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化發展開新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文化改革發展新實踐
    來源:光明日報 | 張玉玲  2017年09月30日07:30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近日,中宣部、文化部等7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實施方案》;2017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集中推出20臺劇目42場精品演出……9月,關于文化的新聞越來越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做出了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歷史使命和具體路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推向了一個新的時代高度,為新時期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文化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定文化自信,銳意改革創新,推動文化改革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向“高峰”攀登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為文藝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廣大文化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出精品、攀高峰,推動舞臺藝術和美術創作日益繁榮。文化部門加強了對藝術創作的規劃引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國家美術發展和收藏工程等重大工程發揮了“精品創作”的示范導向作用。國家藝術基金成立以來共資助項目3089項、資助金額26.2億元,激發了藝術創作活力。文藝評論和評獎的導向激勵作用進一步發揮,文藝界不良風氣得到切實扭轉。

    近五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的主動性不斷增強,寫人民、演人民、演給人民看蔚然成風。2016年文化部共開展創作采風和結對幫扶活動約9700項,參與人員約10萬人次。

    藝術創作生產日益活躍,新創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和美術作品。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文藝晚會等重大文藝活動唱響了主旋律。2015年和2016年分別推出原創首演劇目1460部、1423部。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成功舉辦,集中展現了文藝工作者攀登藝術高峰的不懈追求和創作成果。

    更好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扶貧開發取得突破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文化部門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圍繞改善文化民生、推進文化扶貧,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

    近五年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老少邊窮地區公共文化事業實現了跨越發展。公共文化機構免費開放效果明顯。2016年全國博物館參觀總人次為8.51億,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為6.6億,群眾文化機構舉辦活動184萬次(個)。

    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運行機制更加完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力度不斷加大,文化志愿服務項目持續實施。按需點單等服務模式提高了群眾“要文化”與政府“送文化”的匹配度。流動服務、數字服務深入開展,群眾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更加便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日趨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顯著增強。

    傳統文化“活”起來

    從開展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到推進京劇“像音像”節目錄制;從扶持戲曲劇本創作,到組織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從推動戲曲進鄉村進校園,到組織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文化部實施的“戲曲振興工程”,使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傳統戲曲煥發出勃勃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化工作者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辦國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堅守中華民族發展的根與魂,努力傳承中華文明,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逐步形成,中華文化生命力不斷增強。

    近五年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面完成,古籍文獻等文化資源普查深入推進,文化遺產家底進一步廓清。保護名錄體系不斷完善,國務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第四和第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哈尼梯田、大運河、絲綢之路、土司遺址、花山巖畫、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等文化景觀納入世界遺產名錄,珠算、二十四節氣等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文物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一大批文物保護重點工程相繼竣工,不可移動文物保存狀況大為改善。海昏侯墓、南海Ι號沉船等考古發掘取得重大進展。長城保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大遺址保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等不斷加強。博物館努力挖掘館藏資源,精品展覽深受青睞,參與首批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推出一批優質產品,文物資源逐步“活”起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進一步提升。五年來,對急需保護的項目和部分持有獨特技藝的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了搶救性記錄,組織傳承人群參加研修、研習和培訓,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設立了一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一大批代表性項目得以有效保護傳承,代表性傳承人工作條件明顯改善,社會公眾的保護意識全面提升。

    為經濟增長貢獻新動能

    近日,文化部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了一批眾創空間和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予以扶持。這些空間和平臺迸發出創新創業的文化活力,正在譜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文化篇章。

    近五年來,文化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論述精神,努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逐步形成,文化產業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不斷加大。

    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政策密集出臺,文化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催生出一批文化產業集群和骨干文化企業。數字創意產業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成為首個中國制定的文化領域國際技術標準。

    近五年來,人民群眾文化消費需求日趨旺盛,文化消費成為新興消費熱點,各類文化市場發展繁榮,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文化產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和新引擎,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3年的18071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0254億元,年均增速達13.7%,占同期GDP的比重從3.48%上升到4.07%。

    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精彩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近五年來,文化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效率的文化交流工作格局,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對外和對港澳臺文化交流深入開展,中華文化影響力吸引力不斷提升。

    每一次重大外交活動,文化都是重要的舞臺。北京APEC會議、杭州G20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主場外交活動組織的文藝演出等交流活動,彰顯了文化外交的獨特優勢。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成立了絲綢之路劇院聯盟、博物館聯盟,開創了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品牌活動,促進了民心相通。

    近五年來,政府間文化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我國已與157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文化合作協定,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向更高層次發展,多邊文化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深度參與文化領域國際規則的制定,我國的國際文化話語權不斷提升。

    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品牌逐步樹立。中國文化年(節)等活動成為促進政府間文化交流合作的常態化機制,中埃文化年、中拉文化交流年等成功舉辦。2017年“歡樂春節”在14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座城市舉辦了2000多場活動,海外受眾突破2.8億人次,成為在各國主流社會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國文化品牌。對外文化貿易體系逐步建立,貿易額不斷增加。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總數達到30個,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精粹和國家形象的重要平臺。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国内午夜国产精品小视频| 99精品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99aiav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96在线观看影院|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99| 最新露脸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这里的只有是精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