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青閱讀2017年度好書提名榜:期待你的選擇
    來源:北京青年報 |   2018年01月05日10:20

    親愛的讀者,我們從內地2017年初版書(包括新譯本)里,挑出了60本精華之作,作為青閱讀年度好書評選提名。

    我們期待您的參與,請移步青閱讀微信公眾號(qyuedu),做出您的選擇。

    ●《中國風:遺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國元素》

    ◎作者:[英]休·昂納

    ◎譯者:劉愛英、秦紅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1

    這是一本題材較新穎的藝術史著作。從17世紀開始,一股強勁的“中國風”全面滲透到歐洲人的生活。作者細密地梳理了中國風在西方的興衰,以及歐洲對中華帝國認識的發展變化。所謂“中國風”,是在想象和誤讀基礎上的創造,它其實是一種歐洲風格,而不是對中國藝術的模仿。全書四色印刷,配有大量彩圖。

    ●《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作者:李伯重

    ◎三聯書店2017-1

    該書聚焦15世紀末至17世紀即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屬于目前學界很熱門的“全球史”研究。這一大變革時代的特征被概括為“火槍與賬簿”,火槍代表了軍事革命導致的新型暴力,賬簿則意味著對商業利益的積極追求。李伯重教授將晚明中國遭遇的危機納入整個東亞變動的格局中進行考量,論述了明朝為何淪為失敗者。這是一位杰出的學者有意識地面向社會大眾撰寫的較為通俗的作品。

    ●《黑旗:ISIS的崛起》

    ◎作者:[美]喬比·沃里克

    ◎譯者:鐘鷹翔

    ◎中信出版社2017-1

    作者是中東問題資深記者,本書講述了伊斯蘭國的前世今生——扎卡維怎樣成為了世界最著名的恐怖組織的幕后策劃者,其繼任者巴格達迪又是如何實現扎卡維生前關于建立一個極端而保守的伊斯蘭國家的主張。

    ●《佛羅倫薩的神女》

    ◎作者:[英]薩爾曼·魯西迪

    ◎譯者:劉凱芳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1

    本書承襲了魯西迪一貫的豐富的想象力和超強的敘事能力,通過一個神秘美人,一位亦幻亦真的黑眼睛公主將東西方世界連接起來,雙方的文化、宗教、民族的歷史江湖交匯融合,莫臥兒帝國、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意大利的美第奇政權,生活在其中的王子、皇后、寵臣、交際花、妓女,乃至馬基雅維利,仿佛萬花筒一般光怪陸離。故事背后是對家園的尋覓,對虛妄的思考。

    ●《人民的名義》

    ◎作者:周梅森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1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讓這本原作小說成了2017年的現象級暢銷書,這也說明了老百姓的關切所在。小說中對官場的刻畫入木三分,貪官們在周梅森的筆下窮形盡相,反貪反腐中的波譎云詭的斗爭讓讀者大開眼界。

    ●《東北游記》

    ◎作者:[美]邁克爾·麥爾

    ◎譯者:何雨珈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1

    這是一位娶了東北姑娘的美國記者的東北紀事。在講述東北人文風貌社會變遷的文字中,穿插了不少歷史性敘述。東北的歷史還不算那么遙遠,而東北的往事又是那么盤根錯節,作為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記錄,他能看到的可能僅僅是一個寒冷側面,但不失為一個有趣的側面。

    ●《現代主義》

    ◎作者:[美]彼得·蓋伊

    ◎譯者:駱守怡 杜冬

    ◎譯林出版社2017-1

    現代主義隱藏在小說、繪畫、詩歌、戲劇、音樂、舞蹈、建筑、設計、電影里,它顛覆了舊有幾乎所有藝術形式。現代主義余韻未消,當年的文化先鋒們仍深刻影響著我們今日的生活。彼得·蓋伊在這本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中將“現代主義”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為一個個代表人物或一件件經典作品,用翔實的且并不算晦澀的筆法為我們一一講解。

    ●《詩的八堂課》

    ◎作者:江弱水

    ◎商務印書館2017-1

    這是一本視野開闊的談藝錄,作者不受拘限地征引中外詩作與詩論,就博弈、滋味、聲文、肌理、玄思、情色、鄉愁、死亡等話題,對詩歌展開有意義也有意思的討論。作者文思飄逸,行文瀟灑,每一講都以獨具魅力的作品,用別具一格的分析,給讀者感性與知性的雙重滿足。對于詩歌的入門者和詩學的探尋者來說,這都是一部值得推薦的作品。

    ●《齊澤克的笑話》

    ◎作者:[斯洛文尼亞] 斯拉沃熱·齊澤克

    ◎譯者:于東興

    ◎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2

    這本小書大概是親近這位人稱“文化理論界的貓王”“喬姆斯基與Lady Gaga合體”的明星思想家的最佳途徑。高高在上的理論家也會講那么多三俗笑話,并且還言簡意賅地讓我們明白,好的笑話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學。不過,哲學家講笑話離不開起碼的三段論、辯證法,以及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讀者還是需要做一點腦力體操的。

    ●《逃亡:布爾加科夫劇作集》

    ◎作者:[蘇聯]布爾加科夫

    ◎譯者:周湘魯、陳世雄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2

    布爾加科夫因《大師和瑪格麗特》等小說而為中國讀者所熟知,他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本書收入了布爾加科夫的七部劇作,除《逃亡》《土爾賓一家》《莫里哀》之外,更有《卓伊卡的住宅》《紫紅色島嶼》《伊凡·瓦西里耶維奇》《巴統》四部新翻譯的作品,可供讀者一覽布爾加科夫戲劇藝術的基本面貌。

    ●《小說課》

    ◎作者:畢飛宇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2

    作家談小說,常能見人所不能見。本書輯錄了畢飛宇在南京大學等高校課堂上與學生談小說的講稿,所談都是名著,如《聊齋志異·促織》、魯迅的《故鄉》、汪曾祺的《受戒》、海明威的《殺手》、莫泊桑的《項鏈》等中外名篇。畢飛宇憑借豐富的閱讀和寫作經驗,展示了對小說藝術的獨到理解,特別是在技巧層面,富有啟發性。

    ●《慕尼黑的清真寺》

    ◎作者:[美]伊恩·約翰遜

    ◎譯者:岳韋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3

    普利策獎得主、《華爾街日報》前德國分社社長伊恩·約翰遜用調查的方法進入歷史,探索各方力量是如何把慕尼黑的清真寺變成了一個實現黨派目標的基層政治組織,勾勒出了納粹、中情局、穆兄會之間錯綜復雜的歷史聯系。歷史很錯綜,現實很復雜,記者很有膽識。盡管寫作有不盡完美的地方,但這樣的非虛構作品仍然值得欽佩。

    ●《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作者:[美]蓋伊·特立斯

    ◎譯者:范曉彬 姜伊敏

    ◎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

    蓋伊·特立斯,美國著名作家、記者,“新新聞主義”代表人物,曾任職《紐約時報》十年。本書用犀利的眼光,精準的筆法展示了紐約風貌:面目模糊的人潮中不為人知的奇聞軼事,鎂光燈下的明星轉身之后的尷尬境遇。全書由《紐約:一位獵奇者的足跡》《大橋》和《走向深處》三部分組成。不少中國非虛構作者將這本書中的篇章奉為寫作圣經。

    ●《平家物語》

    ◎作者:[日]佚名

    ◎譯注:鄭清茂

    ◎譯林出版社2017-2

    《平家物語》是日本古典文學名作,講述平安朝末期,平家與源氏逐鹿天下而敗亡的故事。臺灣學者鄭清茂以八十高齡完成了這個全譯本,優美簡潔的白話輔以淺近曉暢的文言,譯筆之雅潔實屬罕見。同時鄭清茂先生為本書做了豐贍詳盡的注釋,有助于讀者了解小說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大量典故,這是一個文學修養和學術素養都非常突出的譯本。

    ●《散步去》

    ◎作者:[日]谷口治郎

    ◎譯者:伍楚

    ◎后浪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3

    本書是2017年2月去世的日本漫畫家、《孤獨的美食家》作畫者谷口治郎的代表作。這本漫畫并無情節,每篇故事都是一個中年男士日常散步的所見所感,處處家常,處處平凡,但是那一個個細節又是如此奇妙,動人心弦。細膩的筆觸,溫和的態度,賦予了這本書獨特的詩意和幽默感,也許它就是 “治愈系”典范吧。

    ●《文明的變遷:巴黎1896·尋找李鴻章》

    ◎作者:邊芹

    ◎東方出版社2017-3

    1896年,李鴻章出使歐美八國,巴黎是重要的一站。一百多年后,邊芹根據當時報刊記載和已解密的官方檔案,一一細訪李鴻章所到之處,文明的變遷,就在兩個中國人相隔百年的足跡之中。作者旅居法國多年,一系列重新審視西方媒體和西方文明的作品,揭開了不同于“普世價值”的另一種真相,觀點尖銳,令人警醒。

    ●《現代藝術150年》

    ◎作者:(英)威爾·貢培茲

    ◎譯者:王爍 王同樂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3

    這本書輕松有趣,八卦滿滿、故事性強還具有普及性。作者是被稱為會說“單口相聲”的藝術評論家,他太知道一般讀者愛看什么了:這一百五十年來藝術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什么一件看似五歲小孩也能搗鼓出來的東西,居然會是藝術史上的曠世之作?不過這本書也有個缺點,大概因為版權的原因,作品的圖片比較少,需要不停搜索或者腦補。

    ●《鄉下人的悲歌》

    ◎作者:[美]J·D·萬斯

    ◎譯者:劉曉同 莊逸抒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4

    作者透過自己的家族史,講述幾代美國人渴望階層的流動:外祖父母逃離貧窮,通過努力躋身中產階層,但從沒完全逃離過藥物濫用、酗酒、貧窮和精神創傷。如今大多數的美國白人藍領仍舊擺脫不了世襲的貧窮與困頓。美國夢,在這個年輕的作者心中是什么真實的樣子,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個答案。

    ●《地球小孩的天氣書》

    ◎作者:黃衛著 沈利繪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4

    這是一套不多見的原創科普類童書。它首先是寫給孩子的,300余個科普知識點,400余幅純手繪水彩畫作讓科學變得有意思,書中的大量實驗可以讓小朋友自己制造一道彩虹;它也同樣是寫給大人的,了解自然,和氣象對話,其實也是了解自己的過程。

    ●《阿赫瑪托娃詩全集》

    ◎作者:安娜·阿赫瑪托娃

    ◎譯者:晴朗李寒

    ◎九久讀書人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4

    這是中文世界首次結集出版阿赫瑪托娃的全部詩作。譯者晴朗李寒,本人也是詩人,他翻譯阿赫瑪托娃的詩歌近二十年,并進行了多次修訂。詩全集由譯者本人參考多個俄文底本進行編輯、整理,所附的阿赫瑪托娃生平及創作年表,也是他多方搜集資料,比對,勘誤,翻譯完成的。

    ●《愛這個世界:漢娜·阿倫特傳》

    ◎作者:【美】伊麗莎白·揚-布魯爾

    ◎譯者:陳偉 張新剛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

    作者是阿倫特的學生兼親密的友人,心理分析的專業背景,使她比較擅長把握傳主的內心。她將歷史事件、傳主的人生經歷、思想著作緊密結合,提供了一部生動而全面的阿倫特讀本。當然,最早向公眾曝露阿倫特和她的老師海德格爾的八卦,也是這本書大名鼎鼎的一個原因。本書系新譯。

    ●《雜草記》

    ◎作者:柳宗民 三品隆司

    ◎譯者:燁伊 虞辰 曹逸冰

    ◎四川文藝出版社2017-4

    我們都習慣于雜草的無名和不起眼,但當看到有人可以準確叫出每一種雜草的名字,說出它們特性、來歷和功用時,才能體會到,每一種微小的生命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麗。日本著名園藝家柳宗民的《雜草記》之所以令人感動,便在于此。書是博物學家的筆記,并無文學性的抒情或描寫,然而這種平淡、客觀和樸素的風格,恰恰適合講述野草的故事。

    ●《20世紀中國戲劇史》

    ◎作者:傅謹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4月

    本書對20世紀中國戲劇史進行了系統梳理,從政治、藝術、娛樂三個層面,闡釋20世紀戲劇發展過程中傳統與現代、本土與西化、政治與藝術、城市與民間、演出與市場等問題。作者憑借海量的資料和深入的研究,還原了20世紀中國戲劇發展豐富而多樣的歷史圖景。本書首次將話劇與戲曲一并書寫,作者認為戲曲才是20世紀中國戲劇發展的主流。

    ●《朝鮮戰爭》

    ◎作者:[美]布魯斯·卡明斯

    ◎譯者:林添貴

    ◎三聯書店2017-5

    在諸多有關朝鮮戰爭的論述中,本書堪稱異類。它的重點不在戰爭過程或決策內幕,而是分析了戰爭發生前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歷史淵源以及面臨的局勢,從而讓我們對戰爭的起因和動力有了新的認識。書中也披露了戰爭期間對平民的殺戮、南韓“清共”的血腥等等,與主流觀點頗有不同。作者是芝加哥大學歷史系著名教授,本書是他專門為大眾讀者而寫,就歷史寫作的技藝而言也相當出色。

    ●《戰敗者見聞錄》

    ◎作者:[墨西哥]米格爾·雷昂-波爾蒂利亞

    ◎譯者:孫家堃 黎妮

    ◎商務印書館2017-5

    作者是墨西哥著名歷史學家,本書是他的兩部重量級作品《戰敗者的見聞》和《戰敗者的見證》的合譯本。它從印第安人的角度,講述西班牙人對美洲阿茲特克人、瑪雅人和印加人的征服,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這是一部文明覆亡的悲劇,也是一份針對殖民主義的歷史證詞。

    ●《兒童教養》

    ◎作者:峯村良子

    ◎譯者:唐亞明 郭敏 崔穎

    ◎活字文化 中信出版社2017-5

    每個熊孩子的背后,都有熊家長。如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了困擾或不必要的麻煩?這部在日本持續暢銷的“國民兒童禮儀培養讀本”,不僅具有實用性,可讀性也很強。它基本包括了兒童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禮儀規范,用圖畫和文字做出講解,淺顯易懂,是一部全面的、富有操作性的現代生活指南。

    ●《回來》

    ◎作者:孫中倫

    ◎理想國 臺海出版社2017-6

    本書是作者孫中倫的處女作,介于非虛構與文學之間。這些文字記錄了他21歲休學一年、回國打工的經歷與思考。他去到東莞、大理、定西、蘇州、北京、成都,做過流水線工人、民宿招待、初中老師、新媒體編輯、漆器廠學徒,一邊流浪一邊工作。作者將自身的青春迷惘和價值困惑融入壯游,通過切身的體驗,得出了青澀感性又非同一般的省思。

    ●《饑餓》

    ◎作者:[阿根廷]馬丁·卡帕羅斯

    ◎譯者:侯健 夏婷婷

    ◎九久讀書人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6

    這是一本憤怒之書。作者走遍印度、孟加拉、尼日爾、南蘇丹、馬達加斯加、美國、阿根廷以及西班牙等地進行調查,他目睹的慘狀令人震驚,他追尋質問饑餓的原因——如今,饑餓并不是一個自然的問題,技術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財富分配問題。饑餓的背后,是人對人的壓榨,國對國的剝奪,饑餓坐上了全球化的快車周游世界,不平等的種子到處播撒。

    ●《奧威爾紀實作品全集》

    ◎作者:[英]喬治·奧威爾

    ◎譯者:陳超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6

    《巴黎倫敦落魄記》《通往威根碼頭之路》《向加泰羅尼亞致敬》這三部紀實作品,清晰地展示了奧威爾作為左翼作家和社會主義者的經歷和思想,以及他轉向批判極權主義的動因,這是理解他后來創作的《一九八四》《動物農場》的必要前提。這套紀實全部是新譯,文筆流暢。

    ●《資本主義簡史》

    ◎作者:[德]于爾根·科卡

    ◎譯者:徐慶

    ◎文匯出版社2017-6

    這是一本簡明扼要地梳理資本主義起源、發展與演變的普及讀本。除了概述近代資本主義的崛起與發展,以及十九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還重點梳理了資本主義這一概念在思想文化史中的流變。在各種簡史流行的今天,這本脈絡清晰的小書值得借鑒,但不是最終的答案。

    ●《瞎貓頭鷹》

    ◎作者:[伊朗]薩迪克·赫達亞特 等

    ◎譯者:穆宏燕

    ◎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6

    本書由國內伊朗文學研究的頂尖學者穆宏燕譯介,選取了伊朗現當代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篇現代派小說。《瞎貓頭鷹》反映了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和墮落。《埃赫特賈布王子》描寫的是伊朗封建末代王朝的滅亡。《安迪梅西克鐵路站臺階上的蝎子》開創了21世紀伊朗后現代主義文學的先河。譯筆流暢精彩。

    ●《螢火蟲女孩》

    ◎作者:彭懿 繪畫:李海燕

    ◎接力出版社2017-6

    近年來中國原創圖畫書的創作驚喜頻現,這本由知名作家彭懿和新人畫家李海燕合作的作品就令人眼前一亮:即將退休的公交車司機老周在夏夜的森林里碰巧救了小狐貍變成的淘氣男孩抓的螢火蟲,螢火蟲們原來是一群小女孩,在她們的帶領下老周認識了森林里的其他居民……奇幻的故事和帶有夢幻色彩的“毛茸茸”的畫面,相得益彰。

    ●《我們的孩子》

    ◎[美]羅伯特·帕特南

    ◎譯者:田雷 宋昕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6

    本書力圖回答,在美國社會,寒門為什么再難出貴子?為了理解貧富分化是如何影響下一代人的生活機遇,哈佛大學帕特南教授組織研究團隊,以數年之功,追蹤訪問了生活在美國各地的107位年輕人,呈現出美國社會在過去大半個世紀以來的變遷。全書反復出現的一個意象——貧富階級之間的“剪刀差”——在家庭結構、父母教育方式、學校教育、鄰里社區內都有鮮明的反映。

    ●《以賽亞之歌》

    ◎作者:馮象

    ◎三聯書店2017-7

    本書上編為馮象的數篇隨筆和譯經筆記,下編為《以賽亞書》的譯文。細讀就會發覺,上編涉及的法律理論與政治倫理與《以賽亞書》中的信仰困局有相似之處,那困局正是二十世紀革命失敗以來,求公義的人們面對著的一道難題:“新天新地”和新人倫理是否可能。

    ●《溫柔之歌》

    ◎作者:[法]蕾拉·斯利瑪尼

    ◎譯者:袁筱一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8

    在一向高冷的龔古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溫柔之歌》是難得的暢銷書。小說從兇殺起筆,描述了一個底層白人女性和雇傭她的中產階級家庭之間洶涌的暗流。這并非僅僅靠“保姆殺害幼兒”的聳動題材取勝的小說,作者也相當熟練地展示了現代小說必不可少的敘事技巧,中文版的譯筆也非常流暢,可讀性較強。

    ●《未知大學》

    ◎作者:[智利]羅貝托·波拉尼奧

    ◎譯者:范曄 楊玲

    ◎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8

    得知病情的幾個月后,波拉尼奧親自整理了自己的詩歌手稿,這就是《未知大學》的雛形。中文版還收錄了波拉尼奧此前已出版的三部詩集,由此涵蓋了他1978—1994年間創作的幾乎全部詩歌。兩位譯者都是出色的西班牙語文學的傳遞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書由陸智昌設計,做得非常美。

    ●《撒旦探戈》

    ◎作者:[匈牙利]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

    ◎譯者:余澤民

    ◎譯林出版社2017-8

    《撒旦探戈》是拉斯洛的處女作也是代表作,小說描繪了一個陰雨連綿的貧困村莊,人性的污穢連番上演,村民們眼中的“救世主”其實是魔鬼撒旦……拉斯洛表達了人類生活的悲慘、麻木、怪誕和絕望,書中充滿了綿密而纏繞的長句,這對譯者來說是挑戰也是噩夢。這部小說能有中文版,無疑我們要向譯者余澤民致敬。

    ●《尋路阿富汗》

    ◎作者:[英]羅瑞·斯圖爾特

    ◎譯者:沈一鳴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8

    9·11后,塔利班倒臺,阿富汗一度向西方世界開放。2002年,作者打著重走巴布爾大帝(莫臥兒王朝開國君主)之路的旗號,做了一次艱難的徒步,目睹了驚人的貧困和戰亂的重創,也體會著古老的習俗和人跡罕至的風景。本書的敘事質樸而簡潔,體現出良好的歷史素養和難得的節制態度。

    ●《中國古代技術文化》

    ◎作者: 江曉原

    ◎中華書局2017-8

    本書是科技史名家江曉原教授有關中國古代科技隨筆的匯編,涉及工程技術、“四大發明”、數學、天文、歷法、中醫、博物學等諸多內容。一篇篇文章理性而平實,既有對古代科技成就的肯定,也揭破了“司南”之類的虛構的神話。這是一本不多見的原創科普書,內容指向傳統文化,選題明顯兼顧趣味性,文字曉暢通俗易懂。

    ●《科技到底改變了什么》

    ◎作者:[美]馬特·里克特

    ◎譯者:黃瑤

    ◎中信出版集團2017-8

    2006年9月一個下雨的早晨,雷吉因為在駕車過程中使用手機發短信,釀成悲劇,致使兩位火箭科學家失去生命。本書作者是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報道領域廣泛,尤其擅長科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這一主題。本書從這起事故出發,延伸到科技帶來的改變。

    ●《飛行家》

    ◎作者:雙雪濤

    ◎理想國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8

    本書收錄了雙雪濤的九部短篇,故事大多發生在沒落的北方城市。破敗的街道、廢棄的工廠,流竄著形形色色的人。作者為那些被侮辱被損害的故鄉人留下虛構的記錄,并將歷史與人性的復雜張力編織進故事的紋理里,讓愛、夢想、尊嚴和自由在卑微和絕境里重生。

    ●《好人宋沒用》

    ◎作者:任曉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8

    有人說,這是一部屬于上海人的《活著》,講述了蘇北女人宋沒用在上海艱辛打拼的故事。這個名叫“沒用”的女人熬過了戰亂、饑餓、政治風浪,為母親養老送終,照顧游手好閑的哥哥,養大了兒女,她堅強地活著并且堅守著對人有用的信條。作者透過種種細節展現了波瀾起伏的歷史變遷,但后半部分對故事的掌控有些力有不逮,結局稍顯局促。

    ●《激流中》

    ◎作者:馮驥才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8

    馮驥才記錄了親歷的新時期十年(1979-1988),透過文學創作,從事文化工作以及與許多作家的交往,反映了歷史和個人相融合的八十年代。本書也表達了馮驥才對新時期文學現象的反思,回答了他為何從熱鬧的文學退場,轉戰整理保護傳統文化、民間文化領域。

    ●《美在天真》

    ◎作者:新鳳霞

    ◎山東畫報出版社2017-8

    “評劇皇后”的新鳳霞晚年時完成了從演員到作家的轉變,她的作品文字質樸生動,內容豐富精彩,獨樹一幟。在她辭世19年之后竟然還能有新書出版,既是一件幸事,也源于一次遺憾:早年新鳳霞曾打算在臺灣出版一本書,因故未成,書稿在她去世多年之后,重新回到她的女兒吳霜手中。在這本新出版的書中,《趕城》《表哥》《我們是主人》《勤》《忍》等文章是首次面世。

    ●《最后一公里村莊:新鄉土中國的區域觀察》

    ◎作者:賀雪峰

    ◎中信出版社2017-8

    本書介于調查報告和學術隨筆之間,作者及其團隊歷經十年,深入中國鄉村地區,運用大量一手的案例,分析中國鄉村社會明顯的區域特征,記錄了鄉村在城市化進程中的種種現象,呈現出當下鄉村內在的生存狀態,并在村莊治理這樣一個緊迫的命題下,探討了如何重塑國家與農民之間的關系。

    ●《食其果》

    ◎作者:藍紫青灰

    ◎山東文藝出版社2017-8

    與日常飲食相伴的植物果實,在作者筆下展現出迷人的風姿:它們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歷史的見證,鄉愁的寄托,文人墨客的遐思,民間傳說的綺想,更是傳統生活方式和中華文化的日常寄托。作者閑閑道來,舉重若輕地寫出了中華文化之美。

    ●《諸神紀》

    ◎作者:嚴優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9

    誰說中國沒有自己的神話譜系?本書作者專業與通俗并舉,追根溯源梳理出中國神話中的人物譜系,書中每一段神話都由“故事文本”“內容解讀”“原文出處”三大板塊組成。作者還對古漢語神話的現代重述和讀解進行了可貴的嘗試,活靈活現又述之有據,妙趣橫生又不失學理,全書隨處可見作者靈動、俏皮和時尚的用語。

    ●《父親的失樂園》

    ◎作者:[美]阿里埃勒·薩巴爾

    ◎譯者:徐麗松

    ◎新星出版社2017-9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庫爾德人中竟還有一支猶太人,能說古老的亞拉姆語。本書沿著這一古老的語言追述一個家族四代歷經六十年,橫跨伊拉克、以色列、美國三地的傳奇。作者回溯了庫爾德猶太人的千年榮光,探尋了不同族群及信仰間和睦共容的可能,也記錄了少數族群為保有自身文化所經受的磨難。該書在生動的寫作和豐滿的背景史料間平衡得當。

    ●《雪落香杉樹》

    ◎作者:[美]戴維·伽特森

    ◎譯者:熊裕

    ◎全本書店 作家出版社2017-9

    故事的背景,是珍珠港事件后日裔在美國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通過絲絲入扣的懸疑故事,為少數族裔發聲。故事圍繞一樁海島懸疑案的三天庭審過程,引發了一段如同雪落一般的回憶,讓人對善與惡、公正與偏見產生思考,回憶中日本少女與日美兩位情人的悲傷的愛情故事,令人邊讀邊叩問自己的內心。

    ●《昨日之島》

    ◎作者:[意]翁貝托·埃科

    ◎譯者:劉月樵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9

    故事發生在1643年,海難幸存者羅伯托在坐以待斃之余,靠書寫和回憶打發時光,他的前半生漸漸浮現——卡薩萊城爭奪戰(神圣羅馬帝國、法蘭西、西班牙、教會悉數登場),各國為尋求經度的秘密而展開的間諜戰,信仰與科學的激烈交鋒……這是典型埃科小說,博學、繁復、掉書袋,考驗讀者的學養、智力和耐心。本書系新譯。

    ●《全民審判》

    ◎作者:[法]馬克-安托萬·馬修

    ◎譯者:楊曉梅

    ◎后浪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9

    假如上帝降臨,人類將會怎樣?漫畫家馬修創造性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個自稱上帝的人突然出現,出語睿智,超乎常人,人們在經歷了最初的震驚后發動了一場大審判……這是一部立意深邃,充滿思辨色彩的漫畫。作者還借這場審判,諷刺了法律、傳媒、商業、娛樂等各個領域每天都在上演的荒誕劇,從而剝下了人類社會體面的外套,對上帝的審判就是對人類的審判。

    ●《奇點遺民》

    ◎作者:【美】劉宇昆

    ◎譯者:耿輝

    ◎中信出版集團2017-9

    本書集納了劉宇昆的22部短篇。作者把目光放在那些沒有進入、甚至拒絕進入數字時代的人,并在故事里融入了科幻藝術最吸引人的幾大元素:數字化生命、影像化記憶、人工智能、外星訪客……本書的獨特之處在于,寫的不是科幻探險或英雄奇幻,而是數據時代里每個人的生活和情感變化,從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未來還有當下。

    ●《從大都到上都》

    ◎作者:羅新

    ◎新星出版社2017-10

    北大教授羅新的一部旅行散文。這位中國中古史和古代邊疆民族史的專家,在華發之年,自北京健德門啟程,沿著古代輦路北行,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疊山谷,進入內蒙古草原,最終抵達元朝的都城之一:上都。一路上他生動地記錄了沿途的風土人情,同時穿插了與之相關的歷史與人物故事,還原了八百年前元朝兩都間輦路的面貌。

    ●《奔月》

    ◎作者:魯敏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10

    借著一場車禍,女主人公小六逃離了自己體面的精英生活,寄身于一個小城,重新做人。與此同時,她的丈夫和情人開始拼命地尋找她……然而生活總是按自己的邏輯前行,“奔月”的人未必能再回到地面,逃離只不過是一個幻覺。這大約是一部關于都市人群精神困境的小說,敘事稍顯瑣碎,而魯敏的語言,機靈、勁道,頗有特點。

    ●《密碼朋克》

    ◎作者:(澳)朱利安·阿桑奇

    ◎譯者:Gavroche

    ◎中信出版社2017-10

    充滿傳奇色彩的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是密碼朋克運動的主要領袖之一,而密碼朋克是一群倡導大規模使用強密碼術以保護我們的基本自由的活動家。在這本新書中,阿桑奇與一群來自賽博空間的思想家和活動家一起探討,互聯網終將解放我們,還是奴役所有人?如何保障互聯網時代的個人隱私?

    ●《戰爭的余燼:法蘭西殖民帝國的滅亡及美國對越南的干預》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羅格瓦爾

    ◎譯者:詹涓

    ◎社科文獻出版社2017-10

    這部榮獲2013年歷史類普利策獎的著作,敘事精彩,史料豐富,富有戲劇性和歷史縱深感。它講述了1919年凡爾賽會議至1959年間發生在幕后的種種,以及各方領導人的一系列磕磕碰碰,最終導致了本可避免的戰爭。作者將法國在越南與美國在越南兩個不同而又有著緊密聯系的歷史過程勾連在一起,深入講述了越南在20世紀的悲劇。

    ●《私貨:詹姆斯·伍德批評文集》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譯者:馮曉初

    ◎上河卓遠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7-11

    如果文學批評的寫作需要找一個范本,那么《私貨》是一個好選擇。書中23篇文評,覆蓋了哈代、托爾斯泰、萊蒙托夫等重要作家,同時作者對奧威爾、科馬克·麥卡錫、麥克尤恩等作家,也有生動的描述和分析。他不僅是一個明察秋毫的評判人,更是當代小說的鑒賞家以及出色的人物寫作記者。

    ●《我身在歷史何處》

    ◎作者:(塞爾維亞)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譯者:苑桂冠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11

    本書是兩獲金棕櫚獎的前南斯拉夫電影導演庫斯圖里卡的回憶錄。他將個人經歷與南斯拉夫——這個消失的國度——的歷史交織在一起。他用充滿詩意和畫面感的語言,向人們講述如何與遺忘對抗,他關于“我身在歷史何處”的追問,深沉而憂傷,那不僅是一個失去祖國、憤怒于世界用謊言掩蓋真相的導演應有的追問,也在提醒我們問問自己,“我身在歷史的何處”?

    ●《吃瓜時代的兒女們》

    ◎作者:劉震云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11

    小說用多線敘事的結構講述了四個不相干的人——農村姑娘牛小麗、副省長李安邦、縣公路局長楊開拓、市環保局副局長馬忠誠,但他們之間卻發生了極為可笑、生死攸關的聯系。一段段故事像一條條充滿諷刺和黑色的社會新聞,而讀者則像讀新聞的“吃瓜群眾”一般看著所發生的一切。劉震云犀利地觸碰人性的底線,讓人忍不住擊節贊嘆,又心生惶然。

    ●《人之彼岸》

    ◎作者:郝景芳

    ◎中信出版社2017-11

    本書包括六篇小說和作者的人工智能學習筆記,探討人工智能和人類的關系,包括人類與機器倫理的模糊地帶。郝景芳給想象中的智能體賦予中文名,并將AI融匯在中國社會的人際關系里。作者想要探討,當真正高度智能化的AI融入人們生活的時候,人類會覺得當人更好,還是當AI化的人更好?

    B1、B2版文/青閱讀編輯部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久久精品视频91|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国产精品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美女写真福利| 国产日韩精品SUV|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精品1024| 2021国内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精品91在线|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