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正形成類型化 《戰狼2》編劇劉毅作客廣東青年電影編劇培訓班
劉毅在接受專訪。 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攝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國內電影總票房最終以突破559億元收官。在同比增長的102億元票房中,排名去年票房榜首的《戰狼2》可謂功不可沒——該片不僅獲得56.8億元票房,創下中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更代表中國電影首次躋身年度全球票房前十,位列榜單第五名。8日,《戰狼2》的編劇劉毅作客廣東電影專題系列培訓第二期“青年電影編劇培訓班”。從《戰狼2》的創作心得講起,劉毅圍繞中國電影的“類型化”嘗試這一主題,為青年編劇和影視愛好者上了一堂生動且實用的編劇課。會后,劉毅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談 誤區
類型片創作培養不容忽視
在劉毅眼中,2017年是中國電影多元化的元年。他從去年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中前100部的影片中發現,當中有動作電影28部、喜劇片43部、懸疑電影18部,“這三大類型占據了電影市場的主流,說明中國電影類型化正在形成。”
劉毅認為,作為電影創作者,應該對類型片的創作規律充分尊重和把握。不過,目前國內的影視教育中,對類型片創作的培養有些輕視,甚至對“類型片”這一概念污名化。“很多人認為類型片就是普通套路,培養大師杰作就是要反套路。但從全球電影市場來看,占據主流的仍是類型片,因此掌握它的創作規律十分必要。”
劉毅認為,編劇在創作之初,一定要確定自己的創作類型。以《戰狼2》為例,他與吳京在創作之初就定位為“軍事動作片”,而不是一部“軍事戰爭片”。“因為沒有對戰爭的真正反思,動作片不提供太多思考,要的就是爽、難和棒。”
談 創作
要很好地把控想象力
談到“文藝片”,劉毅認為,目前業界普遍有一種誤解,認為文藝片不是商業片。“其實藝術電影和文藝片是有很大區別的,藝術電影是以打破規則為己任的,而文藝片則是商業片的一大類型。”作為文藝片中的一類,愛情類型片不同于動作片,前者的主角應該是愛情本身,圍繞愛情如何成長、陷入絕望、最終解決來展開劇情。
那么,按照類型片的規律去創作,是否會落入“套路”缺乏新意?“所有類型片的規則都可以打破,但首先需要掌握并且熟練操作,才能更好地打破和創新。”劉毅說,雖然商業片的電影主體、敘事結構肯定是類型化的,但當中的一些內容細節則需要編劇花心思去創造新意。“怎樣在固定的模式中創作新意,才是創作者需要去追求的東西。“
劉毅還告訴年輕編劇們自己的創作訣竅——畫九宮格,將寫上內容的便利貼貼在格里,方便思考內容邏輯。“這樣來回掂量調整劇情細節,比較好把握總體節奏。”劉毅認為,一名優秀的編劇必須要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想象力。
■對話
創作首先要打動自己
南方日報:2017年國內電影票房再次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已經進入一個“理性穩定期”,您怎么看?
劉毅:我很同意。過去觀眾熱衷于追求大制作、大場面,往往是從報紙、影評中看電影的評價。現在隨著新媒體涌現,觀眾可以通過朋友圈或者自媒體去掌握更多的信息,觀眾的選擇會變得更加理性。此外,現在有越來越多符合不同觀眾口味的影片出現,總體呈現更加多元,這都是有利于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
南方日報:從《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到《戰狼》,近幾年國產主旋律商業片特別受捧。2018年又即將有《紅海行動》等軍事題材影片上映,有人說現在是主旋律商業片的春天。您怎么看?
劉毅:主旋律就是人類主流價值觀。好萊塢的電影好多都是在保家衛國,打外星人也是保家衛國,抗擊外星人也是抗擊入侵。比如我們的《美人魚》是講環保的,人類要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當然算主旋律。商業電影一定是主旋律,因為商業電影是需要被盡可能多的人接受,就必然是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否則你拍完沒人看,商業上就失敗了。
南方日報:但這種主流價值觀如何能更好地通過影視化語言表達,讓年輕觀眾去接受?
劉毅:我一直認為,觀眾是沒辦法迎合的,我們創作出來的東西首先要打動自己,才有機會讓觀眾產生共鳴,這一點是沒辦法算計的。就例如《戰狼2》里頭,冷鋒舉著國旗帶領車隊通過交戰區那一幕,就是吳京看到新聞之后特別受觸動,我們都被感動了,就寫到劇本里,希望也能感動觀眾。
南方日報:您曾經在廣州生活了10年。能否為廣東影視業的發展支支招?
劉毅:我認為廣東影視業跟以前相比有很大的變化,以往北京集聚了很多影視資源。如今互聯網發展是一個去中心的過程,新的人才不斷涌現,我認識的廣東影視人也在做很大的突破。目前我正在跟珠影集團合作創作電影《頭號狙擊》,講的就是粵港兩地警方合作捉拿悍匪張子強的故事。目前正在落實劇本和演員,這部劇在演員和制作方面將會是華語電影的最高規格。
■延伸閱讀
第二期“青年電影編劇培訓班”開班
8日,由廣東省文聯主辦,廣東省電影家協會、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廣東南方二八九藝術傳播有限公司和廣東劇本超市承辦的廣東電影專題系列培訓第二期“青年電影編劇培訓班”開班。《戰狼2》編劇劉毅、中國著名編劇汪海林、暨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學武、知名編劇康丁4位導師加盟,為青年電影編劇講課。
據介紹,本次青年電影編劇專題培訓班面向省電影家協會會員及省內各大影視企業中有一定編劇基礎和才能但缺乏專業指導的、45歲以下的年輕編劇。本次培訓采用“名師講座+現場指導”的形式,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年輕編劇,短短幾天就有100多人報名,甚至還有澳門慕名而來的大學生。
珠江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伏青,對本次青年電影編劇培訓班的正式開班表示“振奮”。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李仙花介紹,本次青年編劇培訓班是一個針對當下廣東省電影創作實際,破解廣東電影發展“有高原、無高峰”困局,提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創新的針對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