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委員:致力創作主旋律作品
2013年入伍前,就曾執導過《少年毛澤東》《青年毛澤東》《湘江北去》等影片的陳力,導演事業一直和英雄軍隊、紅色歷史有著不解之緣。
“專注于拍攝革命歷史題材影片,是因為對紅色歷史了解越多,就越感受到現在的生活特別幸福,就想通過歷史的回溯、鏡頭的講述,讓更多的人去體悟歷史、珍惜現在,不忘初心。”
也因此,曾多次獲得國際國內電影和電視大獎的陳力幾次受到八一電影制片廠的邀請。但有著濃厚“軍人情結”的陳力卻沒有貿然接受,她希望自己有更過硬的作品來匹配這身軍裝,直到她與八一電影制片廠合作,拍出了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的主旋律影片《愛在廊橋》。
來到部隊后不久,陳力很快就拍出力作《周恩來的四個晝夜》。“那次拍攝,我們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伯延村采訪了四個月,跟老鄉們同吃同住。親歷過那段歷史的老人們流著淚給我們講述當年周總理在那里的四天四夜,這對我們每個創作者都是一次靈魂的凈化。”拍了這部作品后,她覺得僅表現周總理的四個晝夜還不夠,所以就有了電視劇《海棠依舊》,播出后引起熱烈反響。
2016年拍攝《血戰湘江》是她首次執導戰爭片,為了力求真實地展現當年悲壯的湘江血戰,拍攝戰爭場面時使用了炸藥、油料,沒有過多依靠電腦特技。“很多觀眾看了片子后的感受是震撼慘烈、熱血沸騰。拍攝時,我被革命先烈的英勇悲壯所震撼,腦子里反復閃現的詞就是‘血性’!”陳力動情地說。
“影視作品應當肩負起傳播文化自信的使命。”陳力委員認為,主旋律作品創作是否成功、能否打動人心,關鍵在于是否對自身文化理想和文化價值有高度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