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玉雕文化的審美品格
    來源:光明日報 | 黃楠  2017年07月11日15:55

    鏤空菊花紋玉佩·明代(玉雕)

    白玉桐蔭仕女圖·清代(玉雕)

    瀆山大玉海·元代(玉雕)

    婦好墓玉雕人物·商代(玉雕)

    翡翠蟈蟈白菜·清代(玉雕)

    一鳴驚人(玉雕)

    玉蟬·漢代(玉雕)

    三友圖(玉雕)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是集審美和仁德于一身的文化載體,玉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禮記·學記》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玉象征著傳統文化中“謙謙君子”的品質。玉器的藝術美與文化內涵更是離不開能工巧匠的雕琢。

    玉雕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與良渚文化遺存皆有玉器出土。早期的玉器形制簡單概括,工藝樸拙。紋飾多為對稱的簡單紋樣,雕刻技法有陰線刻、陽線刻、斜面棱線刻、減地凸雕和透雕等。

    商周時期玉雕工藝得到了質的提升,玉作為禮器和祭祀的必需品被大量使用,出現了掛件玉佩、祭祀玉璧、官爵玉佩等小型禮器。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玉雕的文化內涵和外延也隨之逐步成形。

    秦漢將玉雕藝術推向輝煌。此時玉雕受到了儒家文化以及方術思想的雙重影響,使得玉器被理想化、人格化,玉的“美德”也隨之被推廣開來。同時,玉器也承載著漢代人的精神信仰,“葬玉”習俗風靡一時。漢代玉雕形式多樣,普遍運用透雕技法,陰線刻技藝也更趨于成熟,所做雕刻可以細若游絲。如漢代創造了玉雕史上聞名的“漢八刀”技藝,在漢代殮葬所用的玉蟬的腹背、雙眼、翅膀上施加的工藝,刀法粗獷簡練,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后世的玉雕技法。

    玉雕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低迷后,在唐代開啟了新的局面。隨著唐代世俗文化的發展,玉雕少了漢代以前的威嚴特征。此時的玉雕兼具實用性和寫實性的特征,飛禽、走獸、人物與生活場面交織,使得此時的玉雕充滿著人情味。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西域的美玉不斷東來,其文化也對中國玉雕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

    宋代,中國玉雕發展進入到了另一高峰。民間出現了大量玉器作坊,文人也鐘愛玉器。此時的玉器清新別致,給人以自然的含蓄之美。宋代玉雕紋飾豐富繁多,以龍鳳吉祥為主,還有鳥蟲花草、飛禽走獸、人物、家畜以及幾何圖案等裝飾紋樣。

    元代的玉雕在融合宋代世俗化和典雅的氣質面貌外,也融合了蒙古族粗獷、古樸的藝術特色。這個時期的各種雕刻技法更加成熟,除浮雕、圓雕以外,還產生了多層次鏤空雕刻。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工匠制成《瀆山大玉海》,是元代特大型玉雕,作為巨型酒器,意在反映元代國勢之強盛。玉雕下部的波浪采用了浮雕加陰線刻的雕刻技法,上部用陰線刻刻畫出翻騰的漩渦,四周刻有龍、鹿、豬、馬、犀等動物浮雕,形態各異,細致典雅,足見當時玉雕工藝技藝高超。

    明清是玉雕與民間文化日趨融合的時期,玉雕題材在此時被賦予各種吉祥寓意,并且人們通常以諧音的方式將圖像與寓意結合。例如“蝠”通“福”、“瓶”通“平”、“魚”通“余”等,以象征著人們對美好明天的寄托。此時的玉器制作將傳統的多種工藝融會貫通,各路工匠大顯其技,屢創精品。

    玉雕的繁榮離不開工藝的發展,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對玉料進行加工的呢?首先是選料,玉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藝術價值。自西漢中外商貿便捷以后,西域美玉漸漸東來,西域之玉溫潤、通透,尤以和田玉最受人喜愛,美玉的到來也為中國玉雕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詩經·衛風·淇奧》中記載了玉雕所采用的技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即對玉料進行初步分解、進一步修整、雕刻和拋光。玉雕屬于“減法”雕刻,需對整體有一定把握,所以玉雕的琢磨首先是粗雕,再運用線刻、浮雕、鏤空、鉆孔、活環、隱起、拋光等技法進行細雕。最后一道工序——打磨,即使用細膩柔軟的木片、葫蘆皮、牛皮等材料,蘸上珍珠砂漿,經歷反復拋光之后,使玉器具有凝脂般的光澤。

    在中國的玉雕技法中,還有一項獨具特色,即為“俏色”。有些玉料中經常帶有一些雜色,棄之可惜,匠人們便以雜色部分的形與色為基礎進行設計。清代玉雕《翡翠蟈蟈白菜》即采用了此類技法進行雕琢。白菜根部基本呈白色,而白菜的頂部及蟈蟈的形態運用玉的黃、綠之色進行表現,塑造出了白菜被霜凍之后的質感以及綠蟈蟈在食用白菜時的場面,極富自然妙趣。中國古人歷經數千年不斷鉆研、創新玉石雕刻技藝,時至今日,這些技法的綜合運用,更能烘托出玉石之美。

    由于玉料在古代稀有、尊貴,所以在進行創作時要盡量避免棄料的產生。工匠們需要對“遺棄”之料重新構思、巧妙設計,變廢為寶。以清代的《白玉桐蔭仕女圖》為例,它原本為碗材廢料,但工匠們隨形巧作,將被取走的部分設計成為半掩的月亮門造型,又以兩個仕女望門而立,一人手持如意,另一人雙手捧物,巧妙地將人物肢體動作與廢料相結合,造型別致。由平雕紋線改為三維立體透視表現,增加了進深感,這件玉器也深得乾隆皇帝的贊賞。

    中國古代講求氣化陰陽。從玉器本身來看,其堅凝的石質給人以陽剛之美,但玉本身的色澤是溫潤、通透的,又顯現出陰柔之美,而如何將玉的色澤與質地完美結合是玉雕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工匠們力求從整體把握,盡量保留玉本身的特性,又能將玉器的質感與色澤更好地反映出來,給人以平和靜雅的中和之美。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流逝,中國玉雕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淀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當代的藝術創作只有從傳統中不斷汲取營養才能在世界文化中存活、發展。也只有承載傳統文化基因的藝術作品才能獲得廣泛的認同。從新石器時代的樸拙,到明清的精致,再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玉石獎牌的典雅……我們能看出,玉雕不僅是中華禮樂文化的代表,也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今,玉文化已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并以“人文關懷”的價值理念闡釋著藝術家們對中國夢的美好寄托。

    中華玉雕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不僅傳達著古人的審美追求,更是被中華民族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在今后的發展中,玉雕藝術家們應該繼續以傳統文化為根基,融合國內外玉雕藝術與時代審美氣質,創作出既蘊蓄深厚的審美品格,又有廣泛認可度的玉雕藝術品來。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組,作者:黃楠,系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師)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这里是免费| 无码人妻精品丰满熟妇区|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热6| 91精品国产福利尤物|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99久久99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伊人久久精品午夜|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 视频久re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