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畫中的時代新風
茶鄉惠風 胡立火
色彩明艷、手法夸張的農民畫,最能反映農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原生態。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今天,農民畫畫家筆下又有了哪些新色彩?也許近日在京舉行的“中國精神·中國夢”全國農民畫創作展,可以給出一些答案。
本次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等共同主辦,展出來自25個省份200幅農民藝術家的作品。展覽上,一幅幅色彩鮮艷、風格各異的畫作,用質樸的線條勾勒出中國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貼近生活的創作拉近了畫家與觀眾的距離。來自貴州龍里的農民畫畫家蘭開軍這次不僅自己帶作品來,母親和妹妹的作品也在列。他說,農民畫畫家一手拿鋤頭,一手拿畫筆,用樸素的作品和高昂的精神描繪自己的夢想。據悉,像蘭開軍這樣全家總動員的農民畫畫家,在本次征稿過程中不算少數。
本次畫展入選作品涉及60多個農民畫畫鄉,由漢族、藏族、維吾爾族等多民族的農民畫藝術家創作。農民畫畫鄉是指這些鄉縣的農民畫家結合當地鄉土風情、傳統習俗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畫風格,同時獨具民族特色。如今,一些畫鄉的農民畫已被文化部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
發于民間的農民畫,有著無限的生命力。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民畫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文化傳播、審美教育、美化生活等重要作用。在今天,農民畫作為現代民間生活的一部分,將繼續以嶄新的姿態彰顯中國精神,以民間文化的力量推進中國夢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