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舉辦培訓班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
李敬澤做開班講話
學員在培訓間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學員在進行小組討論
8月8日至10日,中國作協在京舉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培訓班”,來自國直、中直、中國作協、北京作協、解放軍作協及煤礦、國土、電力等行業作協的170多位中國作協會員參加培訓。本期培訓班以集中授課與分組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出席并講話。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胡平、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為培訓班授課。
李敬澤在開班講話中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文藝工作高度重視,并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論述對于促進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發展具有長期的、根本性的指導作用。作為這個時代的寫作者和文藝工作者,需要認真地學習領會,并貫徹到學習和工作中去。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歷史需要不斷創造,中華民族依然處在不斷創造未來的偉大進程中,今天我們正處于這段進程的關鍵時刻。中國新文學是對于中華民族現代化負責任的文學,是推動中華民族不斷走向復興的文學,是要對人民的靈魂和精神生活負責任的文學。我們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一再強調,中國社會主義文藝要堅持“二為”方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在新的歷史情境下,要依據具體的歷史來為人民服務,這要求作家們真正地深入生活。生活不僅僅是碎片化的表象,也絕不僅僅是經驗的差異,作家還要通過深入生活來獲得對生活的整體性把握。除此之外,還要能夠在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重新認識自我。在文藝創作的過程中,努力從宏觀歷史的高度處理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關系。
胡平和李一鳴分別以“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以傳世之心作傳世之文”為題為會員們授課。他們談到,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是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根本要求。作家在創作時不僅要客觀地記錄現實,還要突出精神性追求。文藝要堅定人民立場、貼近群眾生活、反映人民愿望。精神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作家不能只寫自己身邊的事,寫作要深入生活,才能反映時代的腳步。作家必須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境界,擁有真善美的情懷,才能寫出真善美的作品。
在分組討論中,學員們從不同的角度談到對講話的學習體會。大家認為,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作家應當用文字向讀者展示百折不撓、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始終不放棄對美好的堅持。講好中國故事是每一個作家的重要責任。在時代劇變的洪流中,作家要堅守初心,守護文學的夢想。要在作品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情懷。要沉下心來,努力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文藝作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
本期培訓班由中國作協創聯部副主任呂潔主持。培訓班期間,學員們還參觀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