家群、女性政論文學家群等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文學史意義,標志著創作主體由閨秀嬗變為第一代知識女性,為“五四”女性小說家的成長奠定了基礎,創作文體由單一的詩詞走向多元。
現代女性文學產生的社會條件已與古代不可同日而語,更加顯示出與時俱進的風貌。“最首要的是,她們從之前的‘坐家才女’真正成為有社會意義的‘女作家’,而且現代女性文學在對性別問題的思考與寫作呈現得更深遠。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對女性出走和勝利之后的問題;40年代性別在政治群體內部的問題;八九十年代對尋找與確認自我、解構男權話語的問題;21世紀后對日常生活、自然主義、生態主義、城鄉變遷中的新倫理,尤其是對少數人權益的人文關懷的書寫等等,現當代女性寫作在觀念、審美、敘事話語上,顯示出與時代同行的風采。”廈門大學教授林丹婭告訴記者。
性別視角與中國女性文學研究
中國女性文學研究讓千百年中國女性文學活動的歷史面貌逐漸得以呈現。尤為林丹婭稱道的是,葉嘉瑩教授對古代女性詩詞創作的研究成果,體現出典范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性別”作為人文學術的一個有效范疇,在文學領域得到廣泛的實踐。“女性創作在新的文學觀念和性別平等的理念下得到重新審視,30多年來,女性文學研究取得了明顯進展。”喬以鋼介紹說,除了20世紀上半葉的幾部中國古代女性文學史著,現當代方面的史著主要有1995年出版的盛英主編《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
“性別研究理論與視角,彌補了之前文學批評與研究中的理論盲點,不僅在文學創造與文本解讀上產生影響,對研究結構與學術導向也產生了明顯的作用。”林丹婭舉例說,從性別研究視角來看,正是女性意識的覺醒促動女性自我表達,在此前提下,藝術個性才得到充分的體現與張揚。女性所具有的獨特的生命體驗、生存感受、生活方式、思維形態乃至審美經驗等,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豐富了文學的表現力與審美元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應用于文學研究中的性別理論層出不窮。如存在女性主義、馬克思女性主義、生態女性主義、大眾文化女性主義、后現代女性主義等。
構建中國女性文學譜系
與此同時,不少學人針對女性文學研究實踐中存在的不足做出了自覺的反思。一些研究者清醒地意識到女性文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還有待解決。林丹婭等學者提出,中國女性文學的研究一直以來比較重視對西方理論的引進與運用,較少從中國文學傳統或文學經典中去尋找和挖掘資源。
“對于理論建設來說,自然不能脫離中國女性文學創作的實際。”喬以鋼認為,更為基礎的工作是,需要發掘和清理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女性與文學活動發生的多樣關聯,嘗試建立比較豐富的原始文獻資料庫。盡管以往已經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比如對明清時期女性文學活動資料的發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總體而言,尚未形成相對完整的中國女性文學譜系。
這種狀況無疑給女性文學史研究以及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女性文學理論建設帶來很大制約。基于此,喬以鋼作為首席專家承擔了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女性文學大系》(先秦至今)及女性文學史研究”。“所謂譜系,強調了考察對象之間的關聯和秩序,體現了研究者對文學文本之系統性的構建。譜系的建立需要以客觀存在的歷史文獻為前提,但它的呈現不僅僅是史料的網羅。”喬以鋼告訴記者,就中國女性文學譜系的考察和構建的開展來說,重要的是努力做到性別視角與較高水準的文學審美判斷相結合,歷史地把握不同時代的女性創作;在盡可能全面搜集材料的基礎上,選取各時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優秀文本,展現古往今來中國女性文學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通過廣泛、深入的考察,在歷史的脈絡中勾勒女性文學的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