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想象自我的方式——評《德國漢學視野下中國當代文學的譯介與研究》
    來源:文藝報 | 盧文婷  2017年12月27日07:10

    2006年,德國漢學家沃爾夫岡·顧彬在接受“德國之聲”的采訪時,對中國當代文學提出了非常嚴厲的批評和質疑。相關言論經中文媒體斷章取義地轉載后,以“中國當代文學垃圾論”之名,不僅在中國學界引發(fā)了巨大爭論,而且在輿論不斷發(fā)酵的情況下,也引起了大眾的強烈反彈。似乎可以說,顧彬的批評,觸發(fā)了中國人心中一種普遍的文化民族主義焦慮。這一焦慮,自晚清開始,就一直深埋于中華民族心底,在世紀初錯綜復雜的文化爭論背景下,顯然更趨激烈。民族文化、身份確認、自我認同,交織著對全球化浪潮現(xiàn)代性的莫名恐懼,讓人不知所措。在此語境下,來自域外的肯定,漢學學者對中國文化與文學的贊美,似乎更容易讓人接受。但是,歐洲尤其是德國漢學家走了另外一條道路。他們并不欣賞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的同質部分,相反,顧彬等漢學家希望從中國文學中找出源自中國文化本身的建構——一個可令西方不斷鏡鑒自我的“他者”。德國漢學的這種傾向顯然與德意志民族長久以來的中國想象有關。

    直到17-18世紀,德意志諸國依然無法建立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籠罩著這種深深的挫敗感,德語文化界如萊布尼茨、歌德等人,不僅順理成章地繼承了中世紀的東方想象,而且深深沉迷于啟蒙運動所引入的人民幸福、政治清明的“中國”形象。到19世紀,中國狂熱在德語文學中開始降溫,批評與質疑聲壓過了之前的贊美詩。19世紀前期的浪漫主義繼承狂飆突進運動,后期的現(xiàn)實主義受大量中國實際調查及報道影響而多對中國持批評和質疑態(tài)度,黑格爾等德國古典哲學家對中國的消極評價也深刻影響了19世紀德國文學對中國的評價。20世紀上半葉的兩場世界大戰(zhàn),讓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形象更趨復雜。一方面,古老寧靜的文化中國,仍是德布林、黑塞筆下能夠拯救德國的希望國度;但另一方面,卡夫卡《萬里長城建造時》中的東方帝國混亂而荒誕,與德國一樣陷在權力的迷宮中不能自拔,布萊希特《四川好人》中西方影響下的中國,也正是德國現(xiàn)實的化身——東方拯救不了西方,西方也拯救不了東方。德國或中國的自我與他者就這樣縱橫交錯,不分你我。

    與德語作家們的中國想象起點相似,德國學者的漢學訓練也大多是從中國古典文學開始的。謝淼在其著作《德國漢學視野下中國當代文學的譯介與傳播》中細致梳理了德國漢學的學科建構歷史,認為直到二戰(zhàn)以后,統(tǒng)治德國大學漢學系的仍是以研究、詮釋中國古典文獻為主要學術興趣的“文化語文學派”。正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對于德國來說,無論是18-19世紀,還是20世紀,能夠充當自我救贖參照物的一直都是老莊學說中寧靜致遠的中國,現(xiàn)代中國只不過是布萊希特筆下的“四川省城”,受了西方的污染,化身成為西方世界拙劣的仿品。德語出版界對衛(wèi)慧等身體寫作者的透支消費,具體而微地坐實了這一想象。

    與衛(wèi)慧在歐洲遭遇惡評相反,張潔、阿城的作品在德國取得了極為正面的商業(yè)與學術評價?!冻林氐某岚颉分械母母镒h題、性別意識與女性體驗,都切中了20世紀80年代德國社會的興趣點。張潔筆下這個新的中國印象,給了同處于制度困境之內的德國一種自我救贖的希望。而阿城在德國的廣受歡迎,雖然得益于作品中鮮明的道家傾向與瀟灑自如的寫作風格,但其中的“文革”經驗與知青記憶,顯然也是相當重要的助力。正如謝淼所敏銳地注意到的:“阿城的知青身份,是每一篇德語評論文章開篇必論的話題,阿城下鄉(xiāng)的輾轉經歷也被多次詳細描述?!卑⒊恰镀逋酢分须S遇而安的少年,也是對張潔《沉重的翅膀》里中國形象的另一種遙遙補充:盡管前路多艱,中國仍能葆有莊子式的少年心境,在濁世之中詩意地棲居,守護靈魂的居所。

    以張潔與阿城為代表的全新中國形象,構成了1980年代以降德國漢學界對當代中國的主流想象。更準確地說,他們希望能夠為自己建造這樣一個中國形象:既繼承著古典世界的超脫凡塵的處世哲學,又在西方現(xiàn)代性之外,努力尋找著自我獨特的民族自強之路,在全球化語境下,努力發(fā)出來自東方的聲音。這種對中國獨特現(xiàn)代性的期許,解釋了德國學界為何熱愛張潔與阿城,珍視張棗等人的中文現(xiàn)代詩探索,同樣也解釋了德國人對衛(wèi)慧的始終排斥。正是出于這種期許,顧彬才發(fā)出了中國當代文學垃圾論的批評。

    時至今日,中國理應有足夠的自信,對他者的贊美能淡然處之,批評能反躬自省,而無須死死抱住近代以來的自傲與自卑,表面上不斷宣泄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內里卻深深渴望西方的認同。在這個意義上,顧彬、孔飛力及一切尊重中國經驗并希望從中國的傳統(tǒng)及現(xiàn)代發(fā)展中尋找現(xiàn)代性新路徑的漢學家們,他們的贊美或批評,都值得我們虛心深究。也正因如此,從謝淼《德國漢學視野下中國當代文學的譯介與研究》這樣踏實細致的學術梳理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她潛心多年的學術史探索,更會體認到一種知識分子的時代責任感:在民族主義情緒的狹隘輿論中,突圍出一條心懷世界的崎嶇小路。同時,我們也期待看到謝淼對德國漢學的進一步研究,上可追溯至19世紀末以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在德傳播,下亦應延展到莫言、畢飛宇、余華的德語譯介與接受。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好叼操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91精品福利视频|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四虎精品影库4HUTV四虎| 国产精品理论电影|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天天看大片特色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第13页|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牛牛影视|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