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榜2018第4期 10+1
《激流中:1979-1988我與新時期文學》
馮驥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馮驥才認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僅是中國當代史的急轉彎,也是空前又獨特的文學時代。那是一個百感交集的時代,也是一個心懷渴望的時代;一個涌向物質化的時代,也是一個純精神和思考的時代;一個干預現實的時代,也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時代。在這本書里,作者記述了他親歷的新時期十年的文學活動,以及作者對整個新時期文學現象的反思。
《重釋內亞史:
以研究方法論的檢視為中心》
鐘焓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10月
作者憑多年來對內亞史研究的心得,對世界著名內亞史研究學者波西和傅禮初、丹尼斯·賽諾等的論著和研究方法進行評介,并對具體的內亞史問題展開解讀。本書隨著評述人物的變化,涉獵的時間、空間范圍比較廣,既有地理意義上的北亞、阿爾泰,又有方法論層面的民族史、歷史人類學等分野,還有日本西域研究的新動向等前沿學科。
《修辭鏡像中的歷史詩學:
1990年以來當代詩的歷史意識》
張偉棟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7年12月
本書以詩歌寫作中的“歷史意識”作為闡述角度,對1990年以來的當代詩歌中具有的“歷史對位法”問題,“個人化歷史想象力”問題,對歷史鏡像的重塑問題等進行了描述與探討,并對這些問題所表現出來獨特語言的精神癥候,修辭的技藝法則,詞語構成方式等重要詩學問題給以了總結與闡釋。
《建水記》
于堅 著
楚塵文化·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月
這是一本關于古典生活、建筑、手藝的沉思錄;也是著名詩人于堅追問何為“詩意地棲居”之作。2015 年冬天,于堅帶著比利時漢學家麥約翰來到建水。麥約翰浸淫中國文化數十載,他在建水長嘆,他一輩子要找的那個中國,就在這里。本書記錄了于堅幾十年間穿梭于建水大街小巷后的見聞與感悟,最后熔鑄成37篇文章、配以精挑的134張照片,述說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春燈公子》
張大春 著
九州出版社
2018年1月
小說家張大春這次化身說書人,向讀者訴說市井豪俠江湖快意的故事。這部作品歷時12年,在大歷史的視角下展現小傳奇。春燈公子大宴江湖人物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此會行之有年,幾與尋常歲時典祀無二,但設宴人出身成謎,設宴地點更是直似桃花源,在現實空間里以及曾與會者的記憶中都不復尋覓。讀者會帶著一系列的疑問踏上這片江湖。
《每個人的戰爭:
抵御癌癥的有效生活方式》
(法)大衛·塞爾旺-施萊伯 著
張俊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7年9月
本書是一本有充分科學研究支撐的防癌抗癌指南。作者綜合前沿的科研成果,融合十余年的抗癌經驗寫就此書,試圖為健康人預防癌癥、癌癥患者鞏固抗癌效果提供幫助。書中所闡述的一些自然的保健方法,有助于預防癌癥、防止癌擴散或增強癌癥治療的效果,可用做預防癌癥的生活指南、常規癌癥治療手段的補充。
《什么是主體性?》
(法)讓-保羅·薩特 著
吳子楓 譯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9月
本書由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1961年12月在羅馬應葛蘭西學院之邀講學的記錄整理而成。“主體性”是薩特強調的重要概念之一,“什么是主體性”這一問題因為與當代批評理論中針對“主體”的討論相關而重獲重要性。自1930年代以來,主體性問題就困擾著薩特。薩特認為,正是人的主體性給了我們在生活中選擇走自己道路的能力。
《羅馬君王傳》
(古羅馬)埃利烏斯·斯巴提亞努斯 等著
謝品巍 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
2017年12月
這是一部重要的拉丁文歷史文獻,由三十篇羅馬帝國中后期的皇帝傳記組成。這些羅馬君王不僅有經元老院正式確認的冠奧古斯都或愷撒稱號的正統帝王,而且還包括了那些自立為王的或僅憑軍隊擁立就坐上王位的僭主。作者署名為生活在戴克里先至君士坦丁時代(公元三世紀末至四世紀中葉)的六位歷史學家,因此也有學者根據這六位不同作者而稱呼這本書為《皇史六家》。
《我們生活的故事:馬克·斯特蘭德詩選(1964—1978)》
(美)馬克·斯特蘭德 著
桑婪 譯
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8年1月
完整收錄了斯特蘭德前半生6部重要的詩集,輯錄的108首佳作包括廣為流傳的《食詩》《新詩歌手冊》《美好生活》《獻給父親的挽歌》《來自漫長而悲傷的聚會》《保持事物的完整》等名篇。馬克·斯特蘭德被稱為“深沉的異化哀悼者”,他機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講述我們被遮蔽的生活故事:有關現代生活的孤獨、被異化、焦慮,以及面對廣闊世界時的無力感。該詩集是當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作品、《波士頓環球報》年度好書。
《女孩們》
(美)艾瑪·克萊因 著
韓冬 譯
讀創·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8年1月
本書以“曼森家族”為原型。“曼森家族”是20世紀最著名的異教組織,領袖查爾斯·曼森被《滾石》雜志稱為“活著的最危險的人”,他指使手下(大多為年輕女孩)犯下了震驚世界的殺人事件。本書一反以男性領袖為主角的講述,將“附屬的”女孩置為主角,描寫她們的脆弱、勇氣,和對歸屬的渴望。所寫的不僅是書中的幾個女孩,更是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女孩。
特別推薦
《希尼三十年文選》
(愛爾蘭)謝默斯·希尼 著
黃燦然 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8年1月
本書收錄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謝默斯·希尼已出版文論集《專心思考》《舌頭的管轄》《詩歌的糾正》和《寫作的地點》中的精華文章,以及此前從未正式出版過的經典作品,包括一些正式的文學演講、對愛爾蘭鄉村生活的回憶,和極具啟發性的文學評論,是文學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為愛爾蘭當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以及著名的詩學專家,希尼在這本書里對眾多歐美現當代杰出詩人作了非常深入透徹的分析。他們是葉芝、彭斯、華茲華斯、菲利普·拉金、伊麗莎白·畢曉普、奧登、米沃什、布羅茨基等等。
對于這本書,希尼這樣描述:“這些文章結集在這里,都是為了尋找答案,以解決這些反復思考的中心問題:一個詩人應如何適當地生活和寫作?他與他自己的聲音、他的地方、他的文學傳承和他的當代世界的關系是什么?”
○伍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