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小女子年方七十 仍可以“上天入地”
    來源:文藝報 | 周思明  2017年06月26日07:11

    今年5月初,兒童故事影片《天使的聲音》入選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迎接黨的十九大 共圓小康中國夢”主題放映活動推薦片目,該片是60部入選影片中惟一的現實題材兒童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侗族留守兒童的故事,既反映了留守孩子缺失親情、生活艱辛的一面;更突顯了他們頑強樂觀、自立自強、敢于追求夢想的可貴品質,以及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深圳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認真落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60號文件,使用宣傳文化基金,購買了這部電影若干場放映權,并于5月中旬開始,由電影放映隊深入居民社區進行公益流動放映。

    流動放映也就是放露天電影,必須天黑以后才能開始。天熱,蚊子咬,無座位,又是熱播電視劇的黃金時段,放映者事先擔心能有多少人從家里出來看露天電影?但觀眾卻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社區提前發了通知,海報上背著柴草的三姐弟、穿戴著侗族美麗服飾的孩子,都引起了人們的興趣。5月30日是端午節,《天使的聲音》在深圳龍崗區布吉鎮南灣街道下李朗村放映。除了天熱、蚊咬、沒座位、熱播電視劇等“阻力”外,又加上了過節。但是下李朗村廣場人頭攢動,至少有千人以上。孩子們席地而坐,看得入迷;大人也全神貫注,全都一直站著看完影片。放映隊長說:“放這電影心里高興,那叫一個盛況空前。”久違了的露天電影,散發著草根和泥土的氣息,影片收獲了超高的贊譽,從露天電影的壯觀,看到了真實的社會效益,本版特刊發該片創作經歷介紹及評論文章。

    小女子年方七十 仍可以“上天入地”

    周思明

    2014年蘇曼華被評選為“深圳市首屆最美長者”。她發表獲獎感言說:“小女子年方七十,正可以更上層樓”。此言一出便在深圳廣泛流傳開來,成了炙手可熱的名言。

    小女子蘇曼華20歲開始文學創作;54歲作為文藝人才被引進深圳;57歲開始創作電影文學劇本,專攻兒童電影;70歲為捍衛編劇主權,發奮由專職編劇轉而兼任制片,今又4年矣。4年間她完成了兩部電影,近來,她的新作《天使的聲音》,以其極為醇厚的泥土氣息和回歸露天的放映方式,引起追捧和熱議,筆者不禁想要對蘇曼華的創作軌跡進行梳理。

    “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文藝創作的根本規律。50多年來,蘇曼華正是這樣做的。她始終不渝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文學與電影創作領域進行跨文體寫作,特別是近16年來,她側重于兒童電影的創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突出成就。

    1998年,蘇曼華從遼寧調入深圳。一踏上深圳這片神奇的土地,她就迫不及待地深入生活——到蛇口小學去;到深圳實驗學校去;到元平特殊教育學校去;到深圳市少年宮、少兒圖書館去;到沙頭角街道去……當她發現一個好題材時,她便告誡自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緊追不舍,深入開掘,堅信“淘盡泥沙始見金”。創作電影文學劇本《送你一根魔杖》(后由導演更名為《我們手拉手》)的時候就是如此。這部電影反映了深圳實驗學校與井岡山下七鄉中學在“手拉手”活動中城鄉孩子之間的深入互動,講述了他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收獲純真友誼的感人故事。蘇曼華在深圳實驗學校采訪后,又獨自一人深入井岡山下七鄉體驗生活、搜集素材。

    那是2001年6月,蘇曼華從深圳坐火車到吉安,從吉安坐大巴到茨萍,再從茨萍搭上一輛個體營運的破面包車去下七鄉。山路極險,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道路不是左右的S型,就是上下的S型,陡峭的下坡路上司機毫無減速之意,破面包車稀里嘩啦一路呼嘯前行。行至半路又下起瓢潑大雨,大雨中她一個人在下七鄉下了車。茫然四顧,半山腰上有房屋,她猜那就是下七中學。山水從山上一瀉千里,她迎著山水向上走,打傘和卷褲腿都已毫無意義。當她見到下七中學校長連國富時,整個人就像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山區中學的學生大多離家很遠,70%以上住校。她要探訪學生的家庭,山里沒有任何交通工具,連校長只得讓騎摩托上班的老師用摩托載她進山家訪……為了這部電影,蘇曼華前后六上井岡山。天道酬勤,電影《我們手拉手》于2005年榮獲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少兒影片獎第一名;2007年又獲第10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2004年春,蘇曼華到深圳漁民村采訪。在鄧小平同志視察漁民村20周年的時候,她一次次地往漁民村跑、往租用漁民村廠房的企業跑,采訪當年同鄧伯伯(他們這樣稱呼小平)握過手的漁民村老村長鄧志標;采訪上世紀70年代逃港、80年代回歸、而今企業越做越大的港商;采訪打工仔和打工妹……深圳的春天熱如夏日,那時漁民新村還沒有交付使用,電梯不開,為了弄清站在漁民村的窗口看深圳河對岸究竟能有多寬的視野,她走防火通道,徒步爬上十幾層樓……春天的汗水沒有白流,到夏天終于凝結成電影文學劇本《河的那邊是香港》。全劇以一個小女孩的眼睛看世界,女孩子和深圳一起長大。漁民村20年的發展變化就是深圳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縮影。怎樣給孩子們講述改革開放的故事?蘇曼華交出了優秀的答卷。

    2007年初,蘇曼華開始關注住在深圳,每天跑過羅湖橋到香港上學的港人子弟(他們被稱為“跨境學童”)。她認為,深港親情在跨境學童身上體現得最充分。為了抓取最鮮活的第一手素材,冬日的清晨6點多,天還沒亮,她就趕到羅湖邊防檢查站出境大廳,那里有深港走讀兒童專用通道。香港從幼稚園到高中都免學費,所以從剛上幼稚園的3歲孩童到已上中六(高三)的少男少女都不辭辛苦,每天往返奔波在羅湖橋上。這樣的孩子當時在深圳有近7000人(現在已近兩萬人)。蘇曼華跟他們一起跑過羅湖橋,到香港元朗鄧兆棠中學(簡稱鄧中)體驗生活。通過朋友介紹,她住到鄧中英語老師周娜家里。鄧中上午上6節課,兩節連排,學習時間安排得很緊,但是課堂上輕松活潑。學生可以交流討論,正好消解了課業的沉重。中午蘇曼華跟師生們一起在學校食堂吃飯,下午有時去上家政課……

    一座羅湖橋,分隔著又連接著一國兩制的生活。蘇曼華細細揣摩、深度思考兩地的文化差異,努力挖掘發生在羅湖橋上和羅湖橋兩端的故事,寫出了電影文學劇本《跑過羅湖橋》。這部作品命運坎坷,經過7次大幅度修改,直到2013年,改到第8稿才拍成電影。這一稿劇本獲得了中國作家協會2013年度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早已成為蘇曼華頑固的習慣,成為她的生活方式和創作方式。在“蘇曼華文學創作50年”座談會上,她的老朋友劉元舉發言,說她“既能入地,又能上天”——上世紀90年代初,蘇曼華任遼寧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時,有一年春節她沒在家過年,而是深入到撫順煤礦的井下,和礦工們一起過春節。20多年后的2013年,劉元舉和蘇曼華在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不期而遇。哇!老朋友風采竟然不減當年。70歲的蘇曼華充滿創作激情,煥發著朝氣和活力。原來她是到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縣”)采訪、采風、體驗生活。塔吉克人自稱是“太陽之子”,走進“太陽之子”的村落,到達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所以劉元舉說她“能上天”。

    塔縣和喀什市都是深圳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受援地。蘇曼華在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簡稱“前指”)聽到了“深喀家庭1+1”活動中的一些故事。這項活動是深圳市和喀什地區的各50個家庭建立聯系,兩家的孩子結成“對子”,像走親戚一樣互相來往。蘇曼華立刻意識到這是難得的民族團結題材。蘇曼華覺得自己有責任寫出民族團結的美好故事,用真實的、正面的藝術形象來戰勝負面影響。于是她爭取到“前指”支持,便有了2013年的初登帕米爾。淳樸、善良、好客的塔吉克老鄉熱情地接待了蘇曼華。她與塔吉克女孩兒古麗娜熱全家都成為了好朋友。跟她同齡的達力·買提胡夏力則講述了自己童年遇到一位解放軍,受到那位解放軍的關愛,因而一輩子都感恩在心的親身經歷,這些素材后來都被她用到了電影文學劇本《鷹笛·雪蓮》中。

    2014年5月,已經找到電影投資、擔任《鷹笛·雪蓮》編劇兼制片人的蘇曼華帶領主創人員到塔縣作開機前的準備。7月電影開機,蘇曼華第三次登上帕米爾高原。這次她帶領著106人的攝制組,在帕米爾高原上連續工作了一個月,艱難拍完了這部電影。這一次,蘇曼華真正感受到了這座世界屋脊的嚴酷威力。

    《鷹笛·雪蓮》全程在高原拍攝,拍攝場地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有的場景還在5000米以上、甚至接近6000米。帕米爾高原的植被遠遠不如云貴和青藏高原,所以缺氧更加嚴重。蘇曼華肩負著管理、帶領整個攝制組的重任,要保證全組人員的生命安全。劇組把一輛面包車改裝成急救車,還聘請了跟組醫生。每天都有人暈倒,有人住院。強烈的高原反應使得她不能躺下,躺下就喘不上氣來,每夜都是半坐半臥,沒有一夜能踏實入睡。時間長了影響到心臟,兩只腳腫得穿不上鞋子。蘇曼華就每天穿著拖鞋東奔西走……

    完成了電影《鷹笛·雪蓮》的拍攝,年逾七十的老作家該休息了吧?蘇曼華卻一頭扎進了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處。一年以后,講述侗族留守兒童的電影《天使的聲音》開機。那是2016年元旦后、春節前,是20多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那段日子深圳都下了雪。蘇曼華帶領著她的團隊,在黔東南大山深處的侗寨里,冒著刺骨的寒風,硬是拍完了電影,關機那天已是臘月二十五。一年以后的今天,《天使的聲音》以最接地氣的方式,走進了廣大人民群眾之中。

    《鷹笛·雪蓮》也給創作者帶來了回報:蘇曼華憑借此片榮獲第七屆歐洲萬像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故事片獎、首屆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電影獎、2016好萊塢國際電影節杰出制作人獎。

    為了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蘇曼華就是這樣不懼艱險、不辭辛苦地拼搏著——跑過羅湖橋,深入漁民村,六上井岡山,三登帕米爾,轉戰黔東南……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九九热这里都是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99久久精品国内|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十八18禁国产精品www|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国产精品久久99|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