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在勛:為時代而歌
野草灘的牛羊集市(油畫) 陳樹中
彝海結盟(油畫) 侯寶川
烈日下·北京2008(油畫) 陳一墨
大舞臺(版畫) 付繼紅
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偉大時代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重大題材藝術創作,是美術家對歷史、對文化的認知方式和記錄方式,更是其置身時代洪流中所生發出的情感的映射和直接表達。
為呈現新時代背景下藝術創作的繁榮與多元,為唱響主旋律、共筑中國夢,描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好現實,為彰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勇攀藝術創作高峰,近日,“時代情境——四川美術學院重大題材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年度邀請展”在重慶市文聯美術館開幕。參展的45位美術家的94件作品,涵蓋多個藝術門類,集中反映了美術家們在重大題材藝術創作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關注當下、展望未來的時代情懷。
通常,畫幅巨大、容量豐富、創作周期長、影響面廣的重大題材繪畫,需要較大的創作空間、充分的素材儲備和美術家高超的畫面駕馭能力。不同于僅僅表現個人情愫的“純藝術”創作,重大題材藝術創作一般具有更加深刻的社會意義與歷史價值,表達群體思想與民族精神,可以說,它是屬于社會的藝術,屬于人民的藝術。
自2017年1月四川美術學院重大題材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著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宗旨,研究并梳理重大題材藝術創作在當代語境下的意義和發展,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藝術追求,加強現實題材的藝術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創作題材和藝術語言的拓展使參展作品分為“歷史之思”“現實之境”“語言之象”三個部分,為觀者呈現了美術家們對藝術的追求、對歷史的思考、對現實的關注和對時代的憧憬。
“歷史之思”板塊集中了描繪歷史事件、典故,表現文明史、近代史、革命史等方面的造型藝術作品,凝聚了四川美術學院建立以來的歷史意識、歷史情結和優良的革命文化傳統,《秋收起義》《鐵軍東進》《日出東方》《彝海結盟》《紅日》《云嶺的懷念》等作品讓人印象深刻,其中一些作品在寫實歷史人物、事件的同時,融入了美術家對于構圖或是色調的巧思,力求營造出歷史的厚重感和年代感。“現實之境”板塊呈現了扎根當代生活,反映當下現實,作出時代思考的造型藝術作品,如描繪奧運瞬間的作品《烈日下·北京2008》、展現抗震救災場面的作品《萬眾一心》、反映城鄉變遷的作品《野草灘的牛羊集市》等,其中,油畫《野草灘的牛羊集市》集風景、人物、動物、靜物等自然界的物象于一畫,以宏大的敘事場面對中國北方農村的生活習俗進行詩意化表達,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作為第三板塊的“語言之象”為觀者展示了深入體現造型藝術及造型語言、語匯拓展的創作,《大舞臺》中夸張的人物造型強調了畫面的幾何構成和詼諧氛圍,《記憶與夢想》用新穎的畫面布局描繪航天成就,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界限,營造出富有當代意味的畫面圖式,《雪夜山影》則充分利用材質的特殊質感,演繹出磅礴與精微間的平衡之美。
為人民而作,為時代而歌。“真正寶貴、經典的藝術是扎根人民,經歷時代洗禮的藝術。”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說。三個部分的佳作集中體現了川美重大題材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在學術研究和創作實踐兩個方面的發展脈絡和成果。美術家們將自己的時代擔當和使命感匯聚筆端,用作品再現人物、事件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內涵。通過視覺的體驗,我們得以穿越時空進入到歷史場景、重大事件之中。回望初心,反觀當下的同時,我們也正在創造著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