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美術作品展揭幕
武警官兵正在參觀展覽。本報記者趙立榮通訊員黃健攝
昨天上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美術作品展暨“文韜武略·功垂千秋”———開國將帥詩詞書法作品展以“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為名,在上海圖書館拉開帷幕,90幅大型繪畫作品與150幅書法作品生動展現了中國人民軍隊艱苦而輝煌的建軍史。令人關注的是,在展館的中央柜臺里,陳列了許多我軍歷史上的軍功章。其中,最珍貴的是1947年華東野戰軍頒發的“人民英雄”一套四枚英模獎章,分別為特級人民英雄和一級、二級、三級人民英雄。據記載,一級華東人民英雄獎章僅頒發45枚,特級更加珍貴。
“人民軍隊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支柱。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國家的安寧。”走出展廳,不少觀眾感嘆,參觀完這兩個展覽,如同回顧了一部簡要的建軍史,“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這樣一種精神,讓觀眾感觸良多。
美術作品展共展出了從陸、海、空三軍以及火箭軍、武警部隊等單位和個人征集到的90幅大型繪畫作品,它們無聲地傳頌著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90個動人故事,讓參觀者為之動容。油畫 《郭村保衛戰》 是一件有著特殊意義的作品,它是畫家徐純中為緬懷在此次戰斗中犧牲的伯父所作。1940年5月下旬,新四軍挺進縱隊轉移到江蘇省郭村 (今屬江都區)休整,6月28日,國民黨軍隊突然從四面包圍并發動進攻,挺進縱隊在蘇皖支隊增援下粉碎了敵人的進攻。徐純中介紹,畫面中拿機關槍的戰士便是他的伯父、新四軍某營營長徐世良,在這場戰役中,他胸口中了四顆子彈而犧牲。“我從沒見過伯父,他沒有子女,我被過繼給他。作為烈士家屬,我每個月會領到一筆撫恤金,想到這是伯父和革命先輩們用犧牲生命換來的,都會忍不住流淚。”徐純中說:“我繼承的不能只有名利,更要傳承先輩的信仰。我有義務,通過自己擅長的作畫,來給中國年輕的一代傳播更多正能量。”
著名畫家汪觀清今年已87歲高齡,他從上世紀60年代便開始進行革命題材的美術作品創作,作品 《紅日》《雷鋒》 《周恩來同志在長征路上》《南京路上好八連》 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軍旅人。“我和部隊有緣,29歲就開始畫長征,后來畫了很多連環畫,在長征路上也走了三次。”此次,汪觀清不僅為展覽親筆繪就了畫作 《向雷鋒同志學習》,還組織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積極參與,為展覽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畫中雷鋒的神態活靈活現,這是我見過的畫雷鋒畫得最好的一幅。”現場有觀眾稱贊道。此外,上海剛泰藝術館還將館藏的一組長征系列油畫和組雕《井岡星火》 無償出借給展覽展出。
與美術作品展同時揭幕的“文韜武略·功垂千秋”———開國將帥詩詞書法作品展上,展出了150幅由多位將軍書法家創作的書法作品。這些作品的內容,源自眾多開國將帥創作的詩詞。“拒腐蝕,永不沾”“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些作品在今天仍然具有時代意義。
全國政協常委童世平上將,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云虎等出席了昨天的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