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光臨”鳥巢 全世界僅存三件的《大衛》原作翻模作品亮相
安迪·沃霍爾、倫勃朗、畢加索,最近北京的藝術圈有不少藝術大師“光臨”,而米開朗基羅又帶著《大衛》來“湊熱鬧”了。日前,“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在國家體育場鳥巢揭幕,包括《大衛》《圣殤》《創世紀》等米開朗基羅經典作品在內的百余件博物館級復制藏品都在參展之列,《大衛》還是全世界僅存三件的《大衛》原作翻模作品之一。
展覽:全面展示藝術成就
步入展廳,首先看到米開朗基羅密友里查瑞利為其創作的胸像,以及米開朗基羅在《最后的審判》中描繪的人皮自畫像。他在23 歲時便開始創作的雕像《圣殤》更是不容錯過,作品超越了題材的限制,洋溢著人類的偉大情感。而全世界僅存三件的《大衛》原作翻模作品之一,置身于鳥巢文化中心專門搭建起的圓頂展廳內,米開朗基羅對雕塑細節的把握,得以呈現給觀眾高度的完美與真實感。
眾所周知,米開朗基羅是一位藝術全才,而此次展覽也分為“雕刻”、“濕壁畫”、“建筑設計”等多個展廳,意在全面展示出藝術家的藝術成就。有趣的是,展覽還專門開辟了“文藝復興王者之戰”的展區,對比了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分別為佛羅倫薩新共和國政府繪制的《安吉亞里戰役》和《卡西那戰役》,讓觀眾去評判各自的表現手法和繪畫技藝。
互動:體驗濕壁畫創作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藝術家的工作室不僅是進行創作的地方,也是進行教育的場所。藝術家在藝術生涯的初期都曾在老師身邊學習。為此展覽現場特意模擬了米開朗基羅工作室以及濕壁畫的創作室,顏料、畫架和素描桌的擺放,讓人對臨摹老師作品或進行模特寫生的場景身臨其境。
據策展人、意大利國寶級濕壁畫大師安東尼奧·德維托介紹,他將用十天時間在現場展示以中世紀技法創作濕壁畫的完整過程,觀眾不僅可以零距離觀看這種將顏料繪制在未干灰泥之上的技法,甚至能夠親自體驗濕壁畫的創作。除此之外,觀眾在現場還可以借助水晶石VR全景體驗科技,置身梵蒂岡西斯廷教堂觀賞《創世紀》與《最后的審判》壁畫,穿越古今感受500年前中世紀的藝術現場。
據悉,展覽期間國家體育場還將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院長丁方在鳥巢文化中心開設“東方文藝復興”系列講座,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也受邀共同探討公共審美與藝術教育的未來發展態勢。鳥巢文化中心還同時開啟多個與文藝復興相關的平行展,并提供藝術限量版復制品和藝術書籍。展覽將持續至10月10日。
北京晨報記者 張碩/文 史春陽/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