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者齊聚京城—關于科幻熱門問題的答案都在這里
姬少亭主持活動
5月23日,由未來事務管理局舉辦的“大象眼中的自己 科幻創作 & 文學”沙龍在北京舉行。前世界科幻大會主席克里斯朵哈弗,科幻作家、第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得主郝景芳,幻想小說創作者糖匪,以及豆瓣征文科幻組首獎獲得者、哲學博士雙翅目,未來事務管理局局長姬少亭及眾多科幻迷齊聚,共同探討了科幻IP熱潮,女性科幻作家,科幻作品視覺化等眾多科幻熱門話題。
談起科幻創作,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產生一些刻板印象:“科幻小說應該是男孩子喜歡的讀物”,“科幻和幻想、好奇不一樣”,“科幻小說不適合影視化”……在當天的沙龍上,這幾位科幻小說家,讓大家一起來消除這些刻板印象。
郝景芳在發言
對科幻作家的性別偏見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認為科幻創作對于她來說不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一場思想的實驗。科幻創作應該關心人,探索人在不同場合,不同環境,帶著不同意念的情況下會有什么不同的做法。科幻創作對于她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一段無關作家性別的自我修行。糖匪也是一名女性科幻作家,她的作品曾多次入選美國最佳科幻年選。她也認為科幻小說創作應該去除性別偏見,無論男女,作品都應該從人出發,去超越現實、超越未來。前世界科幻大會主席克里斯朵哈弗認為,科幻的去性別化還應當從作品內容上體現。女性也能去廣闊的世界冒險,而不是被限制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女性角色也應該成為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催化劑,而不是被冰凍起來,給男性角色去解救她們的動力。
梁清散、楊平等科幻作家在對談
科幻創作是否需要童心
在現場,一位12歲的小科幻迷特別引人注意,看過七遍《三體》的他,向現場作家提問,科幻創作需要大量的幻想,科幻創作中如何保持一顆童心。科幻作家楊平談到,寫科幻小說的人都有一顆童心,心態都比較年輕。對于如何保持童心,他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有了新鮮感有了好奇時,科幻創作才能超越現實的束縛。
雙翅目發言
科幻小說創作需要具體畫面感嗎
針對科幻小說創作是否需要具體畫面感的構建和想象,豆瓣科幻征文獲得者雙翅目和糖匪表示,科幻創作不等于場景設計和概念設計。在國外,作家會和場景概念設計人員溝通,以此來將小說中的場景最貼切地還原到影視中去。作為劇作家,不必知道機器人或者外星人具體長什么樣,但是場景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要確切知道故事什么時候發生在飛船里,什么時候發生在地球上,這對人物心理和故事推動有很重要的作用。
糖匪在展示她的攝影作品和旅行經歷
如何利用好科幻IP
在IP大熱潮中,很多人認為科幻小說不適合影視化,一是因為作者的很多理念和設想無法被還原出來,二是因為不少團隊認為有大量的粉絲才是IP。對于第一點原因,雙翅目認為,科幻小說也適合影視化,只要影視創作人員有足夠的想象力去把文字轉換成視聽作品。科幻作品的影視化本來就是一個二次創作的過程,需要團隊去盡力想象作品的畫面感,小說原著和電影創作團隊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在這個過程中很重要。姬少亭對IP有她自己的理解。任何一個好的作品都是IP,只要團隊對作品感興趣,作品能激發創作人的靈感,二者之間有強烈的碰撞,都能被影視化,成為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