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好書榜2017年7月榜
1、《勞燕》張翎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7月
旅居海外的作家張翎近些年作品頗豐、題材多樣,或者將目光投向歷史深處、或者關注瞬息萬變的現實,不僅有身居海外“遠觀”的冷靜和女性作家獨有的細膩,在作品敘事架構等方面也一直在做新的嘗試。2017最新力作《勞燕》首次涉及抗日戰爭期間中美特種技術訓練營的抗戰培訓計劃,一個女人赤手推開殘酷的命運,用不熄的生命之光照亮三個男人的魂魄。
2、《詠而歸》李敬澤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7月
這是評論家李敬澤源自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經典的隨筆集,亦可視作對古代經典的一種個人化閱讀。他用洋溢著古典意境的文學語言敘述、闡釋人們耳熟能詳或知之不多的古代人物、事件、思想、作品,進而融入他的理解,也流露出他對古人與那個時代、蘊藏其間的哲思與智慧的某種向往。
3、《克魯索》[德]盧茨·賽勒 著 顧牧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6月
大學生艾德因女友意外去世備受打擊,只身來到希登塞島,這里是邊境內的自由之鄉,邊緣人的挪亞方舟。這里有精神領袖克魯索。被人遺忘的東德歷史,傾于自毀的青年,奇特的“老大哥”,各色邊緣人伙伴……《克魯索》講述歷史浪潮中的一段自我覺醒之旅,譜寫出一首獻給東德逃亡者的挽歌。該書作者以詩人身份出道,首部長篇即獲得德國家國家圖書獎。
4、《命運攸關的抉擇 : 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英]伊恩·克肖 著 顧劍 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作者伊恩·克肖用十個章節的篇幅考察了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美國、蘇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六個主要國家做出的十個互相關聯、具有巨大軍事影響的政治決策。從英國決定堅持抗擊德國,到德國決定在珍珠港事件后向美國宣戰,再到希特勒決定消滅歐洲大陸上的猶太人,這些決策把歐亞大陸上的兩場互相分隔的戰爭,轉變成一場真正全球化的沖突。盡管在1941年底,戰爭仍有三年多的進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在此時就已經注定了。作者充分分析了各種因素在這十個決策中的作用與影響,試圖為讀者還原當時戰場之外看不見的硝煙。
5、《潮來潮去:海關與中國現代性的全球起源》[英]方德萬 著 姚永超、蔡維屏 譯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作者充分利用海關檔案,對中國近代史進行了顛覆性解讀。比如海關其實是清政府末期推出的“一國兩制”,甚至近似于一個獨立國家,清政府滅亡后,這個國中之國依然存在。這個獨立的結構對中國近代化過程產生了深遠影響,清朝從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到第一次派學生赴西方留學,乃至第一家現代工廠,其實都是在海關直接推動下實現的。然而,在現代化的巨大挑戰面前,中國和許多后發國家一樣,不得不依靠民族主義來調用改革的資源與合法性,在此語境下,“國中之國”的海關地位尷尬,作為近代化的橋梁,反而成了怨懟的對象。作者在書中澄清了諸多誤會,細節的、顛覆性的論斷,在本書中比比皆是,也是本書最精彩、最有價值的地方。
6、《一只狼在放哨》[伊朗]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著 黃燦然 譯 中信出版社 2017年7月
伊朗導演阿巴斯最為人熟知的肯定是他的電影作品,事實上,他也是一位風格獨特的詩人,詩歌寫作一直伴隨著他的電影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這本詩集基本囊括了阿巴斯的主要詩作,由知名譯者黃燦然翻譯,很好地傳達出這位伊朗詩人詩句的特質——雋永,簡練,承繼著波斯詩歌的某種傳統,如俳句般寥寥幾行便流露出回味悠長的詩意。
7、《三十三年夢》朱天心 著 學林出版社 2017年7月
從1979年第一次到京都拜訪胡蘭成起始,臺灣作家朱天心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一次次前往京都(或日本其他地方),或尋幽訪勝或拜師會友、無目的的行走。時隔多年她在這部作品中記錄下那些往事片段,無論是面對自己的內心,還是對彼時親友的追憶,都直接、具體,有些內容甚至令人多少有些吃驚。朱天心的成長經歷、家世背景與其文學創作想必有關,體現到這部富有文學意味和逸趣的回憶錄中,看她憶及彼時臺灣藝文界的故人往事,別有一番滋味。
8、《六神磊磊讀唐詩》王曉磊 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7月
“六神磊磊讀金庸”是無數粉絲追捧的大號,這次六神磊磊用了兩年的光陰,傾情于唐詩,以詩為軸,以史為據,寫出一個輕諧版、深情版、史詩版的唐詩三百年。依然是幽默風趣的“六神體”,把一段段詩歌的起轉承合、刀光劍影、愛恨情仇娓娓道來,令讀者在忍俊不禁中領略大唐精彩絕倫的詩歌江湖。
9、《東京一年》蔣方舟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少年成名的作家蔣方舟應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之邀有機會于2016年旅居東京一年。其間她盡量淡化游客心態與“公知”般的微言大義,從自我出發,放慢生活和寫作的節奏。她用心觀察、體會日本社會、文化、風土人情,讀書、看展、寫作,見聞與感觸兼有。由她一年間的日記而來的《東京一年》并未落入“在別處”寫作常見的浮光掠影窠臼,生動感性又沉靜犀利,是作者發現自我與重新出發的開始。
10、《記一忘三二》李娟 著 中華書局 2017年7月
關于北疆阿勒泰牧民生活、風土人情和山川風物的寫作曾使李娟幾年前收獲評論界不少好評,也為很多讀者認同。《記一忘三二》是她時隔七年的新作,收入多篇散文隨筆。這次的筆觸更為廣泛,寫阿勒泰也寫其他,親情、友情、工作、生活,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日常流水雖然平淡、瑣碎,經由李娟寫來依舊隨性、輕松,詼諧與傷感并存。面對這些“流水賬”,如她在該書“代自序”中所寫的那樣,“我打開的明明是一條河,滔滔不絕,手忙腳亂也不能汲取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