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迎接黨的十九大暨紀念建軍90周年”主題采訪團在廣東開展
7月13日至14日,中國作協“迎接黨的十九大暨紀念建軍9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第一團)在廣東開展。采訪團由中國作協創聯部副主任馮秋子和河北省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春雷率隊,團員包括有20位來自全國各省擅長撰寫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和優秀現實題材的作家,并有《人民日報》等記者隨團。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楊克、范英妍歡迎并參與采訪活動。
在廣東期間,采訪團先后參觀了包括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廣州起義紀念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埔軍校舊址等。采訪團實地瞻仰了這些見證黨和軍隊早期革命歷程的重要場所,參觀了相關展覽,接觸了珍貴的文物史料,聽取了專業講解員的報告,并采訪了相關的黨史專家。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主要由中共三大會址遺址廣場、中共三大歷史陳列館、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春園等組成。1923年6月12至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勝利召開。大會確定了與國民黨合作的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對大革命高潮的到來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共三大確立的統一戰線方針,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的反復實踐與發展,成為我黨戰勝強敵、奪取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一直是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館內現有《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等基本陳列。
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 1926年5月至9月,毛澤東任所長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此舉辦,周恩來、彭湃等共產黨員任教員,來自20個省區的327名學生,在此學習農民運動的理論和方法,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參加革命斗爭。學員畢業后奔赴全國各地,領導農民運動,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廣州起義紀念館是為紀念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武裝起義建立中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府而建立的博物館。1927年廣州起義后,在此成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被譽為“東方的巴黎公社”。現存文物建筑包括了院內大門、中樓(蘇維埃政府辦公地方)、北樓(工農紅軍指揮部)、南樓(警衛連宿舍)等,館內現有《廣州起義》基本展覽。
另外,采訪團也造訪了黃埔軍校舊址,重溫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攜手進行反帝反軍閥斗爭的歷史,回顧了不少黨和人民軍隊領導人的成長歷程:周恩來、葉劍英、惲代英、蕭楚女、郭沫若、茅盾等共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解放軍首批授銜的十位大將中也有三位出自黃埔軍校。
據悉,本次主題活動由中國作協主辦,會同廣東作協組織開展,是文學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實踐,也是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的重要舉措。另悉,采訪團一行還將前往深圳改革開放前沿地區等展開實地探訪活動,感受時代進步與社會變化,積累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努力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采訪團在廣東期間,廣東省作協副秘書長、廣東組聯部主任鄭毅,廣東組聯部調研員肖馥筠、副主任陳宇,辦公室副主任李科權等也參與采訪活動。(文字、攝影:梁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