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培育人生的“藝術家”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崔一賢   2017年07月28日09:27

    鷗鳥可招 豐子愷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手機已經取代電腦成為使用量第一的網絡終端設備,“低頭族”成為我們這個特殊時代的一個普遍的群體。有調查數據顯示,現代人平均每15分鐘就要瀏覽一次網絡社交軟件。我們接受信息的方式由報刊雜志的文字變成了網絡上的圖片和視頻。這些圖片和視頻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直觀的感性層面的刺激,而且這些信息都是稍縱即逝的,我們的大腦捕捉到這些信息,卻只能留下較淺的印象,不能深入地加工,無法上升到理性層面。長此以往,我們會形成一種習慣,僅機械地收集信息卻不做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以至于我們的理性思維逐漸弱化。

    以科技手段為依托,現如今我們整個社會呈現出一種過度娛樂化的狀態(tài)。電視媒體、網絡平臺包裝出了“網紅”和選秀明星。人們娛樂生活、娛樂明星甚至娛樂政治。以往被“理性主義”束縛的感性欲望也得到解放,人們過分注重自我,宣揚個性。現如今,使用手機和平板設備的群體逐步年輕化,甚至很多兒童在四五歲就開始接觸微信等社交軟件,沉迷于網絡游戲當中。這種情況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絕不僅限于對身體的危害。過度沉浸在個人世界中,缺少與他人的溝通交流,缺少對于各種情感的體驗,則會造成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陌生化”間離。現代人如果缺少真實的情感接觸,缺少真實的體會大自然的機會,長此以往,不僅會喪失審美的沖動,更會失去創(chuàng)美的能力。

    在當今商業(yè)媒體化的語境下,人們的社交、生活、思考方式悄然變化。人生的“藝術家”這個命題,對于我們人生方向的選擇和人生價值的構建更具指導意義。人生的“藝術家”不是要求我們將生命的外在進行修飾裝點使其極具藝術性,而是要將在藝術作品和大自然的欣賞過程中獲得的體悟滲透到人性深處,使人格得到完善,達到真善美三者的完美結合。

    培育人生的“藝術家” ,一切美的修飾和詩意的追求首先應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即完整的人格。也就是說,“藝術家”的一切框架應構筑在一個健康完整的人之上。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劃分為知、情、意三個領域,這三個領域可以對應為真、美、善三個方面。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君子要擁有寬廣的胸懷、豐富的學識和慈悲的仁德,這是儒家為普通人所設計的一種完美人格模式。這種人格既能使我們不必活得如整日鉆營在名利中的人那樣卑微淺薄,又不必承擔著兼濟天下的負累。我認為人生的“藝術家”首先要具備君子這種人格,讓真善美在人性中完美結合。其次,人生的“藝術家”講求對于藝術品和日常生活的美的欣賞,就是要從藝術和審美通向人生,將美導入生命。以日常的生活和鮮活的生命作為實踐的對象,以整體的人生作為目的,達到人生的“藝術家”的境界。美是溝通真與善的橋梁,審美則是我們由必然王國通向自由王國的必經之路。美和審美在真與善、知與意、理性與感性相融通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朱光潛在《談美》中多次提到美感和快感的區(qū)別,快感與實際需求有關,美感與實際需求無關。看豐子愷的漫畫,我們總能透過它寥寥的線條或是大片的留白尋到一股生命的鮮活的味道。一顆敏銳洞察世界的心可以激起無數的好奇,激起所有潛藏在內心的感情,引領我們走在路上去發(fā)現、去思索、去感動。

    總的來說,培育人生的“藝術家”就是要塑造一種在擁有真善美和諧發(fā)展的基礎上將靜觀和實踐、審美和創(chuàng)美、知與行、出與入同時兼顧,最終健康的人格范式。而這些都是現代人最為缺失的精神品質。人生的“藝術家”就是要培養(yǎng)具有堅實的人生意義、積極的人生追求,熱愛生活、詩化生活的人。人生的“藝術家” ,起于藝術和生活,終于藝術和生活。

    藝術和審美,在當今如此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中,有時顯得十分奢侈。藝術品在很多人的意識中是昂貴的、高不可攀的。但在信息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接觸到藝術品的渠道越來越多,比如說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大劇院等公共空間日益增多。社會給我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那么我們首先應摒棄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另外,很多人認為藝術是晦澀難懂的。對于任何藝術,在真正去了解前,做任何推斷都是徒勞。因此,想要了解藝術,那么第一步要去欣賞藝術。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我們會產生一種敬畏生命的崇高感;觀看女神維納斯的雕像,我們會產生一種攝人心魄的優(yōu)美感。欣賞藝術,弄懂它的創(chuàng)作背景、藝術技法、思想意義不是必須的,只要能將我們體會的種種感受銘記于心就足夠了。

    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之美是審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我要將日常生活的審美分為自然審美與社會審美兩部分。人生的“藝術家”要建立一種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的正確觀念。人與自然是一體的,中國古代講求“天人合一” ,而現在我們常常將自然與我們自身明晰地區(qū)別開。我們去控制自然或去欣賞自然,這本就是一種“主客二分”的錯誤思想。城市的鋼筋水泥圈起一個人造的世界,我們似乎覺得田園牧歌的美離我們很遠。仰望星空,我們被宇宙的浩瀚廣闊所折服,被崇高的美撼動。這就是自然的力量,自然與人總在潛移默化中相互影響。人與社會也是一體的,我們每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我們由理性向感性復歸的路上如果矯枉過正,會帶來很多新的問題。社交網絡給我們提供了虛擬交往的新方式,人與人的交往缺乏真實的情感交流而逐步變得陌生化。我們應該將自己融入社會,盡自己的力量承擔社會責任,使社會更加融洽和諧。

    另外,要做人生的“藝術家” ,生活不能只停留在審美靜觀的層面,缺少“創(chuàng)美”這一重要部分。梁啟超主張通過勞動、藝術、學問、生活等具體實踐,把人從麻木狀態(tài)恢復過來,令沒趣變成有趣。朱光潛在《看戲與演戲——兩種人生理想》這篇文章中寫道,“古今中外許多大哲學家、大宗教家和大藝術家對于人生理想費過許多摸索,許多爭辯,他們所得到的不過是三個簡單的結論:一個是人生理想在看戲,一個是它在演戲,一個是它同時在看戲和演戲。 ”在我看來,最值得過的人生是第三種人生。看戲的人認為生命的最高價值在于靜觀,在于從最高的意義層面來觀照人生;演戲的人認為生命的最高價值在于實踐,在于從生命中最真實的煙火氣中感受存在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第一種人在審美的過程里只接收不輸出,第二種人則只輸出不接收。唯有第三種人生,既能在飽嘗生命跳動的同時又在人生路途中流連玩味,又能在冷和靜中體會生活的熱鬧。第三種人可以將自己在藝術和生活中的所感所得升華到人生的意義層次,又能利用這所感所得再創(chuàng)造生活的樂趣,進而影響他人。人生需要學會取舍,需要學會慢下來,需要學會欣賞,哪怕體會的樂趣只是短短一瞬,日后回想起來也是一次生命的歡愉。將每次在藝術或生活中獲得的感悟記錄內心,長此以往,封閉麻木的內心就會慢慢敞開,審美能力也會逐漸變得敏銳。能發(fā)現美,才能創(chuàng)造美,在生命中收獲美感會化作一種創(chuàng)造的動力驅使我們更多地投入到實踐中,在生活、勞動、做學問里釋放這股歡愉與熱情,將生命的美好傳遞給每個人。其實生命的意義就是在這一次次的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的驚喜中構建起來的。“知不可為而為” ,“為而不有” ,生命的意義是在“慢慢走”中覺悟,又在這一次次的超脫中得到升華。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久久精品2020|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一品道精品免费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2020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91麻豆精品国产一级|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