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敦煌一直有征服世界的美
李 舸攝
“敦煌一直具有一種征服世界的大美。很多人對它一見鐘情,然后魂牽夢縈,鐘愛一生,不離不棄?!?6歲的常沙娜這樣說。我們每個人都明白這些話所包含的深意,她最愛的親人的一生,她過往人生的悲歡離合,都不得不從敦煌講起。
常沙娜的父親是常書鴻。他的故事我們幾乎耳熟能詳——有一天常書鴻在塞納河畔的書攤上,看到一套《敦煌石窟圖錄》,里面是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在敦煌拍攝的壁畫、雕塑圖集。他驚呆了,一個無論是在生活趣味還是藝術追求上都深受法國主流藝術影響的年輕人,無比詫異地意識到這個獨一無二的藝術寶庫,足以和任何西方藝術對視,正如他后來在自傳中所寫:“奇跡,這真的是奇跡。我是一個傾倒在西洋文化上的人,如今真是慚愧,不知如何懺悔,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竟不知我們中國有這么大規模、這么系統的文化藝術!”
“我要回中國,我要到敦煌去。”這成為常書鴻最執著的信念。
1942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當常書鴻風塵仆仆、“牛車”勞頓來到自己心中的這座圣殿時,沙漠中的敦煌卻已是殘垣斷壁,破敗不堪。無數的探險家、漢學家,走馬燈般地來到莫高窟,換走了洞中大部分的經卷、文獻,這個被譽為20世紀最有文化發現價值的地方,在震驚世界、征服世界的同時,也經歷了多種洗劫,成為“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p>
“被任命為所長的父親一到敦煌,就覺得一輩子都離不開那個地方了。他用帶堿的泥巴壘起了圍墻,使它不再是牧羊者的避雨之地;他帶領大家對每一個洞窟進行編號,對破損的壁畫小心翼翼地進行修復,他組織藝術家精心臨摹壁畫……”
1943年的冬天,常沙娜隨著家人從重慶一路顛簸,坐了一個多月的卡車到敦煌、再坐著木輪子的牛車來到莫高窟。作為在巴黎出生和長大的孩子,來到條件如此艱苦的地方,生活上不習慣是肯定的,“因為離縣城遠,豆腐買回來就酸了,當地的水都是咸的,為此大家只能吃腌菜,喝醋……”
但常沙娜很快被父親以及他的團隊所感染,并且“在劫難逃”,打心眼兒里愛上了臨摹,開始了人生“第一階段沒有學歷的學業”。
在酒泉河西中學讀書的每個暑假,常沙娜都會回到莫高窟,和父親一起臨摹壁畫。她是真心喜歡,“那時石窟都沒有門,洞口朝東,早晨的陽光可以直射進來,照亮滿墻色彩斑斕的畫面。彩塑的佛陀、菩薩慈眉善目地陪伴著我,我頭頂上是節奏鮮明的平棋、藻井圖案,圍繞身邊的是神奇的佛傳本生故事、西方凈土變畫面……”扎實的訓練加上父親嚴格的要求,沙娜收獲了最初的藝術靈感。
“新中國成立初期,敦煌被作為傳統藝術的代表,拿到北京來展示。當時沒有展覽館,就在午門的城樓上。我剛回國,就跟著父親籌辦展覽。那時候,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身體不好,但是聽說有敦煌的展覽,一定要上樓去看。我父親便叫我好好陪著梁伯伯和伯母。”
沒過多久,梁思成在清華大學成立了營建系,請常沙娜去當林徽因的助教,從此常沙娜走上了藝術設計的道路。
“林徽因先生思路敏捷,很了不起。她說,我們解放了,我們的工藝應該很好地發展。”和常沙娜同去的,還有兩個浙江美院畢業的女生,錢美華和孫君蓮。“林先生身體不好,常倚靠在床上,我們每天九點以后,在她精神最好的時候去找她。她建議我們改進景泰藍的工藝,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設計一些現代人用的東西。林先生還幾次離開病床,帶我們到景泰藍、燒瓷等工藝美術廠學習?!?/p>
1952年,亞太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林徽因組織大家為大會設計禮品?!傲窒壬f你可以做一個絲巾,體現和平,要用我們自己敦煌壁畫中的鴿子。我采用敦煌隋代石窟藻井的裝飾形式,上面穿插和平鴿圖案?!睕]多久,全國院系大調整,常沙娜調到了中央美術學院。1958年,北京開始建設新中國成立后的“十大建筑”,美術學院幾乎所有人都參加了設計工作,常沙娜被分配在人民大會堂的設計組。“我一畫就是明顯的敦煌元素,創意經常入選?!比嗣翊髸猛饬⒚媪鹆唛T楣紋飾、宴會廳的天頂彩繪裝飾等都出自常沙娜的創意。
“我那時已經能靈活運用敦煌元素,但當時的總工程師張鎛對我說,沙娜,你這個圖案很好看,不過不符合我們的需要,你要把照明、通風、建筑結構、材料、面積都考慮在內,把形式和功能結合起來?!?/p>
“周總理當時對設計風格提出來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要堅持‘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這些理念,到今天都還是那么準確那么有道理?!倍嗌倌旰?,常沙娜依然對那次經歷記憶猶新。
1983年,常沙娜被任命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一當就是15年。她在管理學校的同時,一直堅持給學生上課。“敦煌壁畫的圖案太豐富了,可以運用到我們的衣食住行中。我一直強調源流,強調我們的文脈。要創新,向外國學習是可以的,但最后要落在我們自己的根上。敦煌就是這樣的根脈,它征服過全世界,征服過我父親那一代人、我們這一代人,它一直是人類尋找靈感汲取營養的地方?!?/p>
2014年7月,“花開敦煌——常沙娜藝術研究與應用展”開始在許多城市巡回展覽,共展出常沙娜的壁畫臨摹、花卉寫生、應用設計等藝術作品260多件,是她藝術創作的集大成者。如今展覽已經去過7個城市,包括伊斯坦布爾和莫斯科。今年3月8日,“花開敦煌”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在這次展覽上,常沙娜向美術館捐贈了自己的24幅經典之作,其中有5幅是早年在敦煌的臨摹?!斑@些作品一直跟隨著我,舍不得送走。當然絕不會賣,要是藝術跟賺錢連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藝術了?,F在捐獻給國家,也算是最好的歸宿了。”
“我有一個被稱為‘敦煌守護神’的父親。在他的帶領下,走進了敦煌的藝術殿堂?!彪m然人生經歷了那么多的曲折,常沙娜依然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在我快要走到人生邊上的時候,還有那么多該做的事、想畫的畫在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