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藍田遺夢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阮以敏  2018年03月08日11:56

    趁著冬日暖陽的周末,三五同窗好友邀約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杉洋相會,探尋古鎮厚重的文化歷史和濃郁的人文氣息。

    杉洋舊稱藍田,宋李廷芳《望江南?藍田十詠》贊曰:“藍田好,仙路入桃源,秀水一條銀帶繞,奇峰四面玉屏環,人在洞中天;待客到,指點問青田,余族只今丞相裔,李家原是帝王孫,唐末避仙村。”這小小山村,自唐以來,各族及后裔竟出過2位狀元、3位尚書、90多位進士、200多位朝廷命官,曾與王安石、歐陽修、朱熹等歷史名人有過千絲萬縷的關聯。特別是理學宗師朱熹曾兩度到藍田書院講學,先賢文化奠定、影響、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古鎮后人。這上院(禪林祠)、下院(鳳林祠)、藍田書院,聯珠祠、彭氏宗祠、余氏總祠,無不昭示著昨日的輝煌與今日的榮耀。

    有幸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古鎮的中學工作、生活了五年,自然感受了這座千年古鎮文化底蘊的深厚,也體驗到了四姓八境聚族而居的復雜。雖然當時對古文化的保護不怎么重視,但還是親眼目睹了古鎮文化挖掘和保護先驅者,余理民先生的癡迷和赤誠。他是名村醫,又喜歡考古,對古鎮文化了如指掌,談起來是眉飛色舞,如數家珍,可惜時人理解他的不多。不到而立之年的我,也是了無興趣。記起的,只有一次,不知道他從哪兒搗鼓來了幾塊石片、瓦片,興奮地告訴我:“由此考證可見,杉洋殷商時期就有先民居住。”他那純正的杉洋方言,宏亮爽朗的笑聲,言猶在耳。理民先生還特別關心教育,行醫之余,經常光顧校園,談談校風聊聊學風。有一年,學校開田徑運動會,他專門買了許多塑料皮筆記本,獎勵給寫報道的小記者,扉頁上用毛筆字工工整整地寫著:“古田十二中田徑運動會小記者紀念”落款簽上自己的名字。也送我一本,所以才記憶猶新。老人駕鶴西去后,成果散落,畢生研究有文字留存的卻是不多。成書的,只有和清華大學人類學教授張小軍合著的《福建杉洋村落碑銘》。好在近年來古鎮鄉賢李揚強先生潛心研究,挖掘整理,編著《藍田古文化》《藍田引月》,成為研究古鎮文化的第一手翔實資料。如今想來,當年沒有拜余先生為師,實為人生一大遺憾。

    想當初,來到校園綠樹濃蔭的古鎮中學工作,很是愜意。兩棵高大的梧桐樹,遮住了教學樓前的操場,常在樹蔭下集會、訓話。一條小水渠橫穿校園,師生們常在這兒洗衣服。水渠邊栽種著柳樹、杉樹、紫竹等等。春天里,柳絮在空中飛舞,飄落水中,隨波而去,別有情趣。水渠上的石拱橋有兩排石板條,既做欄桿,也是休息之所。教師們茶余飯后常坐在這兒或交流探討或閑聊八卦。晚風中,夜來香、梔子花香沁人心脾。這小橋流水,楊柳依依,竊竊私語,一幅動態的水墨畫,令人終生難忘。

    躊躇滿志的我,決意扎根古鎮。在學校埋頭苦干教書育人,工作奮斗五年,做到了副校長職位。恰是年輕氣盛,大有干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可惜一紙調令而揮別,未能更上一層樓,繼續為古鎮增光添彩!

    這些年,古鎮的藍田書院,因鄉賢余云輝博士捐資仿古重建并大力推動,通過辦講壇、講國學、練武術而名聲大噪,成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面對魁星閣前清邑人李捷英《題藍田書院》石刻:“環列諸山道遠青,當年夫子日談經。尚余墨跡香千里,夜夜光搖北斗星。”不禁感慨一代宗師朱熹當年“避難”藍田書院講學的情景,19歲中進士,成為朝廷命官,晚年流離失所,到這偏僻鄉村書院,一如既往興教講學、著書立說,這需要何等的心境?終成理學集大成者,成為“在中國歷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瞻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可與倫比。”(國學大師錢穆語)其弘揚的理學思想,千百年來一直為歷朝歷代所推崇。

    看到藍田書院內國學老師正給學童們講授《說文解字》,不自覺吟誦起去年創作的一首歌詞《古鎮杉洋》:

    “三陽開泰,龍舞溪畔好村莊。宗師朱子過化地,先民生息自殷商。蟬林祠的積雪,鳳林祠的晚霞,藍田八景美名揚。八角樓,百廿間,龍潭亭外水潺潺。旖旎風光,白溪草場,看不完天蒼野茫。月爿井里故事多,文化名鎮淵遠長。時光荏苒,家國情懷永不忘。

    八境同安,象峰山下是故鄉。文臣武將狀元第,始祖肇基在盛唐。橫街頭的熱鬧,城墻頭的古老,后街石巷通四方。文昌閣,鄉約堂,藍田書院聲瑯瑯。攬勝探險,三井龍潭,道不盡山高水長。引月池旁神思遠,后門洋上稻谷香。歲月流轉,時代夢想共唱響。”

    歌詞雖然對古鎮萬象多有涉及,但還是不能包羅萬有,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無法企及。聽著穿漢服的學童們朗朗書聲,激發了我重上講臺啟蒙學子的欲望,流連三圈,欲言又止,終是不忍打擾而悄悄退出學堂。

    今次,再度漫步古鎮的小石巷,歲月的滄桑也布滿了我們的臉龐,和這古鎮的蒼涼寂寞惺惺相惜。即便是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庚戌科狀元余復的祖居,也是一片煙塵。行走江湖多年,不論是讓塵土飛揚的人,還是塵土滿面的人,都是揮手一瞬間,終究要歸于平靜。正所謂:這世間繁華三千,不及你一面歡顏。

    也許,人生就是如此,少走了彎路,便錯過了風景。讀懂了寂寞,也就讀懂了繁華。有夢的地方,終有正果。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网站|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2020国产欧洲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