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蕭萍
我常常這樣想,認識一個作家的成長,除了個性、學養、品位之外,還要認識他所處的時代。蕭萍趕上了一個兒童文學大發展的時期,加之她在求學的路途上,養成了嚴謹的治學精神。還有,就是她天性中所具有的活躍的思維和好奇心,這些都盈溢于她的精神生活中。
蕭萍是一個富有的人。這富有并不是表現在她的物質生活里,而是表現在她發現樂趣和創造樂趣的個性、氣質以及審美的趣味上。
在蕭萍的創作經歷中,我發現她的節奏可稱得上是酣暢迅疾的。她憑借著熱情、敏感、思想和智慧,那詩情的勃發和故事的營構,似乎是一呼即至,運筆即得。因而,她的作品常常帶給讀者意外的驚喜。
我想起在中國作協第八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頒獎晚會上,有位藝術家朗誦了她的獲獎詩集中的《孩子,我想抱抱你》,我忽然發現蕭萍的詩是有“聲音的詩”。她的詩里藏著情感的沖擊力,無論是振臂高呼,還是柔聲細語,只要你用心去傾聽,你就會發現作者的聲音、作者的呼吸。你還會發現,如果你用心靈去朗讀那首詩,你也會賦予它新的生命。那天,蕭萍的這首“聲音的詩”讓觀眾流下了眼淚,我想,那可能是因為詩里也融入了詩人的眼淚。
近年來,我深感兒童詩從體裁到形式都不夠豐富。我計劃編一套各種樣式的詩,有抒情詩、敘事詩、童話詩、哲理詩等等。就在我對詩的期盼變革中,蕭萍給讀者奉上了她的兒童詩歌劇《螞蟻恰恰》。在這套詩叢中,這是最獨特的一本。在這部詩劇中,我讀出了戲劇,讀出了音樂。這是立體的詩,動感的詩。讀著這樣的詩,我能想象得出那些活靈活現的諸多形象,躍動在舞臺上,表現出來的是汪洋恣肆的感情,特別是把詩與表演融合在一起,把詩立體地呈現出來,這對于培養讀詩的趣味、繼承詩教的傳統,是一個新的嘗試。她說這本詩劇是“好玩的實驗”,這里有“很好玩的故事”,這里有“玩的重復鍵”,“可以再讀一遍,再玩一遍”。她說“讀這書要以玩的心態去讀、唱、哼,甚至跺著腳,拍著掌”去讀,去玩,而且有“N種玩法”,這無疑是對詩的求新求變,是對于詩歌從形式到內容以及閱讀詩歌方法上的一次大膽革新。
我尤其贊賞蕭萍從容的寫作姿態。她常常為自己的情思所激勵,傾其全力寫作。她的文思泉涌,她的欣然命筆,都是服從心靈的調遣。她不做作,不硬寫。所以,她的個人情調愈見濃厚鮮明。面對一些浮躁的創作和出版現象,她沒有虛妄不實的追求,而是踏踏實實地寫作,走著自己的路。
去年,蕭萍又奉獻出了她的新作《沐陽上學記》。這又是一套她大膽求新求變的書,表現了她一貫不雜成見的獨立探索。這肯定是一部不一般的書,它顯示了作者探索的魄力。這也是備受讀者關注的書,無論是贊揚還是批評,都是作者創作的好兆頭和價值所在。這部小說所表達的內容關聯著兒童教育的諸多問題,有著鮮明的個性化的寫作,堪稱一部當代母子心靈的成長史。也正是這一點引發了我的關注——它把兒童的成長和家長的期望,把教育實踐中的艱辛與無奈,都那樣真實地呈現了出來,作者用深刻的筆觸呈現出了中國式的童年。這部小說在文體上也做了大膽的探討,其有機結構的三個板塊,多視角地表現著一部小說深入的思考和繁復的美。
讀這部富有創意的作品,不僅啟發著我們的思考,還促使著我們用新奇和寬容的目光看待創作。對作者內心洋溢著真實的自我表達的內驅力,磨練著藝術表達的技巧,我愿意致意再三,熱情期盼,因為文學的進步和發展,靠的就是這種求新求變的實踐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