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滋哺時代的“創客”
最近,幾個學藝術的小青年,在浙江富春江畔打造的“藝術民宿村落”,紅遍了大江南北——上海、北京甚至國外的游客紛至沓來,如果是周末或節假日,不提前預訂很難有床位。
一個原本廢棄的空心村,緣何有了如此大的吸引力?原來,村子被小青年們用“藝術元素”狠狠地改造了一番。藝術,為民宿注入了文化,也使其具備了獨有的特質。
我們提倡“文化+”,核心就是在社會發展中,強化文化內核,激揚文化精神,激發文化活力。其重中之重,在于強調文化的內生力。事實證明,只要文化的內生力真正被激發出來,就會對社會發展起到強大的助推作用。以浙江的特色小鎮為例,眼下它已經成為經濟新常態下轉型升級的發動機。浙江的特色小鎮所以能夠健康成長起來,與“文化+”的理念貫穿其中,不無關系。在這個依托智慧型產業蓬勃生長的造夢空間里,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不斷強化,并逐漸滲透到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浙江特色小鎮建設,“創客”群體,尤其是藝術“創客”的“創能量”,不容忽視。藝術“創客”們大多畢業于藝術院校,擁有美術專業基礎和較高的審美素養,擅長創意和設計,或掌握一門手藝。作為年輕的創業群體,他們如同新鮮血液,不斷為特色小鎮的建設注入活力??梢哉f,特色小鎮,托起了“創客”們的夢想;而藝術“創客”們的激情揮灑,讓特色小鎮更具特色。
其實,仔細留意,在助推城市現代化文明的進程中,藝術“創客”們的身影無處不在——開發區的文化創意產業園,高校的創意集市,電商的實體體驗店,街邊的手工作坊,博物館的藝術衍生品商店,商場的高新產品展示區……無論是智能電子產品、智慧家居用品、數碼視覺設計等面向未來的領域,還是傳統工藝、服飾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連接傳統的領域,都有藝術“創客”們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以創意和創造力的實現為核心的美術專業特質,讓藝術“創客”能夠自主地運用線條、結構、空間、色彩等視覺元素,將抽象的創意思維和設計思維與材料相結合,呈現為作品實體,甚至將科學和藝術相結合,實現定制或個性化的小批量生產,與社會需求產生更緊密的聯系。
這種專業上的特長,讓藝術“創客”在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的發展中,擁有了無可比擬的優勢。國家多重政策的鼓勵、藝術品市場的興起等,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藝術生創業,在高校里蔚然成風。藝術“創客”獨立的創新精神,也得到了社會各個層面越來越多的支持,甚至是社會資金的青睞——據稱,目前以藝術金融為標的的眾籌資金在選擇投資時,藝術生的創業項目,成為最受青睞的對象之一。
無論是抽象的創意,還是具象的設計,成功的藝術創造,都灌注著創作者的生命情感和審美意識。因此,對于藝術“創客”而言,生活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時代,真真是生逢其時——對他們而言,文化創意,是靈感,是生活,是創造,也是體驗。除了填補行業空當、實現個人財富的積累,還可以通過藝術的創想,尋找文化的生長點,促進生活品質的提升,從而影響社會、改變世界。
又如何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作為創造主體,藝術“創客”價值理念的高標,以及對時代脈動的把握,尤為重要——如果在創意思維上過于個性化,一味追求高蹈,產品太藝術化,則勢必越來越小眾,很難走進生活,真正為大眾所接受;但同時,如果藝術“創客”群體放低對品質和創意的要求,一味去迎合什么,產品又勢必失去文化的審美價值和帶動力。
美在生活。那些基于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理想創造,正在滲透向生活的各個領域。越是物質豐盈的時代,越離不開藝術的創造和精神的涵養。因此,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我們的創新、創意滋哺偉大時代,是藝術“創客”們須臾不能偏離的原則?,F代生活,需要時代的美學,需要人文的化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