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心向遠方,目視高峰 關于當前網絡文學若干問題的思考
    來源:《網絡文學評論》創刊號 | 陳崎嶸  2017年05月18日11:24

    春風又綠江南岸。

    中國網絡文學站在一個新的歷史方位上。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回首來路。如果說,1998年是中國網絡文學元年,是“出生之年”,領的是“出生證”的話,那么,經過近20年風雨兼程、大浪淘沙,中國網絡文學已異軍突起,并方興未艾。古人有“二十弱冠”之說,也就是年屆二十之時,須行加冕之禮,以示成熟。現代人則有18歲成人禮,可領“居民身份證”,也是同理。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兩次重要講話發表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出臺為標志,我國網絡文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開始進入黃金期。

    在我看來,這個階段的“新”,首先是認識之“新”: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意見》把全黨全社會對網絡文學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就是,充分肯定網絡文學充滿活力,發展潛力巨大,把網絡文學納入執政黨的視野,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作為執政黨理論研究和文化政策的對象之一;把網絡文學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把網絡文學作為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化生態,作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組合件。這就為網絡文學徹底正名正位。其次是政策之“新”:中央號召大力發展網絡文藝。是“大力”,而不是少量和少數,更不是停滯和禁止。這就為我國網絡文學的迅猛發展打開了無形的枷鎖,增添了創造的動力和激情,必將使網絡文學之車駛上快車道,使網絡文學之舟揚帆大海洋。其三是舉措之“新”:堅持“重在建設和發展、管理、引導并重”的方針,實施網絡文學精品創作和傳播計劃,鼓勵推出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動網絡文學繁榮有序發展,促進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創新性融合,鼓勵作家積極運用網絡創作傳播優秀作品。加強重點文學網站建設,善于運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載體,促進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多渠道傳輸、多平臺展示、多終端推送。可以預期,隨著上述舉措逐步落地生根,我國網絡文學的生態環境將變為“極優”級,必將孕育出網絡文學的參天大樹和遍地芳草。其四是景象之“新”:隨著習總書記兩次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意見》的貫徹落實,社會輿論為之一變,網絡文學生態環境煥然一新。猶如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春雨,過去籠罩在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周邊的“霧霾”基本消散,文學網站和網絡作家的積極性創造性如火山般噴發,網絡文學行業大鱷加盟、逐鹿中原,兼并重組、風生水起,一大批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高達3.04億的文學網民,日更新2億字數,年產10萬部長篇,幾百家文學網站,各種網絡文學推介活動和排行榜風起云涌、中國的網絡文學一波高于一波的浪潮,開始沖出國門……網絡文學正在廣泛影響并深刻改變著中國人的文化欣賞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甚至影響著我們民族深層的精神品格。這,在中國史無前例,在世界罕有其匹。中國網絡文學猶如一位“青年才俊”,羽扇綸巾、風流倜儻,聲譽鵲起、風光無限。

    曾有記者問我:網絡文學在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海外影響力也日益擴大,成為與美國大片、韓劇、日本動漫相提并論的大眾文化樣式。為什么在中國會產生如此洶涌的網絡文學創作潮流?

    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和歷史現象。樹木參天,必定有其適宜的土壤;狂飆突進,還在于形成它的氣候環境?;ヂ摼W的誕生,當然是形成網絡文學重要的前提和技術條件,但全世界那么多國家,為什么沒有出現類似中國的網絡文學現象?可見,主要原因還在于中國自身。竊以為主要因素大體有四:

    一是改革開放后形成的良好的經濟、文化、社會環境,使得人們有錢有閑有興趣有精力可以從事文化創造和文化享受,這才構成了網絡文學基本的供需關系,它是一切網絡文學現象的基座。這就叫做“當春乃發生”。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事實有力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的科學論斷。二是與我國傳統的出版發行體制機制有關。我們把網絡文學稱作“異軍”,就是因為它繞開了傳統出版發行的常規渠道,另辟蹊徑,用“零門檻”“低成本”“供需方直接見面”的形式,規避了傳統出版發行的限制和缺陷,極大地解放了文學生產力。而在其間,我們的政府部門和專業團體對網絡文學采取了積極扶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網絡文學得以“自由而野蠻生長”。三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和文學傳統影響所致。以網絡長篇類型小說為主體的網絡文學,實質上是一種大眾通俗文學。它與唐宋傳奇、宋元話本、清末言情小說、現當代武俠作品有著明顯的淵源關系。無論是創作者還是閱讀者,皆從中獲益,或借取題材,或生發靈感,或產生共鳴,從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審美的網絡文學。四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敏銳眼光,民間資本的大膽介入,文學網站商業盈利模式的成功開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總而言之,中國網絡文學迅速發展壯大的事實,足以證明中國人在文化方面同樣具有巨大的創造力,可以進一步增強國人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展望中國網絡文學的未來,我們期待著:中國網絡文學高速發展、勢如春潮,百花齊放、爭奇斗艷,高原隆起、高峰林立,與傳統文學雙峰并峙、比翼齊飛,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并且席卷歐美,風靡全球。

    如何變愿景為現實?

    當前,我國網絡文學界要認真思考以下重要問題。

    第一,如何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網絡文學的創作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重點提出了中國文藝發展方向、方針和任務,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上重要講話著重回答了文藝與民族、與時代、與人民的關系。這兩個講話成為文藝問題的姊妹篇,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論。網絡文學界對這兩個重要講話是積極擁護、高度認同的,也進行了學習貫徹。但同時必須指出,現有的傳達學習還是灌跑馬水式的、不夠深入,理解體會還是初步的、粗淺的。要讓網絡作家們坐下來,靜下心來,進一步學習領會,尤其是要結合網絡文學創作實踐和網絡作家思想實際,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具體化為網絡文學的創作思想。譬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幣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端正創作動因,高揚遠大的文學理想;深刻認識擁抱時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實彌補網絡作家“宅”和網絡作品“玄”的不足,使鍵盤敲下的網絡文學作品充溢更多的正能量;深刻理解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著將核心價值觀活靈活現地體現在網絡文學作品中,努力塑造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不斷提高作品的思想水準和價值含量;堅持創新創造,融會貫通,實現創造性繼承、創新性轉化,不斷開辟網絡文學的新境界、新領域、新文體、新風格;恪守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言為心聲、文如其人,珍惜網絡作家的群體形象,等等。如果我們網絡作家隊伍中能涌現出幾百名這樣德藝雙馨、才情俱佳的人,我國網絡文學面貌將煥然一新。

    第二,大力倡導網絡作家描寫現實題材

    實事求是地看,目前網絡文學中,仍是幻想類、綜合類作品占主體地位,堪稱經典名篇、具備旺盛人氣的現實類作品為數不多,《歡樂頌》《余罪》《網絡英雄傳》等仍是個別現象,擅長描寫現實題材的“大神”、高手也屈指可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網絡文學評價導向、網民閱讀選擇、網絡生產傳播特性問題,也有傳統出版體制機制、網絡寫作隊伍構成、資本逐利等問題,還有政府管理、法治環境、社會文化生態等深層次問題,解決起來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從長遠看,只要積極加強引導和管理,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必將迎來百花盛開的春天。

    我們熱切倡導并大聲疾呼網絡作家們加強現實題材的創作,理由和依據自然有許多:一是網絡文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擔負起自己的時代責任、社會責任和文學責任,記錄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足跡,記錄時代和人民發展變化的精神圖譜。沒有現實題材的創作,網絡文學就是缺席,網絡作家就是失職。二是相較于幻想類作品,現實題材作品能更直接地表現、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的發展理念,能更直觀更生動地體現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接上地氣,聞到人間煙火味,從而能更好地起到感染人、影響人、激勵人的作用。三是現實生活的生動性、曲折性、豐富性,為網絡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和故事人物,可以避免幻想類作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創作窘境。從長遠看,網絡文學的寬廣出路在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高原高峰在現實題材。四是對目前網絡文學創作現狀的一種引導和糾偏。毋庸諱言,目前網絡文學中“不近百姓近鬼神”,“云里來、霧里去”的現象仍較為普遍,現實題材創作仍是明顯的薄弱環節。這種現狀是不理想的,甚至是使人憂心的。它既不利于形成網絡文學的良性生態和合理結構,也不利于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和持續繁榮。長此以往,甚至會使網絡文學逐步邊緣化、虛空化。我們熱切關注現實題材的網絡文學作品,反映的是時代和人民的要求,體現的是對網絡文學持續健康發展的一種責任意識。

    網絡文學反映現實生活、描寫現實題材,是一個必須攻克的創作難題。網絡作家必須深入社會生活,人民必須成為網絡文學作品的主角,現實生活必須成為網絡文學的主體。我可以預言并斷言:如果這個高地拿不下來,如果網絡作家脫離人民群眾的火熱生活,如果人民成不了網絡文學作品的主角,如果現實生活進不了網絡文學的殿堂,那么,網絡文學的前途是有限的,網絡文學最終成不了什么大氣候!

    第三,引導網絡作家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歷史觀,就是人們對歷史問題的根本看法。所謂正確的歷史觀,就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或者叫唯物史觀。它正確地解釋了歷史現象及發展規律,科學地回答了歷史的本質、主體、動力等重大問題。唯物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的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人民創造歷史,人類歷史是發展的、變化的。這些理論觀點看上去的確比較抽象,但網絡作家們如果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話,就可融會貫通,對于歷史類網絡文學創作大有裨益。

    要正確評價歷史類網絡文學創作的狀況,增強自信心和緊迫感。目前,各文學網站和評論家們對網絡文學的分類越來越細,這有利于網絡文學類型化的繁榮發展,也有利于網絡文學的社會推介和宣傳。從科學劃分和嚴格意義上講,網絡文學實際上應分為四大類別:即幻想類、現實類、歷史類和二次元類。因為歷史類網絡文學創作的相對高門檻,所以,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網絡作家。據不完全統計,從事歷史類網絡文學創作的網絡作者約占網絡作者總數的17%-18%,可見人數眾多,不容小覷。歷史類創作是網絡文學中成就較大、影響也較大的類別。近20年來,推出了一大批藝術質量上乘、社會反響極大、線上線下人氣極旺的歷史類網絡文學作品,涌現出一批創作水準較高、擁有無數粉絲的從事歷史類創作的網絡作家,一些作品為影視、動漫、游戲改編等提供了母本和基礎。歷史類網絡文學作品還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創作手法和表現手法。譬如,用故事的形式、散文化的筆調來敘寫歷史;用穿越的藝術手法、架空的歷史背景,重新結構、描繪、認識和評價歷史,使歷史類文學創作呈現出新面目和另一種可能性。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理性承認歷史類網絡文學創作中存在的明顯問題和不足。有的歷史觀不夠正確,否定已有的正確的歷史結論;有的歷史事實不真實,虛構重大史實和歷史人物;有的名實不符,掛羊頭賣狗肉,名義上是歷史,實際上是杜撰;有的戲說歷史和無端想象,被稱為“神劇”“神文”;有的充斥著低俗和庸俗描寫,客觀效果不好。還有一類網絡文學作品,可以稱作“仿古”或者“擬古”作品,就是披上一件“歷史的外衣”,其實與歷史風馬牛不相及,作品的內容理念、人物形象、情節場景、生活細節與歷史毫不相干。這類作品其實不應該算作“歷史類”網絡文學作品。

    要準確把握歷史類網絡文學創作的四項原則。一是尊重基本的歷史事實。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所謂大事不虛,就是基本的、重大的歷史事實不能虛構。何謂基本的重大的歷史事實?譬如:歷史發展的脈絡、順序,朝代的更迭;重大的歷史事件及過程;重要的歷史人物;具有歷史階段性特征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生活環境。所謂小事不拘,就是小的方面、細節方面,可以虛構和想象,不必拘泥。描寫可能會有的事、可能會有的人、可能會說的話。網絡文學創作中的穿越和架空,僅僅是一種創作手法,不是胡編亂造的理由。穿越、架空的歷史類小說同樣要遵守這個基本原則。舉例來說,女主或男主穿越到明朝,就不能讓女主、男主穿清朝的服裝、做唐朝的事。即使再架空朝代,總體上也不能脫離封建社會的歷史環境,不能引入現代社會的橋段。二是維護已有的歷史結論。五千年來,人們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已形成基本共識,并得出了明確結論,對歷史階段的性質、重大歷史事件的名稱和評價,對重要歷史人物的是非功過,已有了認知和定論。網絡作家不能肆意篡改、任性臧否、動輒翻案。三是禮敬歷史、崇敬英雄、敬畏經典。應當禮敬歷史,絕不能戲弄歷史;應當崇敬英雄,絕不能褻瀆英雄;應當敬畏經典,絕不能解構經典。有人完全不顧歷史事實,荒唐低俗。網絡作家們千萬不要輕信上當,更不能將此視作一鳴驚人的捷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歷史給了文學家、藝術家無窮的滋養和無限的想象空間,但文學家、藝術家不能用無端的想象去描寫歷史,更不能使歷史虛無化。文學家、藝術家不可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告訴人們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戲弄歷史的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對自己創作的不尊重,最終必將被歷史戲弄。四是“三觀”要正,文風要正。魯迅講過:“從血管里流出來的都是血,從水管里流出來的都是水?!敝袊鴼v來有耕讀傳家的古訓,有對文字和學問的敬畏,把識文斷字的人尊稱為“先生”?,F在,文學雖已不再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但也不應該把網絡文學僅僅看作是賺錢的工具、謀生的手段。網絡文學既然是文學,就必須高揚文學理想的旗幟,就必須堅持高雅的文學品位。鍵盤連接著網絡世界,文字飛翔在電子虛空。我們要讓網絡文學中的歷史人物帶著思想行走,讓網絡文學的歷史環境能顯示社會前行的軌跡??偠灾?,歷史類網絡文學作品要有利于網民形成向上向善的價值觀,有助于提升中華民族的精神境界和審美品格。

    第四,積極引導并推動網絡文學的精品化創作與傳播

    多出精品、多出大家,是網絡文學界當前的關鍵。怎么才能出精品、成經典?這是一篇大文章。希望社會各界對網絡文學的發展秉持“寬容之心、包容之態”,對于網絡文學的未來“從長計議、積以時日”。

    應當遵循網絡文學的發展規律來引導網絡文學。網絡文學的低俗化必須批評,但它的通俗化是必然的;網絡文學的商業化不能提倡,但它的商業運行卻是必須的;網絡文學的模式化應當反對,但類型化卻是網絡文學的強項。如果脫離開這個基本判斷去抓精品化,橫加指責、硬加干涉,就會事與愿違、南轅北轍。

    要加強對網絡文學網站和網絡作家的引導。引導網絡作家樹立上高原、攀高峰的文學理想,先成“大神”,再做“大家”,立志成為“大師”。引導網絡作家立足現實、扎根人民、接上地氣,從云里霧里回到人間塵世,從天馬行空變為腳踏實地,創作與中國發展進步有關、與老百姓生活有關、與世界前途命運有關的作品。引導網絡作家向傳統文學、傳統作家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精品意識,提高把握重大題材、重大事件、鴻篇巨制的能力,讓自己創作的心態靜下來,讓自己的寫作速度慢下來。建立關于網絡文學的評價體系,用符合網絡文學特質、有別于傳統文學規范的審美標準來評價網絡文學作品,開展多種形式的評選、推介、評獎活動,推出網絡文學中的“經典”,告知社會,引導閱讀。加快構建有關網絡文學的法律體系,營造有利于網絡文學發展的法治環境,根據法律法規來管理規范文學網站,持續不斷地打擊網絡盜版,尊重網絡作家的創造性勞動,保護網絡文學生產力。

    第五,正確對待網絡文學的IP熱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網絡文學作品轉化出版的圖書達5002部、改編電影515部、電視劇568部、游戲201部和動漫130部。2016年,網絡文學的IP熱持續。

    對于網絡文學的IP現象,我始終持歡迎和贊同的態度。網絡文學IP被重視和被開發,實質上體現了網絡文學對其他藝術和文化產業的母本作用,體現了網絡文學的多重審美價值和開發功能,提高了網絡文學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激勵了文學網站和網絡作家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創作與傳播。

    在這股熱流中,我仍然堅信網絡文學IP熱的結果,還是內容為王,以質取勝。仔細分析研究,就會發現,近幾年來受到青睞并推向文化市場的網絡文學IP,或是在傳遞思想內容的正能量,或是在選擇題材領域,或是在創新描寫手法,或是在吸引受眾眼球方面,的確有獨特之處、過人之處。換句話說,更具有網絡文學的文本價值。所以,要使網絡文學IP真正熱起來,熱下去,就要像一些專家和網站主管講的那樣:網上追求文學值,網下擴大IP值。真正好的網絡文學IP,必定是文學值和IP值高度統一的作品。這一點,必須堅定而明晰地告訴每一位網絡作家。

    對于網絡文學IP熱中的“虛熱”“虛火”現象,我們要冷靜對待。譬如,對網絡文學IP的瘋狂收購、囤積居奇現象,對買創意,買大綱,甚至買題目等行為,我們不要推波助瀾、揠苗助長,不要見錢眼紅、一哄而上,而要保持定力,遵循規律,腳踏實地、一如既往。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書、影、視、游、漫、音的“泛娛樂”開發、全版權運行是一種進步,但過度“前置式開發”是有害的,它違背了文學創作規律,降低了文學作品的審美尺度,造成部分網絡作家心態浮躁,最終,也會損害其衍生的文化產品的總體質量。

    心向遠方,目視高峰,縱覽中國網絡文學的興旺現狀和發展態勢,我們說兩句話:一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句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师|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京东| 国产精品jizz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色婷婷99综合久久久精品|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国产精品1024视频|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毛万迈巴赫车标|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99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电影|