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天馬:從陸上神駿到有翼神獸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李淑  2017年11月06日15:42

    羽人玉奔馬 西漢 陜西咸陽周陵公社新莊出土 咸陽市博物館藏

    “天馬行空”是一個用來形容詩文氣勢磅礴、思想無拘無束的成語,馬是常見的草食性動物,但“天馬”到底是陸上的駿馬,還是想象呢?

    炮制一匹“天馬”

    說到駿馬,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汗血寶馬。有意思的是,人們對汗血馬的認知源頭,可能是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雕英雄傳》 。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他見小紅馬這次長途疾馳,肩胛旁滲出了許多汗水,心下憐惜,拿了汗巾給馬抹拭,一縮手間,不覺大吃一驚,只見汗巾上全是殷紅的血漬,再在紅馬右肩上一抹,也是滿肩的鮮血。 ”初次讀來,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段描寫是奇思妙想,其實不然。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途徑大宛國,就曾見到“汗血”之馬, 《史記·大宛列傳》說:“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 ”這一記載,將大宛的汗血寶馬與天馬聯系起來。

    天馬之名出現早于漢代,成書于戰國的《山海經·北山經》便已提及,不過彼時將天馬描寫為一種“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的異獸。西漢最初將烏孫進貢之馬名為天馬,后因大宛的汗血馬更加神駿,又將汗血馬稱為天馬。漢代《郊祀歌》十九章中,有《天馬歌》一章,漢武帝還親自寫過《天馬歌》三首,其一說的便是汗血馬:

    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

    漢代歌唱的是天地混沌時,天馬來到人間,其汗色如血,從容就能超越萬里,普通的馬不能與之相配,它只與龍為友。不過,汗血馬不可能從天上來,即便有,也是人們想辦法讓它下了凡間。根據《漢書音義》 ,大宛國有高山,山上有非常神駿的馬種,但人力無法馴服,于是當地人將五色母馬放養于高山之上,引誘駿馬前來交配,生下的馬駒就是汗血寶馬,因此號稱天馬之子。

    如此獲得良駒的便捷方法,后人紛紛效仿。據《魏書·吐谷渾傳》 ,吐谷渾人也用相似的方法獲得良馬。在方圓千余里的青海湖之中,有一小山,每年冬天青海湖結冰之后,吐谷渾人就會挑選矯健的母馬放養在此山中,等來年春天冰雪消融之前再將母馬收回,這些母馬有孕所生的馬駒,神駿異常,號為龍種。青海湖的湖心山因此得名龍駒島。

    如此看來,天馬也好,龍駒也罷,本是指西域一帶的良馬。因其種來源于山海之間的野馬,非人力可及,故戴上了一層有神異色彩的面紗。然西域良馬雖然神駿,哪怕如馬踏飛燕一般輕盈矯健,也是陸上之物。

    鎏金馬 東漢 河南偃師李家村出土 河南省博物館藏

    帝王喜愛的祥瑞

    陸地上的天馬如何能完成溝通天地的重任?當然是為它插上夢想的翅膀——在古代美術創作中,有翼之馬,成為天馬的一種常見形象。李零先生《論中國的有翼神獸》一文開篇就指出,“有翼神獸在中國古代文物中是一種使用材料很廣、流行時間很長的藝術主題。 ”兩漢時期的畫像石、畫像磚中有很多有翼天馬的形象,西漢玉奔馬,東漢鎏金馬,胸前也都有雙翼。唐朝時,帝陵神道上多可見翼馬的形象,同時,天馬也出現在織錦之上,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杜牧《張好好詩》有“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之句。值得一提的是,在絲綢之路上出土的天馬紋織錦,大多是薩珊波斯或粟特織造體系的產物,這既是古時中西商貿往來的物質證據,也透露出中西方對有翼神獸的憧憬有一致的地方。

    漢代的天馬想象有強烈的神仙信仰背景,正如漢武帝《天馬歌》其二中所描述的,“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說明它是龍的使者,可直達天宮,它能夠成為凡人成神的橋梁。因為天象蘊含政治合法性,天馬作為“使者” 、作為祥瑞為歷代帝王所喜。魏晉時期有人假托孔安國為《尚書》作傳,想象上古伏羲為王時,有龍馬從黃河躍出,身負山川地理之形,伏羲依照龍馬身上的紋樣繪制出八卦圖,這便是“河圖洛書”中的“河圖” 。有了這一傳說,加之天馬被視為龍種,常以天子、真龍為代稱的皇帝,有時便也用龍馬、天馬作為代稱。 《晉書·元帝紀》有一則類似讖言的童謠,“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說的就是在西晉滅亡之后,瑯琊王司馬睿與西陽、汝南、南頓、彭城四王南渡,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司馬睿成為東晉元帝,其稱帝好比由馬化龍。北宋末年,女真南下,趙構南渡稱帝,建立南宋,是為宋高宗。辛棄疾在《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開篇便云“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將高宗南渡比喻為天馬南來。

    紅地翼馬紋錦 唐 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前述炮制“天馬”辦法巧妙,就有帝王也想在高山海島之間獲得祥瑞,獲得“龍種” 。 《冊府元龜》記載了隋煬帝大業五年,也曾將母馬置于青海湖心山中放牧,希望能如吐谷渾人一樣獲得“龍種” ,然而最終無效,倒顯得東施效顰。

    因為天馬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它成為歷代文人詠頌的主題。漢武帝《天馬歌》后,唐詩人李白、宋代張耒、宋無、何麟瑞、司馬光亦有《天馬歌》傳世。元朝統治者是馬背上的民族,歌詠天馬更是蔚然成風,元仁宗延祐元年舉行的科舉考試中,湖廣鄉試試題便為《天馬賦》 。元順帝時佛郎國進獻異馬,從皇帝欽點作詩,到文人自題為賦,一時間天馬轟動文壇。明清之際,同樣有《天馬詞》等詩作流傳。直到近代,毛主席在送羅章龍東赴日本時所寫的《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一詩中,還有“云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里”的句子。

    馬是六畜之首,在古時的農業生產、交通運輸以及戰爭中都有著重要作用,正所謂“甲兵之本,國之大用”也。在冷兵器時代,擁有強健的馬匹來組建精銳的騎兵兵團,是獲得戰爭勝利的關鍵,特別是在中原王朝與西北少數民族的邊事中。因此,對神駿之馬的向往,貫穿了中國文化發展的始終,今天,天馬成為了吉慶昂揚的精神象征。

    食草天馬紋錦 唐 阿斯塔納302號墓出土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国产成人精品大尺度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91精品国产一区|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17|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欧美精品大香伊蕉在人线|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99|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