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關注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雜技“走出去”,絕活不止于技巧
    來源:解放日報 | 胡凌虹  2018年01月18日07:47

    原創雜技主題晚會《小龍飛天》

    雜技劇《天鵝湖》

    ■國際馬戲的潮流已經漸變了風向,更注重創意和藝術感染力,中國雜技“重技術展示、輕藝術表演”的傳統觀念日漸顯示其弊端

    ■技巧只能短時間抓住觀眾的眼球,只有通過創意以及文化內涵才能征服國外觀眾的心靈。這也是中國文化“走出去”應該選擇的方向

    ■中國形象的“輸出”并非只在表演中,也在于舞臺下雜技人的言行舉止。只有用開放的心態誠心誠意地去理解海外觀眾、海外市場,理解他國的文化,才能夠真正贏得外國同行、觀眾的喜愛

    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進程中,中國雜技一直是一塊響當當的牌子,是中國文化對外輸出的“排頭兵”。長期以來,中國雜技憑著難以企及的高難度技巧獲得過蒙特卡羅國際馬戲節“金小丑”獎、法國“明日與未來”國際雜技節“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等世界雜技領域內的最高獎項,號稱“世界雜技金牌儲藏庫”。很多人認為中國雜技之所以能頻頻走出國門皆因高超的技巧“絕活”,實則不然,近些年國際馬戲的潮流已經漸變了風向,更注重創意和藝術感染力,中國雜技“重技術展示、輕藝術表演”的傳統觀念日漸顯示其弊端。要在殘酷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真正打破文藝演出在國外自娛自樂或叫好不叫座的尷尬,需要中國雜技人轉化思路,技巧和藝術并舉,掙金牌更掙市場。

    賽場即是市場,金牌要變成真金白銀

    過去10多年里,各種演出團體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風光”一時,但隨后卻被曝出其中不少團體是自費“鍍金”。不少經報道描述為在國外“一票難求”的文藝演出,其觀眾則是為捧場而受組織或得到贈票趕來的熟面孔,演出的實際影響力有限。中國雜技也曾面臨類似的尷尬。在一些為重大外事活動而舉辦的晚會或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中國雜技作為優秀中華文化的代表經常亮相,獲得各方贊譽,但一些中國雜技人卻逐漸認識到:那只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不是商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國內雜技市場開發不夠,很多大型雜技團憑著摘得金牌躍入國際市場,卻由于各種原因,往往淪為國外雜技“拼盤”表演的某一“原料”甚至是“佐料”,無可奈何地做著低廉的買賣。

    如何將雜技金牌轉化為真金白銀,成為中國雜技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促使中國雜技成為中國藝術市場較早蘇醒的力量。2006年,囊獲了諸多獎項的中國雜技劇《天鵝湖》首次走出國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劇院和圣彼得堡十月劇場演出。在舞劇 《天鵝湖》的固定演出場所里,雜技劇版的《天鵝湖》引起了轟動,甚至出現一張票賣到8000盧布的現象。2004年,中國雜技團的《俏花旦·集體空竹》首演之后走出國門不斷拿獎,獲得了雜技賽場的大滿貫。與此同時,該節目在國外眾多城市巡演,至今長演不衰。2015年11月14日,上海雜技團的《小龍飛天》在巴黎的鳳凰馬戲流動劇場內啟動首演,深受觀眾歡迎,至今已巡演近30座歐洲城市,演出上百場。

    相較于其他一些文藝團體絞盡腦汁才“走出去”亮相一回,一些中國的雜技團體已連續幾個月甚至長年在異國他鄉巡演并獲得了高額的回報。這背后也在于思維觀念的轉變:在贏得金牌的同時更贏得市場,只有在自由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才可能真正走入海外觀眾的視線。在傳統概念里,市場和賽場是割裂的,而中國雜技界迫切需要把這兩個場域連接起來。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曾向筆者說,根據多年參賽經驗,中國雜技團總結出“賽場就是市場”的規律,節目在國際比賽上拿獎后,很快會拿到訂單,而且是沒有中介參與的高額成交訂單。因此,中國雜技團現在出去比賽的目標,不但要掙獎項,還要掙訂單。

    不僅要抓住眼球,更要征服心靈

    在雜技圈有這么一個不時被提起的細節。一次,著名舞蹈家舒巧去看雜技,讓她最激動的不是演員表演高難度技巧的時刻,反倒是演員表演不小心失脫之時。在舒巧看來,失脫是雜技獨有的藝術特色,本來活兒很難,演員輕易就完成了,觀眾未必有感覺,但是失脫了,觀眾反倒有了懸念和期待,前幾次沒成功,最后終于成功時,觀眾掌聲雷動。

    可見,觀眾的欣賞角度跟雜技從業者以往的自我評判標準有時是相反的,觀眾主要是看熱鬧的,高難度技巧起初能讓觀眾眼睛一亮,但看了幾回,就容易產生審美疲勞,這是特別殘酷的事情。而在國外,馬戲也出現了新潮流、新趨勢。如今在很多重大的國際雜技比賽上,有時中國雜技表演中的高難技巧已無法吸引外國觀眾,反倒是一些注重藝術第一、技巧第二的外國節目,因包裝幽默時尚、表演輕松流暢而在觀眾中反響強烈。也許中國參賽者會感到委屈,但這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在眾多國際雜技比賽上,評委席上坐著的除了雜技界的專家外,還有來自舞蹈、音樂、電影、戲劇等不同領域的大咖,他們評價一個雜技節目時,會從綜合角度考量,更重視演出本身的創意、想象力以及內涵深度。

    近些年,有一些中國原創雜技劇頗受國際主流高級演出商的青睞,正是順應了國際的審美風潮。雜技劇《天鵝湖》將芭蕾與雜技相融合,被譽為“最美的雜技”“最驚險的芭蕾”,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創造精神;雜技綜藝舞臺劇《龍獅》已風靡歐美演藝市場十幾年,獲獎無數,其中,龍頭獅身寓意著中西文化交融,中國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概念也融入其中,比如節目“水火不相容”起初呈現的是紛爭,但通過舞臺上的時間漏斗傳達圓融的理念,后來逐漸化解了矛盾,達到和睦相處的境界。這些探索也啟發我們,一定要緊跟潮流,要把中國文化的精髓和關注的熱點結合在一起,并融入現代、時尚的元素。不能為技巧而技巧,要有整體的美感,除雜技編排外,舞美、服裝設計、燈光、音樂等各方面都要很講究。技巧只能短時間抓住觀眾的眼球,只有通過創意以及文化內涵才能征服國外觀眾的心靈。這也是中國文化“走出去”應該選擇的方向。

    “走出去”,更要“融進去”

    2013年,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帶著《俏花旦·集體空竹》《圣斗·地圈》去參加摩納哥蒙特卡羅國際馬戲節。蒙特卡羅國際馬戲節是由摩納哥王室舉辦的,比賽結束后,組委會主席斯蒂芬妮公主表示,這是馬戲節舉辦30多年來,她第一次看到中國人形象的改變,這批參賽演員很陽光很開放,不再像以前中國演員只為拿獎而去,顯得特別緊張,而是很享受參與的過程,能跟各國工作人員良好互動。李西寧導演也曾說,一次在巴黎的比賽上,她帶去了《綢吊》,展現柔美的同時也加入了扇子等中國元素,最后謝幕時,演員穿著龍鳳花紋服裝、踩著時裝步出來,全場掌聲長達10分鐘,謝了4次幕。

    中國形象的“輸出”并非只在表演中,也在于舞臺下雜技人的言行舉止。只有用開放的心態誠心誠意地去理解海外觀眾、海外市場,理解他國的文化,才能夠真正贏得外國同行、觀眾的喜愛。除了雜技人自身真正地“融進去”,這些年,中國雜技人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形成跨中外文化的獨特合作模式,讓中國化與國際化更好地結合。上海雜技團在節目制作上一改過去先“閉門造車”后供演出商挑選的被動做法,積極尋找國際合作伙伴。《小龍飛天》 就是用“國際委約、中國制造”模式打造的,能更快地打開歐洲主流演藝市場。

    中國雜技“走出去”還有一些短板。在創新意識上,與外國相比,中國雜技總體而言還是比較薄弱,過于重視在技巧上下功夫,而忽視藝術性以及與觀眾的互動。因此,近年來雖有一批富有中國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優秀雜技作品打開了海外市場,但暢銷的雜技文化產品仍然短缺。人才方面,相比國外雜技演員舞臺上自信、表演有爆發力,國內很多雜技演員的舞臺表現還比較羞澀,缺乏感染力,去國外參賽時拿獎的包袱很重,無法真正享受參與過程。這跟雜技教育也有密切的關系,如何讓雜技演員從內心出發喜愛雜技,把雜技人才訓練成骨子里的藝術家,這也是目前雜技教育界需要正視和反思的問題。此外,目前雖有一些雜技團體形成了獨特的“走出去”模式,但是還有很多赴海外演出的團體良莠不齊,重演出場次,輕演出質量,忽視市場包裝,缺少先進的營銷推廣手段。

    (作者為《上海采風》主編)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免费精品人在线二线三线区别|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99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99热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伦子系列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国产视频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