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非遺工匠唐卡藝術展亮相北京
《文成公主》更登達吉作
《十世班禪大師》西洛作
《蓮花生大師八大變化》(局部) 娘本作
《妙音天女》次仁巴珠作
來自青海的唐卡畫師現場繪制唐卡。
為深入貫徹《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精神,培養造就一批中華文化代表人物,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激勵表彰制度,落實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培育中國工匠的要求,9月2日至9月6日,“大國非遺工匠專項公益工程”之“大國非遺工匠唐卡藝術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
本次展覽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大國非遺工匠(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承辦,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文化協會、黃南州熱貢畫院、西藏唐卡畫院協辦。展覽展出了從西藏、青海、四川、甘肅4省區近千名唐卡傳承人中精選出的100名畫師的120幅作品。
2016年11月17日,北京非遺發展基金會提出了“大國非遺工匠”的理念,倡導大國非遺工匠精神,全面開展了“大國非遺工匠專項公益工程”。第一批資助領域落實在非遺工藝美術門類下的唐卡藝術,預計資助金額為500萬元。
在展覽開幕式上,還舉辦了“唐卡項目認定與資助儀式”。大國非遺工匠唐卡項目專家認定委員會公布了10名“大國非遺工匠”名單和10名“提名大國非遺工匠”名單,并為他們頒發了認定證書。西合道、斗尕、更登達吉、格桑次旦、羅布斯達、希熱布、羅藏旦巴、夏吾他、桑斗合、斯舉薩嘎·五金多吉等10位唐卡大師被認定為“大國非遺工匠”;扎西當周、桓貢、龍桑、桑杰本、仁青加、卓瑪尼智、楊加才讓、仁青才讓、寬太加、仁青多杰等10位唐卡大師被認定為“提名大國非遺工匠”。
唐卡藝術是藏族特色藝術之一,其繪制程序復雜,包括制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等一整套工藝程序。它不僅體現了藏族的繪畫技法,也呈現了其他民族繪畫藝術的特點,是多民族文化交流借鑒的繪畫藝術成果。
在展覽開幕式上,北京非遺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四光透露,未來10年內,該基金會計劃開展“一帶一路”中國非遺世界行主題活動,每年組織200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非遺文化的展示、傳播、貿易、交流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