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閱讀月度好書榜2017年4月
《五個人的戰爭: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作者: [美] 馬克·哈里斯 著
譯者:黎綺妮
社科文獻出版社 2017年4月
這是一本精彩的有關二戰宣傳的電影史。二戰期間,美國政府將其戰爭宣傳的工作外包給了好萊塢,讓這些導演史無前例地自由出入戰區。他們的身影出現在美國的幾乎每個戰場,并讓美國公眾形成了關于美國正在參與一場正義戰爭的集體意識。本書是關于約翰·福特、喬治·史蒂文斯、約翰·休斯頓、威廉·惠勒和弗蘭克·卡普拉五位好萊塢著名導演非凡的、不為人所知的故事,它講述了他們如何給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同時也被其所改變的。
《從書籍史到閱讀史》
作者:戴聯斌
新星出版社
2017年3月
互聯網時代,電子媒體滲透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印刷書籍和其他紙媒體嚴重衰退,傳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行為也遭遇極大的挑戰。本書的初衷是討論閱讀史的研究方法,文獻來源于英文專著或歐洲其他語種專著的英文譯本,探尋的主要是大西洋兩岸從中世紀到十九世紀的閱讀史和書史,并試圖從這些研究中尋求啟發和建設性的思考。通過對閱讀史的研究幫助人們重新構建閱讀的意義。作者為著名漢學家卜正民的學生。
《人工智能:李開復談AI如何重塑個人、商業與社會的未來圖譜 》
作者: 李開復;王詠剛
文化發展出版社
2017-5-10
當人工智能時代成為必然,我們是否應該擔心人類社會被高端智能電腦控制,或者從短期來說,普通人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失業沖擊?李開復的《人工智能》一書似乎對此持樂觀的態度,他更偏重于告訴讀者:當人工智能的時代不可避免的到來時,個人應該做些什么,才能避免被AI取代?企業應該如何升級,才能在新的商業變局到來前抓住先機?他認為人們無需擔憂和懼怕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需要做的,應當是盡早認清AI與人類的關系,了解變革的規律,更好地擁抱新時代的到來。這不妨是一種參考角度。
《文明的變遷:巴黎1896·尋找李鴻章》
作者:邊芹
東方出版社
2017年3月
1896年,李鴻章出使歐美八國,在法國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隔著一個多世紀,作者重走李鴻章走過的路,尋找每一個與歷史交匯之處,當紙頁上記述的歷史與追溯者行游的腳步看似重疊在一起的時候,中西文明的變遷的邏輯得到了別樣的呈現。本書作者旅居法國多年,一系列重新審視西方媒體和西方文明的作品,尖銳而透辟,揭開了不同于“普世價值”的另一種真相,其觀點令人警醒。
《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作者: [美] 蓋伊·特立斯
譯者: 范曉彬 / 姜伊敏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2017-3
作者蓋伊·特立斯,美國著名作家、記者,“新新聞主義”代表人物,曾任職《紐約時報》十年。他的雄心是“將非虛構寫作提升到前人未至之境”,不僅將文學技巧引入紀實書寫,更對美國社會作了切片般的精準分析。在本書中,作者以犀利的眼光,精準的筆法向讀者展示了紐約風貌:面目模糊的人潮中不為人知的奇聞軼事,鎂光燈下的明星轉身之后的尷尬境遇。俱樂部門口的擦鞋匠、高級公寓的門衛、公交車司機、大廈清潔工、建筑工人,與弗蘭克·辛納屈、喬·迪馬喬、彼得·奧圖爾等明星一樣受特立斯尊重,他以同樣的好奇心對待他們。全書由《紐約:一位獵奇者的足跡》《大橋》和《走向深處》三部分組成。
《雜草記(上下)》
作者: 柳宗民 / 三品隆司
譯者: 燁伊 / 虞辰 / 曹逸冰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7-4
日本著名園藝家柳宗民以專業的眼光去觀察、去體悟,娓娓道來每一株普通雜草的獨特與不凡。在他筆下,每一棵小草都有自己的美麗與功用,都蘊蓄著生命的堅韌與美好。它們或可食、可用、可賞玩、可入藥,亦可默默無聞自在灑落。正如《昆蟲記》是科學詩人法布爾為自然界平凡子民書寫的不朽篇章,《雜草記》亦將專業知識與人文關懷熔于一爐,是一部嚴謹翔實的自然筆記,展現一草一木的堅韌與智慧,探索微小生命的獨特與不凡。書中還有120幅精美手繪插圖,帶你走進草的世界。
虛構類
《生火》
[法]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編繪
曹楊 譯
后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3
《生火》是美國作家杰克·倫敦描寫極北嚴寒生活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說。一個淘金者與他的狗一起,穿越茫茫雪原,前往營地與伙伴們匯合。然而,嚴寒將成為一位真正無情的敵人,主人公的生命,最終取決于一束小小的火柴……克里斯托夫·夏布特改編的這部漫畫在原創性和圖像質量上都令人驚嘆。在書中,人物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與其命運的走向息息相關,情節隨著書頁的翻動變得越來越緊張。杰克·倫敦筆下的冰雪荒原被具象化,黑白灰色調以令人窒息的對比方式完美呈現出極地之寒,只有那團帶給人溫暖和希望的火是鮮艷明快的,而它卻轉瞬即逝……
《封鎖 》
作者: 小白
中信出版集團/中信大方
2017-4
從《局點》《租界》《特工徐向璧》,再到《封鎖》,作家小白的小說始終穿梭于不同時代的上海,建構了一個與張愛玲、王安憶筆下的上海迥然不同的世界。小說描述孤島時期的上海,漢奸頭目在寓所爆炸中身亡。為追捕刺客,日軍展開封閉式恐怖調查,饑餓和恐慌籠罩著所有住客。一個腦洞大開的小說家為了自救,以種種手段完成致命一擊。作家精心設計一場場文字游戲,以“智性寫作”重現了虛構的力量。
《金子美鈴全集》
作者: [日]金子美鈴
譯者: 閻先會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
2017-3-1
本書系國內唯一金子美玲詩歌全集譯本,收錄作者全部詩作512首。遵照原著,全書分為“寂寞的公主”“美麗的城堡”“天堂里的媽媽”三部分,包含《向著明亮的地方》《我、小鳥和鈴鐺》《大漁》等諸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該書由日本金子美鈴紀念館館長作序推薦,完整介紹了金子美鈴的生平,創作經歷及作品被世人發現的過程。每一個閱讀金子美鈴的人,都會回到那個純凈而唯美的世界。
《 逃亡 : 布爾加科夫劇作集》
作者:[蘇聯] 布爾加科夫
譯者:周湘魯、陳世雄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7-2
布爾加科夫因《大師和瑪格麗特》等小說而為中國讀者所熟知,不過他從來不僅僅是一位小說家,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是莫斯科藝術劇院繼契訶夫、高爾基之后最重要的作者,至今其作品在俄羅斯仍被反復排演。《逃亡》一書收入了布爾加科夫的七部劇作,除《逃亡》、《土爾賓一家》、《莫里哀》之外,更有《卓伊卡的住宅》、《紫紅色島嶼》、《伊凡·瓦西里耶維奇》、《巴統》四部新翻譯的作品,可供讀者一覽布爾加科夫戲劇藝術的基本面貌。
除了《土爾賓一家》等經典劇作,值得一提的是《巴統》,該劇正面描寫了斯大林,因此素來有巨大的爭議。
注: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