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五年來少數民族文學的發展
    來源:文藝報 | 石一寧  2017年09月15日07:07

    “中國作協從2013年開始實施“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就少數民族文學培養人才、鼓勵創作、加強譯介、扶持出版、理論批評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少數民族作家重點作品扶持、少數民族文學人才培訓、少數民族文學優秀作品翻譯出版扶持項目、《新時期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叢書編輯出版項目等項目均取得階段性成果。五年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隊伍不斷壯大,優秀作品大量涌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少數民族文學進入了全面繁榮發展時期。

    五年來,少數民族文學進一步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在中宣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作協從2013年開始實施“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就少數民族文學培養人才、鼓勵創作、加強譯介、扶持出版、理論批評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少數民族作家重點作品扶持、少數民族文學人才培訓、少數民族文學優秀作品翻譯出版扶持項目、《新時期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叢書編輯出版項目等項目均取得階段性成果。近幾年,中國作協每年都舉辦專題性的少數民族文學論壇,圍繞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五年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隊伍不斷壯大。據統計,目前中國作家協會1萬多名會員中,少數民族會員1337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現有3500多人,2012年以來平均每年發展130多人。而省級作家協會會員中少數民族會員5年前的統計就已超過了5000人,現在應是一個更加可觀的數字。少數民族文學界目前是老中青三代都有創作活躍的作家。老一代作家中,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分別于2012年和2015年出版了8卷本的《瑪拉沁夫文集》;壯族詩人韋其麟目前仍擔任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其他知名作家和詩人,如滿族的趙大年、朝鮮族的金哲、回族的高深、藏族的降邊嘉措、白族的那家倫等也不斷發表新作。比他們年輕一些的,還有藏族小說家益希單增、丹增,維吾爾族小說家買買提明·吾守爾,回族小說家霍達、張承志,朝鮮族詩人南永前,滿族小說家葉廣芩、孫春平,蒙古族小說家阿云嘎、詩人阿爾泰,土家族作家葉梅等,他們雖然已從工作崗位退休,但仍在繼續創作。還有多位少數民族中年作家,如彝族詩人吉狄馬加、藏族小說家阿來、藏族小說家扎西達娃、滿族小說家趙玫等,作品也具有廣泛的影響。

    五年來,少數民族優秀文學作品大量涌現。現在不僅《民族文學》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學期刊集中刊發少數民族作家作品,而且很多全國性的名刊大刊包括選刊也很重視編發少數民族作家作品,比如《人民文學》《收獲》《十月》《花城》《作家》《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散文選刊》等。很多出版社也非常注重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的出版,在這方面表現最突出的是作家出版社,而長江文藝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等也在著力推出有潛力的少數民族作家作品。還值得一提的是,過去較少受關注的少數民族兒童文學,也有出版社關注到了,如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年底出版的10卷本《中國當代少數民族兒童文學原創書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據悉,還有出版社正在編輯出版類似選題的作品。少數民族網絡文學,也開始受到關注。此外,少數民族文學理論評論比五年前有所加強,理論批評的隊伍有所壯大,因為更多的評論家(包括漢族評論家)加入這一行列,因為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的全面實施,相當一批少數民族文學理論評論專著得以順利出版。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少數民族文學成就,就是國際上的關注。比如吉狄馬加的詩歌創作產生了國際性的影響,五年來獲得了一系列的國際詩歌獎。

    從《民族文學》的視角來觀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看出五年來少數民族文學的發展。在刊物規模發展方面,《民族文學》2012年又創辦了哈薩克文和朝鮮文兩個文版。五年來,漢、蒙、藏、維、哈、朝6種文版平穩健康發展。漢文版繼續刊發少數民族作家的原創作品,5種民文版除了刊發一些少數民族母語原創作品,主要譯載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作家的作品。《民族文學》6種文版每年繼續在北京和全國多地舉辦作家翻譯家系列改稿班、培訓班、筆會、研討會和文學實踐活動,參加《民族文學》這些活動的作家每年都有數百人。《民族文學》還以創作基地為平臺,深入民族地區發行刊物、輔導創作,培養扶持基層作者和文學新人,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例如,《民族文學》柳州校園創作基地2016年成立以來,圍繞素質教育的主題,開展創作輔導、文學交流研討、專家授課等一系列讀書、寫作和培訓活動,輔導學生3000余人,使學生們在文學經典閱讀及創作實踐中廣受教益。2015年,《民族文學》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百強社科期刊”,被北京大學等高校評為“中文核心期刊”,也是少數民族文學被社會各方面進一步認可和推崇的標志。

    在發表作品、繁榮創作方面,《民族文學》五年來兼顧老中青三代作家的創作,同時對青年作家和文學新人持續扶持。一直到2015年,《民族文學》每年都分別在第3期和第5期編發以青年作家為主的“女作家專號”和“80后90后作家專號”。2016年起,不再出這種專號,但每年第3期和第5期還是注重刊發女作家和青年作家的作品,同時開辟“本刊新人”欄目,不斷推出小說、散文和詩歌創作方面的新作者。2017年4月10日,《民族文學》雜志社和廣西民族大學、廣西作協在南寧舉辦了“少數民族80后90后作家對話會”,來自全國各地18個民族的40位少數民族“80后”“90后”作家出席會議,圍繞“‘80后’與‘90后’作家的差異”、“民族文化傳統的傳承與表達”、“學校教育對少數民族青年作家創作的影響”和“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等議題展開探討。這一別開生面的活動極大地鼓舞了少數民族年輕作家的創作積極性。“90后”作品專輯將于《民族文學》漢文版第10期推出。

    《民族文學》五年來刊發的優秀作品,總體來說體現了對時代生活的真實感受、對人生的思索、對人性的拷問、對純真情感的向往和對物欲橫流的批判等。如《民族文學》2013年第9期刊發的回族“80后”女作家馬金蓮的中篇小說《長河》,通過描寫一個回族村莊村民的生生死死,揭示了某種人生的真理,揭示了人的死亡不僅僅是疼痛和恐懼,它還可以包含高貴、美好、寧靜等。這篇小說發表后先后被《小說選刊》和《新華文摘》轉載,并獲得《民族文學》和《小說選刊》年度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獎的“作家貢獻獎”,還分別被中國小說學會和《中國作家》雜志社選入年度小說排行榜中篇小說榜。馬金蓮以這篇小說命名的中短篇小說集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少數民族作家對民族文化傳統、民族生活習慣和現代性、當代現實生活的沖突的表現,對全球化時代民族文化的命運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切,對底層邊緣人物的勵志書寫,對底層人物精神救贖的關注,對反腐倡廉題材創作的敏感自覺,對“三農”問題的真實揭示,對革命歷史和抗日戰爭歷史的深度挖掘,也使得五年來刊發在《民族文學》上的佳作不斷,如仡佬族作家王華的《陳泊水的救贖之路》,滿族作家孫春平的《耳順之年》、于曉威的《房間》,藏族作家次仁羅布的《九眼石》,蒙古族作家阿云嘎的《天邊那一抹耀眼的晚霞》,苗族作家向本貴的《又見炊煙》,壯族作家李約熱的《你要長壽,你要還錢》等小說,傈僳族作家李貴明的《熱血長歌——滇西多民族抗戰紀實》等紀實文學,藏族作家丹增的《百年梨樹記》、回族作家敏洮舟的《怒江東流去》等散文,維吾爾族詩人麥麥提敏·阿卜力孜的《玫瑰贊》、藏族詩人阿頓·華多太的《北京,北京》等詩歌,深受讀者好評。

    少數民族文學五年來在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需要不斷進步的地方。比如,作家要更持續地深入體驗生活,豐富閱歷,開闊視野,克服題材狹窄,避免寫作的同質化、重復化、類型化和原創性不足等問題;提高思想修養和寫作能力,涌現更多能夠駕馭大題材、大作品的作家;需要沉下心來寫出偉大作品,從“高原”走向“高峰”。這些是少數民族作家今后需要深思并付諸努力的方向。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理论电影|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