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強軍文化的新氣象
文藝反映生活,歌聲里流淌著時代精神。
多年來,中央軍委慰問駐京部隊老干部迎新春文藝演出,一直是中國文化舞臺在年終歲尾之際的一件盛事。這臺綜合性的文藝演出,深情傳遞著中央軍委對部隊廣大老干部的濃濃祝福,也讓人們領略到人民軍隊取得的最新成就和廣大官兵的精神風貌。其鮮明的主題意蘊和精湛的藝術水準,歷來備受人們關注。
特別是,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也是決勝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2020年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特殊的時間節點、宏闊的時代背景、豐富的強軍實踐,都讓這臺晚會所表達的主題、呈現的內容、傳遞的信息等,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中國新時代,跟著你初心不改。中國新時代,跟著你開創未來。中國新時代,奮進在我們這一代。中國新時代,奮斗幸福來”,演出在序曲《奮進新時代》中拉開帷幕。“新時代”這個關鍵詞,在激情豪邁的旋律中濃墨重彩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并成為這臺演出的重要主題意蘊。
黨的十九大以來,“新時代”這一具有深刻內涵的歷史概括,讓人們對國家民族的美好未來充滿期待,也讓人們在內心深處平添了更多的歷史感。時間似乎總是悄無聲息地從我們身邊流過,而真正有歷史感的人,則能敏銳地感觸到它在天地萬物間劃過的聲音,在似水年華中留下的光澤,繼而激蕩起對生命的感悟,對時代的體察和對未來的熱情期待。今天,當“新時代”的坐標深深鐫刻于史冊的時候,我們如此清晰感受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有力的心跳,如此清晰感受到浩浩蕩蕩的時代大潮在人們心中涌起的滿腔豪情。
中國進入新時代,中國軍隊奮進在新時代。演出第一樂章《強軍步伐》,以密集的催征鼓點,表達出人民軍隊在新時代砥礪奮進的強軍步伐。這密集的鼓點,源自陸海空天電;這密集的鼓點,是一支軍隊前進的足音。
從文化的角度說,催征戰鼓自古就是重要的軍事文化意象。這種意象象征著出發,象征著沖鋒,象征著上下齊心、枕戈待旦,象征著一往無前、所向披靡。回想黨的十九大閉幕后的第10天,習近平主席就帶領新一屆軍委班子成員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要求強化備戰打仗的鮮明導向,全面提高新時代打贏能力。1月3日,中央軍委舉行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習近平主席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訓令。訓令即戰令,開訓即開戰,天南海北的軍營里戰旗飄揚、兵陣如林,練兵場上龍騰虎躍、硝煙彌漫。演出中,器樂與舞蹈《春風滿軍營》、男聲組合表演唱《七十五厘米》、領唱與男聲組合《王杰的槍我們扛》、情景舞蹈《練練練》、領唱與表演唱《誓死出擊·我要勝利》等作品,正是這一生動景象的真實寫照。這些作品以濃郁的兵味戰味,反映出人民軍隊聽黨指揮、重構重塑、砥礪奮進的嶄新面貌,彰顯出新時代革命軍人苦練精兵、決戰決勝的意志風采。那鏗鏘有力的節奏和青春激昂的旋律,無不在告訴人們:奮進,當是新時代的重要文化意蘊;奮進,當是新時代傾灑在我們這一代軍人身上的光榮。
這份光榮,是如此厚重,如此奪目。因為它蘊含著歷久彌新的紅色基因和薪火相傳的文化力量,從一部凝結著無數革命者用生命鑄就的波瀾壯闊的奮斗史中噴薄而出。演出的第二樂章《紅色血脈》,將《南湖的船黨的搖籃》《南泥灣》《愿親人早日養好傷》《打靶歸來》《在希望的田野上》《小白楊》《八一軍旗紅》等經典歌曲串聯呈現,把人們的思緒帶回那激情燃燒的難忘歲月。“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回想我們黨帶領人民軍隊取得偉大成就的光輝歷程,回想一代代官兵為著偉大理想櫛風沐雨、前赴后繼的光榮歷史,我們就應當在邁入新時代的時候,多一份對光輝歲月的敬意,多一份對于民族命運的擔當。
是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迎著夢想的方向,凝聚決心和力量,集合在復興偉大的旗幟下……”演出第三樂章《壯麗航程》呈現的《光榮與夢想》《一起出發》《未來已來》《不忘初心》等作品,以氣勢磅礴、輝煌壯麗的音樂風格,激揚起在新時代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滿腔豪情。
歷史榮光總是眷戀那些追逐偉大夢想的人們,時代號角凝聚起創造歷史新篇章的磅礴之力。那條曾經飽經滄桑的長征路啊,而今沐浴著新時代的華彩,正向只爭朝夕、前赴后繼的人們鋪展開來。向前!向前!這是革命軍人從未改變的精神姿態,這是新時代強軍文化的心靈回響。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后就文藝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在廣大文藝戰線產生強烈反響,深深影響著文藝工作者的價值追求和新時代的文化氣象。
去年11月21日,習近平主席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在全軍文藝戰線激起強烈反響,也使“文藝輕騎兵”的價值追求在新時代的強軍文化景觀中得到進一步彰顯。
今年中央軍委慰問駐京部隊老干部迎新春文藝演出,就非常鮮明地表達出這種導向。人們注意到,演出在多個環節都呈現出“文藝輕騎兵”的表演風格。《七十五厘米》《王杰的槍我們扛》《打靶歸來》等短小精干、鮮活靈動、深接地氣的節目,彰顯出新時代軍事文藝深入基層、服務官兵,鼓勁加油、提振士氣的樸素風格和戰斗品格。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為兵服務是軍事文藝的根本宗旨。回顧我軍90多年的鐵血征程,“文藝輕騎兵”的身影始終伴隨著人民軍隊前進的步伐。一代代文藝戰士用忠誠和熱血,生動詮釋著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和感人至深的經典畫面,在部隊克敵制勝、練兵備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過去的一年里,各級組織的“文藝輕騎兵”走邊防、進哨所,爬高山、下海島,練兵場上、拉練途中,飽含深情說兵事、演兵情,把謳歌改革精神、軍味戰味濃郁的優秀作品送到官兵中間,為部隊建設注入了強勁精神動力。“把最美的節目獻給基層戰士”“戰士的鮮花,是最珍貴的禮物”“戰士的笑容,是最溫暖的幸福”……他們沿著前輩的足跡走遍萬水千山,他們用滿腔赤誠續寫著人民軍隊“文藝輕騎兵”的光榮。
天氣的寒冷,無法阻擋燃自心底的熱烈。夢想的召喚,讓新時代的戰士揚起自信的臉龐。
人類歷史上的輝煌與燦爛,從來都是一代人甚至是數代人接續奮斗的偉大奮斗史。新時代的底蘊深深根植于我黨我軍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光輝歷程。新時代奮進的力量深深蘊含在為民族解放和復興崛起的不變初心。新時代的強軍文化正和著人民軍隊邁向強軍新征程的堅定步伐,綻放出新的光彩。演出臨近尾聲,當那首傳唱了數十年、銘刻在一代代革命軍人靈魂深處的旋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耳畔響起時,我想起詩人艾青在《光的贊歌》中那深情的告白:“光榮屬于奮不顧身的人,光榮屬于前赴后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